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碧拉·萊維查洛夫
西碧拉·萊維查洛夫 | |
---|---|
出生 | 西德斯圖加特 | 1954年4月16日
逝世 | 2023年5月13日 德國柏林 | (69歲)
職業 | 作家 |
教育程度 | 柏林自由大學 |
獎項 |
|
西碧拉·萊維查洛夫(德語:Sibylle Lewitscharoff,德語:[ziˈbɪlə leviˈtʃaːʁɔf],1954年4月16日—2023年5月13日),保加利亞裔德國作家[1],1998年出版第一部小說《龐》(Pong)並奪得英格博格·巴赫曼文學獎,在此之後又相繼創作了《Consummatus》(2006年)、《八百萬個老爸在路上》(2009年)、《布魯門伯格》(2011年)等作品,曾贏得多個德國文學獎項,包括2013年的格奧爾格·畢希納獎[2][3]。
早年生活
萊維查洛夫生於斯圖加特,家中有一個兄弟,父親克里斯托(Kristo Lewitscharoff)是一名來自保加利亞的婦科醫生,而母親瑪麗安娜(Marianne)則是一名純正德國人。克里斯托患有抑鬱症,於萊維查洛夫11歲時自殺[4][3][5]。
1972年,萊維查洛夫取得了德國一家女子高級中學的入學資格,其後她又進入了柏林自由大學學習神學理論和社會學[3]。1977年,萊維查洛夫跟隨學校的學習旅行團去到布宜諾斯艾利斯居住了一年時間[6]。回到柏林後,萊維查洛夫進入了兄弟的公司當了一名簿記員。萊維查洛夫於1982年自柏林自由大學畢業,其後又在1984年前往巴黎深造[5]。
文學職業
萊維查洛夫最初通過為電台寫作(包括創作廣播劇)開啟文學生涯[6],1994年,萊維查洛夫出版了她的第一本書《36 Gerechte》[6]。
1998年,萊維查洛夫創作了她的第一部小說《龐》[6],小說同名主角被書評人認為性格瘋狂且可能並非完全屬於人類,而「龐」這一名字則是根據他能縮成一個球狀的能力所起。龐非常執着於人類(特別是女性)的完美,並且還是一個厭惡女性者。在小說中,龐認識了一個叫Evmarie的女子並最終與之結婚,後來龐把她安排到屋頂保護兩個蛋,這兩個蛋後來孵化成了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且他們後來又各自有了自己的後代。在小說的末尾,龐懷着快樂的心情從屋頂跳下自殺。該書憑藉着詼諧的語言獲得了英格博格·巴赫曼文學獎。在《龐》出版兩年後,萊維查洛夫辭去了簿記員的工作,正式轉為全職作家[6]。
2006年,萊維查洛夫出版了小說《Consummatus》,小說的標題取自約翰福音中十架七言的最後一句「consummatum est」(意為「已完成」)[6]。該書通過德國教師拉爾夫·齊默曼獨自坐在斯圖加特的一家咖啡館裡喝伏特加和咖啡時的內心獨白來推進情節的發展。齊默曼的內心主要是思考關於死亡的事情,思考的對象包括他的父母、女友以及安迪·沃荷、吉姆·莫里森和伊迪·塞奇威克等流行偶像[7]。
2009年,萊維查洛夫出版了具有自傳性質的小說《八百萬個老爸在路上》,小說講述的是兩姐妹去到保加利亞埋葬自縊身亡的移民父親的故事,而在這個過程中,她們的司機會通過介紹保加利亞的自然環境和文化來逗她們開心[8]。憑藉這部小說,萊維查洛夫獲得了萊比錫書展獎和瑪麗·路易斯·卡施尼茨獎[3]。
2011年,萊維查洛夫出版了小說《布魯門伯格》,小說主角為哲學家漢斯·布魯門伯格,書中他坐在書桌前時發現了一頭獅子,隨後便圍繞着獅子提出了一系列哲學、歷史學和神學思想。除了布魯門伯格以外,書中還包括了希羅尼穆斯、馬克(Marc)、托馬斯·曼等其他和獅子有關的歷史人物以及布魯門伯格的四名學生[9]。
2013年,萊維查洛夫因其「用無窮無盡的觀察、敘事幻想和語言創造力重新探索日常現實的界限」而獲頒格奧爾格·畢希納獎[3],其後她又成為了馬西莫莊園(Villa Massimo)的一名學者[3]。
2014年,萊維查洛夫創作了犯罪小說《Killmousky》,小說的標題取自一隻跑到一名退休警察家中並獲其根據《駭人命案事件簿》中一隻相似的貓起名的黑貓[10][11],這名警察退休的原因是他在一次面對劫持犯時為得到人質信息而對其使用暴力,在退休以後,他為一名希望破解一宗謀殺案的紐約上層人士當上了私人偵探。該書得到的評價大部分都有褒有貶[10][11]。
2010年,萊維查洛夫因善於運用詼諧的語言而獲得了柏林文學獎[6]。2011年,德國《世界報》的一篇文章認為萊維查洛夫是「德國當代文學中語言風格最令人眼花繚亂的作家」[3]。
在被邀請寫一些關於她最喜歡的作家的東西時,萊維查洛夫發表了論文《Der Dichter als Kind》(意為「幼童詩人」),提到的作家包括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弗里德里希·席勒、戈特弗里德·凱勒、卡爾·菲利普·莫里茨、克萊門斯·布倫塔諾和h貝蒂娜·馮·阿爾尼姆等,其中萊維查洛夫表示克萊門斯·布倫塔諾是她最喜歡的作家[12]。
德累斯頓演說爭議
2014年3月2日,萊維查洛夫在德累斯頓國家劇院(Staatsschauspiel Dresden)發表了她的德累斯頓演說(Dresdner Rede)[13],其中在題為《Von der Machbarkeit. Die wissenschaftliche Bestimmung über Geburt und Tod》的演講中[14],她批評了人工繁殖、死亡療法和手淫等行為,並對試管嬰兒、代孕等提出了反對,認為這樣的方法得來的後代是「模糊生物」(twilight creatures)以及「一半是人,一半是我不知道是什麼的人工合成物」,引發公眾討論和批評。數日後,萊維查洛夫表示承認自己在演講時一些措辭欠妥,但其主要觀點仍然不變[15]。
個人生活
萊維查洛夫於1990年與藝術家弗里德里希·梅克澤佩爾結婚。梅克澤佩爾曾在2013年為《龐》提供插圖。兩人婚後一起住在柏林,期間梅克澤佩爾於2019年去世[16]。萊維查洛夫主要跟隨小時候曾經同居過的外祖母信仰信義宗,但其道德觀亦有受到天主教的影響[12]。
萊維查洛夫在2010年被檢查出患有多發性硬化症[4],2023年5月13日,萊維查洛夫在柏林去世[17][13][17]。
獎項
- 1998年英格博格·巴赫曼獎[3][6]
- 2007年德國語言和文學學院成員[6]
- 2009年瑪麗·路易斯·卡施尼茨[3]
- 2009年萊比錫書展獎[3]
- 2011年理卡達·胡赫獎[6]
- 2011年瑪麗路易斯·弗萊瑟獎[6]
- 2011年維廉·拉貝文學獎[6]
- 2013年格奧爾格·畢希納獎[3]
- 2013年卡塞爾大學入圍格林兄弟詩歌教授團[3]
小說作品
- 1994年《36 Gerechte.》ISBN 3-927024-00-7.
- 1998年《龐》ISBN 3-8270-0285-0.
- 1999年《Der höfliche Harald》ISBN 3-8270-0349-0.
- 2003年《Montgomery》ISBN 978-3-421-05680-1
- 2006年《Consummatus》ISBN 3-421-05596-3
- 2009年《阿波斯托洛夫》ISBN 3-518-42061-5
