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調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一張照片通過調色分為橙色和青色,它們是好萊塢電影中常用的互補色

調色(英語:color grading),是一種後期製作過程,常見於電影製作視頻編輯,用於改變圖像的外觀來適應在不同環境和不同設備上進行展示。無論是用於電影、視頻還是靜止的圖像的各種屬性,都可以增強如對比度、顏色、飽和度、細節、黑色水平和白平衡。調色和顏色校正通常為同義詞,可以通過創造性地混合和合成源圖像的不同層蒙版來生成藝術性的顏色效果。當前調色通常是利用數字化的技術完成的,可以在一個受控的環境中比如色彩套房(color suite)中完成,也可以在一個昏暗、黑暗的環境中完成。

早期的光化學膠片工藝(稱為計時調色,英文color timing)是在電影膠片印刷過程中在膠片實驗室通過改變用於曝光重新拍攝的圖像的光的強度和顏色來進行的。由於用戶無法立即查看其更改的結果,因此通常使用Hazeltine顏色分析儀來實時查看。 2000年代,隨着數字技術的進步,好萊塢電影中的調色變得更加普遍。

計時調色

計時調色用於複製膠片元素。 "調色" 最初是電影膠片生產中的一個實驗室術語,用於描述在製作電影最終版和複製電影膠片給影院時改變電影顏色外觀的過程。到2010年代末,這種膠片調色技術被稱為計時調色,因為涉及在膠片沖洗過程中通過不同濾鏡改變曝光持續時間。計時調色是以打印點為單位,這些點在實驗室接觸式打印機中代表了預設,其中7到12個打印點代表一檔光。每檔光的點數根據底片或印刷膠片以及不同的電影實驗室預設而不同。

在電影製作中,創意團隊會與「實驗室計時員」一起工作,該計時員會觀看正在播放的電影並根據團隊的指示做筆記。會議後,計時員會回到實驗室,將電影底片放在一個設備上(Hazeltine),該設備配有帶有受控背光的預覽濾光片,以為每個場景選擇每個打印點的確切設置。這些設置然後被打孔到紙帶上,並送入高速打印機,底片通過背光曝光到印刷膠片上。濾光片的設置會實時更改,以匹配紙帶上的打印點對應的打印機燈。對於複雜的工作,如視覺效果鏡頭,有時會製作經過各種濾光片組合的「楔形」,以幫助選擇正確的調色。

在複製膠片時都會用到這個過程。

膠轉磁

隨着電視的出現,廣播公司很快意識到了電視直播的局限性,他們轉而從膠轉磁錄製技術中直接進行電視播送。(那是在1956年之前,當時Ampex推出了第一台四重錄像機 (VTR) VRX-1000。)直播電視節目也可以通過在視頻監視器上拍攝的方式錄製到膠片上,並在不同的時區在不同的時間播放。這一系統的核心是電視錄影,是一種將電視廣播錄製到電影上的設備。[1]

早期的膠轉磁硬件是用於播放電影的「電影鏈」,使用了連接到視頻攝像機的電影放映機。正如Jay Holben在《美國電影攝影師》雜誌中所說的:「膠轉磁具備隊視頻信號進行顏色校正的能力之後才真正成為一種可行的後期製作工具。」[2]

膠轉磁着色的工作原理

陰極射線管(CRT) 系統中,電子束投射到塗有熒光粉的外殼上,產生單個像素大小的光斑。然後,該光束從左到右掃描膠片幀,捕獲「垂直」幀信息。當膠片移過CRT光束時,畫面的水平掃描就完成了。一旦光子束穿過膠片框架,它就會遇到一系列二向色鏡,將圖像分成紅色、綠色和藍色。之後每個單獨的光束被反射到光電倍增管(PMT) 上,其中光子被轉換成電子信號並記錄到磁帶上。

電荷耦合器件(CCD)膠轉磁設備中,白光穿過曝光的膠片圖像照射到稜鏡上,稜鏡將圖像分成紅、綠和藍三種基色。然後,每束彩色光被投射到不同的 CCD 上,每種顏色都有一個。 CCD 將光轉換為電子信號,膠轉磁電子設備將這些信號調製為視頻信號,然後可以對視頻信號進行調色。

