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試
解試,中國唐宋時代科舉考試方式,貢舉考試之一種。諸州府舉人取得解送中央參加省試資格的考試,相當於明清的鄉試。
唐朝制度,地方官考校士人,士人應縣試合格後,再由州府進行考試,合格者往京師應禮部試稱之為「解」[1],所以州縣試稱解試,又稱鄉貢,每年舉行一次。宋朝解試包括州試(鄉試)、轉運司試(漕試)、學館(太學)試等。每三年舉行一次,舉人考試合格,即由州、轉運司或太學各依解額解送禮部,參加省試。宋徽宗崇寧三年(1104年),停鄉試等州縣解試,應舉者全由學校升貢。宣和三年(1121年),恢復州解試,此後至宋末未改。
參考資料
- 中國歷史大辭典·下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
- 中國官制大辭典·下卷.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