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赤色體育國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赤色體育國際(俄語:Красный спортивный 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缩写КСИ),是共產國際在體育界的外圍組織。

歷史

體育國際是蘇俄在1921年為應徵入伍的青年人開展體育健身運動的背景下開展的。總共召開過三次夏季運動會、一次冬季運動會。這些運動會稱作斯巴達克運動會

建立

赤色體育國際首任主席尼古拉·伊里奇·波德沃伊斯基

1920年夏召開的共產國際二大上,提出組建國際性體育組織以協調對青年的體育活動。[1]尼古拉·伊里奇·波德沃伊斯基是蘇俄普及軍訓部部長,認為系統地體育訓練能給紅軍提供充足的合格兵源。[1]還能與資產階級上流人士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當時規定只有業餘運動員才可以參加)[2][3]第二國際的國際運動與體育文化協會展開競爭。[4]

尼古拉·伊里奇·波德沃伊斯基私下串聯了一批對國際體育有興趣的出席共產國際二大的代表開會。[1] 共產國際大會當時忙於其他重大政治事務,無暇顧及此事。[5]這些代表發布了成立公告,選出了中央執行委員會,執委來自蘇俄、德國、捷克斯洛伐克、法國、瑞典、意大利以及阿爾薩斯-洛林[1]波德沃伊斯基被選為該組織的主席[1]

在當時饑饉與殘酷的階級內戰反對協約國武裝干涉戰爭中為生存而掙扎的蘇俄,國內並無官方的體育組織。[6]德國當時已經有了完備的勞工體育運動文化。[4]因此,這個體育國際有着強烈的德國風格,第二次代表大會於1922年7月在柏林召開。[4]

1922年11月共產國際四大決定正式承認赤色體育國際,並派遣一名代表參加。[4]赤色青年國際於1923年7月公開發表推薦各國青年積極參加赤色體育國際的活動。[7]

1923年2月,赤色體育國際常務執委會決定在柏林成立歐洲局,以推動西歐的勞工體育。[8]這導致了法國勞工體育聯合會(French Workers Sports Federation)分裂,其80%成員加入了赤色體育國際。[9]

1924年10月,在莫斯科召開第三次代表大會。[10]吸收四名青年共產國際的代表進入其執委會。[11]

第二國際拒絕了赤色體育國際參加1925年7月在法蘭克福召開的勞工奧林匹克(Workers' Olympiad).[12]19個國家的15萬人參與了此次體育大會。[13]

1928年召開了第四次代表大會。[14]

赤色工會國際的團體成員與個人成員包括了共產主義者、社會主義者、工聯主義者與無政府主義者。[15]雖然很多成員是藍領工人,但也不乏白領職員、學生、公營職工。[15]例如,法國的80%成員來自勞工,其它20%來自各種社會團體。[16]

赤色體育國際的各國分支中,共產黨員肯定僅占少數。[17]

共產國際與第二國際聯合參加的第三次勞工奧林匹克定於1936年在巴塞羅那舉辦。但西班牙內戰爆發使其取消.[18]1937年在比利時安特衛普補辦.[18]

1937年4月,赤色國際體育解散。

斯巴達克運動會列表

事件 地點 日期 Notes
第一屆夏季斯巴達克運動會 莫斯科 1928
第一屆冬季斯巴達克運動會 奧斯陸 1928
第二屆斯巴達克運動會 柏林 1931
第三屆工人奧林匹克 安特衛普 1937 與第二國際的國際勞工體育聯盟英語Socialist Workers' Sport International聯合舉辦

赤色體育國際會議

Source: Gounot, "Sport or Political Organization?" pg. 28.
事件 位置 日期 Notes
第一屆大會 莫斯科 July 19–29, 1921
第二屆大會 柏林 July 29–31, 1922
第一次執行委員會擴大會議 莫斯科 Feb. 7-13, 1923
第三屆大會 莫斯科 Oct. 13-21, 1924
第二次執行委員會擴大會議 莫斯科 Jan. 28, 1925
第三次執行委員會擴大會議 莫斯科 May 17–22, 1926
第四次執行委員會擴大會議 莫斯科 Nov. 10-16, 1927
第四屆大會 莫斯科 Oct. 23-24, 1928
第五次執行委員會擴大會議 哈爾科夫 May 31-June 2, 1929
第六次執行委員會擴大會議 柏林 July 14–17, 1931
大會 阿姆斯特丹 Sept. 2-3, 1933
大會 布拉格 March 7–8, 1936

中國的赤色體育

1933年4月9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赤色體育會發起籌建。[19]相應加入的有:學校、軍校,少先隊總隊部、反帝擁蘇總同盟青年部、蘇區中央兒童局,少共中央局、中共閩粵贛省委、全總蘇區執行局、工農通訊社總社、中央政府俱樂部休育委員會等。1933年5月31日在瑞金葉坪組織了第一屆五卅赤色體育運動會,這是中央蘇區首次大規模、全局性的綜合運動會,160多運動員參加了18個項目的比賽。[20]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澤東為這屆運動會的題詞是:「鍛煉工農階級鐵的筋骨,戰勝一切敵人。」1933年6月3日正式成立,推選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副主席兼中央工農檢查委員會主席項英、中央執行委員兼少共中央局組織部長王盛榮、中央執行委員兼國家政治保衛局局長鄧發、中央候補執行委員兼少先隊中央總隊部總隊長張愛萍、少先隊中央總隊部訓練部體育科長施碧晨(台灣學生出身)五人為赤色體育會委員。 隨即就加入了赤色休育國際。張愛萍在總結髮言時說:「需要有鍛煉工農身體的競賽,而不是錦標主義,互相排擠。」