Rank Cintel MkIII CRT膠轉磁系統的早期色彩校正是通過改變三個光電倍增管中每一個的主增益電壓來改變紅色、綠色和藍色的輸出來完成的。隨着技術的進步可將大部分色彩處理設備從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後來隨着下一代膠轉磁機Ursa的推出,着色過程在 4:2:2色彩空間中完全數字化。Ursa Gold在完整的4:4:4色彩空間中實現了調色。[2]

最早的色彩校正控制系統是1978年的Rank Cintel TOPSY(膠轉磁操作編程系統)[1]1984年,達芬奇系統公司推出了他們的第一個具備計算機控制的界面色彩校正器,可以操縱Rank Cintel MkIII系統上的色彩電壓。從那時起,技術的不斷進步為數字調色師提供了更先進的工具。如今,有許多公司製作色彩校正控制界面,包括Da Vinci SystemsPandora InternationalPogle等公司。

時至2018年,一些膠轉磁設備仍在使用。

色彩校正/增強

色彩校正(數字調色)的一些主要藝術功能包括:[1]

  • 準確再現拍攝內容
  • 補償材料的變化(即膠片誤差、白平衡、變化的照明條件)
  • 對預定的觀看環境進行顏色補償(黑暗、昏暗、明亮的環境)
  • 優化基礎外觀以包含特殊視覺效果
  • 建立理想的藝術「外觀」
  • 增強、改變場景的氣氛——相當於電影的音樂伴奏的視覺處理;還可以比較膠片調色

需注意的是,其中部分功能必須優先於其他功能;比如可以進行調色來確保記錄的顏色與原始場景的顏色相稱;功能的目的可能是建立非常主觀外觀風格。調色是視頻編輯中最耗費人力的部分之一。

傳統上,調色是朝着實際目標進行的。例如,在電影《瑪麗安娜》中,調色讓夜間場景可以在白天拍攝來節省成本。最初,次級調色用於確立顏色的連貫性;然而,今天的趨勢越來越向着實現創意目標發展,如提高圖像的美學效果,確立風格化的外觀,通過顏色設置場景的情緒。鑑於這種趨勢,一些調色師建議使用「色彩增強」而不是「色彩校正」這一短語。

主要和次要調色

原色調色通過控制整個幀中紅色、綠色、藍色通道的顏色密度曲線來影響整個圖像。二次調色可以隔離色調、飽和度和亮度值,僅在該範圍內引起色調、飽和度和亮度的變化,從而允許對二次顏色進行調色,同時對色譜的其餘部分影響最小或通常沒有影響。[1]使用數字調色,可以精確地隔離場景中的對象和顏色範圍並進行調整。可以操縱色彩色調,並將視覺處理推向極端,這是實驗室處理在物理上不可能實現的。隨着這些進步,調色過程變得越來越類似於成熟的數字繪畫技術,開創了數字電影攝影的新時代。

蒙版、遮罩和動態窗口

數字調色工具的發展已經可以使調色師使用幾何形狀(例如Adobe Photoshop等照片軟件中的遮罩或蒙版)來隔離對圖像特定區域的顏色調整。這些工具可以突出顯示背景中的牆壁,並僅對該牆壁進行着色,而不影響框架的其餘部分,或者對除該牆壁之外的所有內容進行着色。後來的調色工具(通常是基於軟件的)具有使用基於樣條的形狀來更精細地隔離顏色調整的能力。隔離需要調整的區域也要用到顏色鍵控。

在基於區域的隔離的內部和外部,數字過濾可用於柔化、銳化或模仿傳統玻璃攝影濾鏡的效果。

運動追蹤

當嘗試隔離移動主體上的顏色調整時,調色師傳統上會手動移動遮罩以跟隨主體。在其最簡單的形式中,運動跟蹤軟件通過使用算法評估一組像素的運動來自動化這個耗時的過程。這些技術通常源自於特效和合成工作中使用的匹配移動技術。

數碼中間片

膠轉磁設備向膠片掃描的發展使得從電影底片中掃描的數字信息具有足夠的分辨率以傳輸回膠片。 20世紀90年代初,柯達開發了Cineon膠片系統來捕捉、操作和錄製回膠片,他們將其稱為「數碼中間片」。這個術語得以保留。第一個任何形式的全數碼中間片是 1993年Cinesite在對《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之前是 1990 年的《救難小英雄澳洲歷險記 》的修復中使用了迪士尼的CAPS系統,掃描藝術作品,進行上色和合成,然後記錄到電影上,但這也與傳統的實驗室開發過程混雜而耗費了一定時間)。

