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邱之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邱之ㄌㄨˋ(1781年—1848年),字逢年,號谷士湖南長沙府瀏陽縣西鄉(今瀏陽市集裡街道)人。監生,議敘八品。清朝音樂家

生平

邱之稑為瀏陽縣太學生邱民坊之子。十歲時開始學習《詩經》等古典經書,同時又跟隨父親邱民坊學習音韻學、通曉工尺譜,並會吹奏笛子,彈奏古琴。曾經給《朱子儀禮經傳通解》譯製曲譜,並在瀏陽縣城教授弟子,亦監製古琴、編寫《律音彙考》(進士龍湛霖序)等古琴譜,在當地具有一定的影響力。[1]

道光九年(1829年),邱之稑被時任瀏陽縣令杜金鑒委任,成為瀏陽文廟禮樂局的主管,在此期間,邱之稑曾經前往孔子的故鄉曲阜學習考察,並與二子邱慶龠邱慶誥等人製成了所有用於祭孔音樂的樂器,並編寫了瀏陽文廟祭孔古樂。其後,樂工便開始於每年春季二月、秋季八月的第一個丁日在瀏陽文廟演奏祭孔音樂。[2][3]

道光二十年(1840年),邱之稑刊刻《丁祭禮樂備考》,以保存祭孔音樂。[4]邱之稑逝世後,祭孔音樂繼續得到發揚,並曾經受到曾國藩稱讚,其子邱慶龠也因此受到曾國藩邀請,前往安慶府演奏該音樂。[5]光緒年間,一些縣、文廟也學習了瀏陽的祭孔音樂。[6]祭孔古樂後來也流傳至日本及東南亞華僑聚居各國。[7]

除了音樂學外,邱之稑還參與修築了瀏陽文廟、考棚、渡口、義學等建築物,還通曉醫學,以幫助瀏陽民眾治療疾病。[7]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邱之稑逝世,瀏陽知縣批准將他入祀縣鄉賢祠。[7] 其子孫仍然居住在瀏陽。而邱之稑編寫的瀏陽文廟祭孔古樂則於2008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登入中國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8]但該音樂實際上長期未演奏,且缺乏合適的傳承人,已經瀕危。[9]

引用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