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爾蓋·特列季亞科夫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9年1月20日) |
謝爾蓋·特列季亞科夫 | |
---|---|
出生 | 1956年(67—68歲) 蘇聯列寧格勒 |
國籍 | 俄羅斯 芬蘭 |
母校 | |
知名於 | |
獎項 | 法蘭斯克·斯卡利納戈梅利州立大學榮譽博士 |
網站 | users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電機工程學、應用物理學 |
機構 | |
博士導師 | M. I. Kontorovich |
其他指導者 | V. A. Rozov |
謝爾蓋·特列季亞科夫(俄語:Серге́й Анато́льевич Третьяко́в,羅馬化:Sergei Anatolyevich Tretyakov,IPA:[sʲɪrˈɡʲej ɐnɐˈtolʲjɪvʲɪtɕ trʲetʲæˈkof],1956年—),俄羅斯-芬蘭籍電磁科學家、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會士、國際電磁科學院院士、美國光學學會(OSA)高級會員、戈梅利州立大學榮譽博士[1]。研究領域包括電磁理論、複雜介質電磁學與微波工程等。現為芬蘭阿爾托大學(前身為赫爾辛基理工大學)電子與納米工程學系終身教授,其主要研究方向為超材料與超表面的理論及應用。曾任歐盟人工電磁材料與超材料協會(Metamorphose VI)主席以及國際超材料會議(Metamaterials Congress) 總主席(2007年至2013年)。
教育經歷
特列季亞科夫於1980年取得蘇聯列寧格勒理工學院的無線電物理工程師學位,又於1987年獲得該校的物理數學理學博士學位。他於1994年取得俄羅斯教育部頒發的教師資格,隨後又在聖彼得堡國立技術大學獲得物理數學理學博士學位(1995年),並於1997年獲得俄羅斯教育部頒發的終身教授資格。
學術經歷
從1980年開始,作為一名年輕的科研工作者,特列季亞科夫在列寧格勒理工學院無線電物理學系工作學習。1986年,他被晉升為助理教授,並於1989年晉升為副教授。1988年10月,在芬蘭與蘇聯教育部的交流項目的資助下,特列季亞科夫以訪問學者的身份赴赫爾辛基理工大學(2010年起更名為阿爾托大學)進行為期十個月的訪問研究工作。在之後的八年時間裡,他與赫爾辛基理工大學的電磁實驗室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並共事與著名理論電磁學家 Ismo Lindell 教授與 Ari Sihvola 教授。於此同時,他與聖彼得堡國立技術大學的 Constantin Simovski 教授建立了合作研究。1994年,特列季亞科夫教授以訪問科學家的身份在 CEA Cesta(法國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員會研究中心)及波爾多大學進行為期六個月的訪問研究。1996年,他被晉升為聖彼得堡國立技術大學的終身教授,同時擔任複雜介質電磁實驗室的首席科學家。1999年1月到2000年6月,他又赴赫爾辛基理工大學電磁實驗室進行交流研究。2000年8月,他被赫爾辛基理工大學任命為終身教授。之後,他又以訪問教授的身份赴德國耶拿大學的阿貝光子中心(2013年6月至7月)以及丹麥科技大學的光子工程學系(2013年1月至4月)進行合作研究。
研究成果
特列季亞科夫發表過280多篇學術論文、22本學術著作(其中5本為第一作者)。他的研究事業開始於本科學位論文,研究課題為周期性金屬線的散射特性,現在這種周期性結構被稱作超表面或者是二維超材料。在博士學習期間,他的研究課題是基於鐵氧體的各向異性結構。第一次赴赫爾辛基理工大學的訪問研究激發了他對複雜電磁材料(即超材料)的興趣。此後,他將所有的精力集中於超材料的研究並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他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手性材料的電磁特性及雙各向異性介質
特列季亞科夫對雙各向異性介質的研究及發展做出了及其重要的貢獻。他與他的合作者們建立了雙各向異性材料的完整電磁理論體系,並且在理論及實驗上首次證明了非互易的雙各向異性散射體:特里更散射體及人工移動散射體。1997年, 他與他的同事們證明了手性特徵(光學旋轉與光學二分性)可以在無限薄的複合材料中實現(在不破壞鏡面對稱性的前提下)。這種現象隨之被稱作平面手性,並且幾乎同時被 Nikolay I. Zheludev 研究團隊發現。
手性消失與負折射率
在二十世紀科學史上,反向波介質的概念(電磁波的群速度與相速度反向)已被多位科學家提出過,如阿瑟·舒斯特、賀拉斯·蘭姆、列昂尼德·曼德爾施塔姆、維克托·韋謝拉戈等。然而,由於自然界中不存在這種材料,直到2000年以後 David R. Smith 第一次在實驗上驗證了負折射率超材料,這個概念隨之引起了廣泛的興趣。2003年,特列季亞科夫教授與他的同事們發現了在手性消失材料中(相對介電常數及磁導率遠遠小於手性參數)也可以實現電磁波的反向傳播。2004年,約翰·彭德里團隊在獨立研究的情形下也發現了這種現象,其成果在《科學》期刊上發表。
寬帶隱身技術
多年來,基於變換光學的電磁隱身技術受到窄帶及高損耗的限制。特列季亞科夫教授的研究團隊利用簡易的金屬盤實現了對柱形體的寬帶與低損隱身。這種技術擺脫了用傳統超材料實現隱身的概念(漸變介電常數與磁導率)。
金屬導線介質的強空間色散
2003年,特列季亞科夫教授團隊證明了金屬導線介質具有強烈的空間色散特性,這種人工材料不能用材料的本構參數來表徵。金屬導線陣列的強空間色散特性有望被廣泛應用於亞波長成像及長距離圖像傳播。
超透鏡
約翰·彭德里教授於2000年首次提出超透鏡的概念並在理論上證明了在反向介質(具有負磁導率及負介電常數)中可以實現亞波長光學分辨率。2003年, Stanislav Maslovski 與特列季亞科夫提出超透鏡的實現無需反向介質。他們在理論上證明了兩個具有特定邊界條件的平行平面可以實現相同的功能, 並指出非線性及有源材料可以滿足這種特定的邊界條件。2004年,他們在實驗上驗證了對隱失波的放大。
高阻抗表面
高阻抗表面又被稱作人工磁導體,在一定帶寬內,高阻表面的等效輸入阻抗為無窮大,可以被應用於新型低剖面天線等電磁結構。2008年,特列季亞科夫教授團隊建立周期性金屬條與方形陣列的阻抗特性的精確解析模型,這個解析模型被廣泛地應用於各種頻率選擇表面,吸波體,超材料天線等電磁結構。此外,特列季亞科夫教授蘑菇狀高阻表面結構的空間色散特性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近幾年來,他集中在薄複合材料的電磁建模及應用上,尤其是提出了系統的理論模型用於實現對波束的任意控制。
參考文獻
- ^ List of Honourable Doctors of Francisk Skorina Gomel State University (PDF).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7-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