20世紀90年代末,電影《歡樂谷》《逃獄三王》推動了技術的發展,使數碼中間片的創建變得實際可行,這極大地擴展了數字電影傳輸調色師在傳統取向的電影製作世界中的能力。自2010年以來,幾乎所有的主流電影都經歷了數字中間產物的過程,而通過光化學處理進行的操作在存檔電影上很少見或僅在極少數情況下使用。

《逃獄三王》是第一部完全數字調色的電影。底片使用2K分辨率的Spirit DataCine掃描,然後使用Pandora MegaDef色彩校正器在Virtual DataCine上進行數字微調。整個過程耗時數周,最終的數字母帶再次通過柯達激光記錄機輸出到電影膠片上,以創建一個主要中間負片

現代電影處理通常使用數碼相機和數字投影儀。校準設備最常用於在工作流程中保持一致的外觀。

基於硬件的系統與基於軟件的系統

使用Scratch進行調色

在早期應用中,基於硬件的系統(da Vinci 2K、Pandora International MegaDEF等)在性能方面通常優於基於軟件的系統,但功能集較小。它們的實時性能被優化到特定的分辨率和位深度,而不像使用標準計算機行業硬件的軟件平台那樣通常在速度和分辨率獨立性之間進行權衡,例如Apple的Color(以前稱為 Silicon Color Final Touch)、ASSIMILATE SCRATCHAdobe SpeedGradeSGO Mistika。雖然基於硬件的系統始終提供實時性能,但一些基於軟件的系統在調色複雜性增加時可能需要預先渲染。另一方面,基於軟件的系統往往具有更多功能,如基於樣條的窗口/蒙版和先進的運動跟蹤。

當今,硬件和軟件之間的界線已經不存在,因為許多基於軟件的顏色校正器(例如Pablo 、 MistikaSCRATCH 、 Autodesk Lustre 、 Nucoda Film Master和 FilmLight 的 Baselight)使用多處理器工作站和GPU (圖形處理單元)作為硬件加速的方法。此外,一些較新的基於軟件的系統使用同一計算機系統上的多個並行 GPU 集群,以提高在電影調色所需的非常高分辨率下的性能,例如Blackmagic DesignDaVinci Resolve 。一些調色軟件,如Synthetic Aperture的Color Finesse,僅作為軟件運行,甚至可以在低端計算機系統上運行。高速 RAID 陣列是所有系統中的必不可少的部分。

硬件

由於軟件系統的性價比,硬件系統不再常見。控制面板放置在色彩套件中,供調色師遠程操作。

  • 其他硬件系統由Pandora Int控制。的 Pogle,通常帶有 MegaDEF、Pixi 或 Revolution 調色系統。
  • 對於一些用於「線性」編輯的實時系統,調色系統需要編輯控制器。編輯控制器控制膠轉磁設備和VTR或其他記錄/回放設備以確保幀精確的電影幀編輯。有許多系統可用於編輯控制。一些調色產品,例如 Pandora Int。的 Pogle 有一個內置的編輯控制器。否則,將使用單獨的設備,例如達芬奇系統的 TLC 編輯控制器。
  • 較舊的系統有:Renaissance、Classic Analog、 Da Vinci Systems的:The Whiz (1982) 和 888;企業傳播系統 60XL (1982–1989) 和 Copernicus-Sunburst; Bosch Fernseh的 FRP-60 (1983–1989); Dubner (1978–1985?)、 Cintel的 TOPSY (1978)、Amigo (1983) 和 ARCAS (1992) 系統。所有這些較舊的系統僅適用於標準清晰度525625視頻信號,如今被認為已接近過時。

橙色和青色

2000年代隨着數字技術的進步,調色普遍應用在電影製作中,例如《熱浴盆時光機》和《鋼鐵俠2》 ,開始使用橙色和青色的互補色[3]

參見

參考

  1. ^ 1.0 1.1 1.2 1.3 Kallenberger, Richard H., Cvjetnicanin, George D. (1994). Film into Video: A Guide to Merging the Technologies. Focal Press. ISBN 0-240-80215-2
  2. ^ 2.0 2.1 Holben, Jay (May 1999). "From Film to Tape" American Cinematographer Magazine, pp. 108–122.
  3. ^ Hoad, Phil. Hollywood's new colour craze. The Guardian. 2010-08-26 [2023-07-16]. ISSN 0261-30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6) (英國英語).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