注釋

  1. ^ 1.0 1.1 1.2 1.3 1.4 E.H. Carr, A History of Soviet Russia: Socialism in One Country, 1924-1926: Volume 3, Part 2. London: Macmillan, 1964; pg. 957.
  2. ^ Riordan and Krüger,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f Spor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pg. 109.
  3. ^ Christopher R. Hill, Olympic Politics: Athens to Atlanta, 1896-1996. Manchester, England: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6; pg. 5.
  4. ^ 4.0 4.1 4.2 4.3 Carr, Socialism in One Country, 1924-1926, vol. 3, pt. 2, pg. 958.
  5. ^ André Gounot, "Sport or Political Organization? Struc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d Sport International, 1921-193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Journal of Sport History, vol. 28, no. 1 (Spring 2001), pg. 23.
  6. ^ Carr, Socialism in One Country, 1924-1926, vol. 3, pt. 2, pp. 957-958.
  7. ^ Carr, Socialism in One Country, 1924-1926, vol. 3, pt. 2, pg. 960.
  8. ^ Carr, Socialism in One Country, 1924-1926, vol. 3, pt. 2, pp. 960-961.
  9. ^ Carr, Socialism in One Country, 1924-1926, vol. 3, pt. 2, pg. 961.
  10. ^ Carr, Socialism in One Country, 1924-1926, vol. 3, pt. 2, pg. 963.
  11. ^ Carr, Socialism in One Country, 1924-1926, vol. 3, pt. 2, pp. 963-964.
  12. ^ Carr, Socialism in One Country, 1924-1926, vol. 3, pt. 2, pg. 965.
  13. ^ Riordan and Krüger,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f Spor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pg. 110.
  14. ^ Gounot, "Sport or Political Organization?" pg. 28.
  15. ^ 15.0 15.1 Internationaler Arbeitersport: Zeitschrift für Fragen der internationalen revolutionären Arbeitersportbewegung. Aug. 1931, pg. 303. Quoted in Gounot, "Sport or Political Organization?" pg. 29.
  16. ^ Gounot, "Sport or Political Organization?" pg. 38, fn. 29.
  17. ^ Gounot, "Sport or Political Organization?" pg. 29.
  18. ^ 18.0 18.1 Riordan and Krüger,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f Spor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pg. 113.
  19. ^ 崔樂泉總主編,中國體育通史,第四卷,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8:210
  20. ^ 共和国体育故乡探源 80年前就反对“锦标主义”,《广州日报》2011年10月25日. [2017年3月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7月19日). 

進一步閱讀

  • Pierre Arnaud and James Riordan, Sport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The Impact of Fascism and Communism on Sport. Taylor & Francis, 1998.
  • Barbara Keys, "Soviet Sport and Transnational Mass Culture in the 1930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Vol. 38, No. 3, (July 2003), pp. 413–434.
  • Nikolai Podvoisky, (article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RSI), Pravda, October 15, 1924.
  • James Riordan, Sport, Politics, and Communism. Manchester, England: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1.
  • David Alexander Steinberg, Sport under Red Flags: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Red Sport International and the Socialist Workers' Sport International, 1920-1939.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 Madison, 1979.
  • David A. Steinberg, "The Worker Sports Internationals, 1920-28,"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vol. 13, no. 2 (April 1978), pp. 233–251.
  • Robert Wheeler, "Organized Sport and Organized Labor: The Workers' Sports Movemen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vol. 13, no. 2 (April 1978), pp. 191–210.
  • (Proceedings of the July 1921 Conference), Internationale Jugend-Korrespondenz, No. 7 (April 1, 1922), pg. 11.
  • Pierre Arnaud and James Riordan, Sport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The Impact of Fascism and Communism on Sport. Taylor & Francis, 1998.
  • Barbara Keys, "Soviet Sport and Transnational Mass Culture in the 1930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Vol. 38, No. 3, (July 2003), pp. 413–434.
  • Nikolai Podvoisky, (article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RSI), Pravda, October 15, 1924.
  • James Riordan, Sport, Politics, and Communism. Manchester, England: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1.
  • David Alexander Steinberg, Sport under Red Flags: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Red Sport International and the Socialist Workers' Sport International, 1920-1939.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 Madison, 1979.
  • David A. Steinberg, "The Worker Sports Internationals, 1920-28,"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vol. 13, no. 2 (April 1978), pp. 233–251.
  • Robert Wheeler, "Organized Sport and Organized Labor: The Workers' Sports Movemen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vol. 13, no. 2 (April 1978), pp. 191–210.
  • (Proceedings of the July 1921 Conference), Internationale Jugend-Korrespondenz, No. 7 (April 1, 1922), pg.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