跳至內容

鄂霍次克海公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鄂霍次克海公海的大致位置

鄂霍次克海公海(俄語: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го района Охотского моря),另俗稱作「花生洞」(Peanut Hole),曾是鄂霍次克海中心的一片公海,區域的俗稱來自於其類似於花生的形狀[1],在1991年至2014年間一直是一個存在國際爭端的區域。鄂霍次克海公海寬約55公里(34英里),約480公里(300英里)長[1],且被從堪察加半島千島群島庫頁島以及俄羅斯本土(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馬加丹州)延伸出的俄羅斯專屬經濟區包圍,但卻不在俄羅斯默認的專屬經濟區內,原因是它距離任何海岸都超過《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的200海里(370公里)。

歷史

專屬經濟區並不是主權地區,而是具有某些主權和立案管轄權的區域。由於鄂霍次克海公海不在俄羅斯的專屬經濟區範圍內,任何國家都可以在那裡捕魚,且在1991年開始便有大量漁民到此活動,到了1992年更有約100萬噸的狹鱈被捕撈[1]。俄羅斯聯邦以跨界魚類種群英語Fish stock會從俄羅斯專屬經濟區出入鄂霍次克海公海的理由,由於這塊區域也是不少魚類的繁殖地,主張這對俄羅斯的魚類資源構成重大的威脅[1]

1993年,中國、日本、波蘭、俄羅斯和韓國同意在鱈魚種群恢復至原有數量前停止在鄂霍次克海公海捕魚,但此後並未就如何進行和細節方面達成任何協議[3]。2001年,聯合國的《跨界魚類種群協定英語Straddling Fish Stocks Agreement》正式生效,確立了實施跨界魚群管理的框架[4]

俄羅斯一直希望聯合國宣佈鄂霍次克海公海是其大陸架的一部分。2013年11月,聯合國其中一個小組委員會認可俄羅斯的論點[5]。隔年3月,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正式裁定鄂霍次克海公海屬俄羅斯的專屬經濟區範圍內[6]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Jon K. Goltz. The Sea of Okhotstk Peanut Hole: How the United Nations Draft Agreement on Straddling Stocks Might Preserve the Pollack Fishery (PDF). Pacific Rim Law & Policy Association. 1995 [2013-11-2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3-14). 
  2. ^ Moscow News Weekly, On the Brink of a Military Conflict in the Sea of Okhotsk, August 20 1993. (quoted in Goltz)
  3. ^ Peanut Hole agreement. United Nations. 1993 [2013-11-24]. 
  4. ^ Global Progress Toward Implementing the United Nations Fish Stocks Agreement. The Pew Charitable Trusts. 2016-05-23 [2020-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7). 
  5. ^ 'Ali Baba’s cave': UN declares Russian sovereignty over resource-rich Sea of Okhotsk enclave. RT (Russia Today). 2013-11-16 [2013-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3). 
  6. ^ United Nations Commission on the Limits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SUMMARY OF RECOMMENDATIONS OF THE COMMISSION ON THE LIMITS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IN REGARD TO THE PARTIAL REVISED SUBMISSION MADE BY THE RUSSIAN FEDERATION IN RESPECT OF THE SEA OF OKHOTSK ON 28 FEBRUARY 2013 (PDF). United Nations. 2014-03-14 [2014-05-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2-17). 

延伸閱讀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