- 2011年《布魯門伯格》ISBN 978-3-518-42244-1(2013年版:ISBN 978-3-518-46399-4)
- 2013年《Pong redivivus》ISBN 978-3-458-19383-8
- 2014年《Killmousky》ISBN 978-3-518-42390-5.
參考資料
- ^ 【自由副刊】【愛讀書】 《八百萬個老爸在路上》. 自由藝文網. 2014-10-13 [2024-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8-11).
- ^ 尤尔根•贝克尔获得德国毕希纳文学奖. 德國之聲. 2014-05-30 [2024-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8-11).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Georg Büchner Prize – DW – 06/04/2013. dw.com. [2024-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7) (英語).
- ^ 4.0 4.1 後商. 2023年逝去的世界文学大师. 澎湃新聞. 2024-01-09 [2024-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8-11).
- ^ 5.0 5.1 Sibylle Lewitscharoff – Munzinger Biographie. www.munzinger.de. [2024-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1-26).
-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Meet the Germans – Typically German – The Eloquent – Sibylle Lewitscharoff – Goethe Institut. 2014-06-13 [2024-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13).
- ^ ZEIT ONLINE | Lesen Sie zeit.de mit Werbung oder im PUR-Abo. Sie haben die Wahl.. www.zeit.de. [2024-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8).
- ^ Lewitscharoff, Sibylle. Apostoloff. The German List. 由Derbyshire, Katy翻譯. Seagull Books. [2024-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20) (英語).
- ^ Patzer, Von Georg. Blumenberg und sein Löwe – Sibylle Lewitscharoff lässt ihre Leser ratlos mit dem für den Buchpreis nominierten Roman "Blumenberg" zurück : literaturkritik.de. literaturkritik.de. [2024-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21) (de-DE).
- ^ 10.0 10.1 Germany, Stuttgarter Zeitung, Stuttgart. Lewitscharoffs Roman "Killmousky": Die Katze lässt das Mausen nicht. stuttgarter-zeitung.de. [2024-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8) (德語).
- ^ 11.0 11.1 deutschlandfunkkultur.de. Roman – Das große Krimi-Puzzle. Deutschlandfunk Kultur. [2024-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2) (德語).
- ^ 12.0 12.1 Platthaus, Andreas. Sibylle Lewitscharoff wird 60. FAZ.NET. 2014-04-16 [2024-08-11]. ISSN 0174-4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4) (德語).
- ^ 13.0 13.1 Schaper, Rainer. Im Alter von 69 Jahren – Hoch gelobt und tief gefallen: Sibylle Lewitscharoff gestorben. SRF. 2023-05-14 [2024-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4) (德語).
- ^ Lewitscharoff, Sibylle: (2014) Von der Machbarkeit. Die wissenschaftliche Bestimmung über Geburt und Tod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5-09-24. (德語) Staatsschauspiel-dresden.de.
- ^ Oltermann, Philip. Why Sibylle Lewitscharoff's case for a new puritanism lacks substance. The Guardian. 2014-03-28 [2024-08-11]. ISSN 0261-30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1) (英國英語).
- ^ Knöfel, Ulrike. Friedrich Meckseper: Der Maler und Grafiker ist mit 82 gestorben. Der Spiegel. 2019-06-07 [2024-08-11]. ISSN 2195-134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1-27) (德語).
- ^ 17.0 17.1 Trauer um Sibylle Lewitscharoff. tagesschau. [2024-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