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殼
衣殼(capsid)又稱為殼體,是包住病毒遺傳物質的蛋白質殼,其外有病毒包膜覆蓋。衣殼是由病毒衣殼蛋白亞基所形成的寡聚體。衣殼的作用是用於包裹病毒的遺傳物質(核酸)。衣殼及其內的基因組合稱核殼(nucleocapsid)或核衣殼,是核酸加衣殼的意思。
核殼蛋白(nucleocapsid (N) protein)或核衣殼蛋白,則是病毒核殼的主要蛋白質,其具有核蛋白性質,且能與核酸結合,起保護核酸的作用。
分類
衣殼的類型大致是按它們的形態來分類的。不同的病毒可以具有不同形態的衣殼,大多數病毒的衣殼為二十面體形和螺旋形。但也有少量病毒,如噬菌體的衣殼具有較為複雜的結構,其衣殼類型為複合型。[1]
- 二十面體形:二十面體形衣殼是由二十個三角形面組成的接近於球狀的結構,如腺病毒。二十面體呈現5-3-2對稱,即每個頂點為5重對稱,每個面的中心為3重對稱,每條邊的中心為2重對稱。[2][3]每一個面可以由一個或多個蛋白質組成(例如口蹄疫病毒的每個面由三個蛋白質組成,V1、V2和V3[4])。
- 螺旋形:螺旋形衣殼可以形成中空的圓柱體狀結構,典型的有煙草花葉病毒。
- 複合型:既非完全的螺旋形又非完全的正二十面體形,可以有附加的結構。以噬菌體的衣殼結構為代表,其頭部為二十面體形,而尾鞘為螺旋形。
此外,有些病毒具有包膜,可以將衣殼包裹在其中。[5]
合成和組裝
一旦病毒感染細胞,它就開始利用感染的宿主細胞的資源進行自我複製。在這一進程中,新的衣殼蛋白亞基根據病毒的基因組信息並利用宿主細胞的蛋白質生物合成系統而被合成出來。在衣殼蛋白被合成後就需要對其進行組裝。在組裝過程中,一個所謂的「門戶」(portal)亞基在衣殼的頂點被裝好;然後通過門戶亞基將病毒DNA或RNA運入衣殼。[6]研究者已經通過冷凍電子顯微技術觀察到疱疹病毒的衣殼門戶蛋白的組裝過程。[7]
其他
對各種病毒中主要的衣殼蛋白結構的分析,可以被用於對病毒進行分類。例如,噬菌體PRD1、小球藻病毒(Paramecium bursaria Chlorella algal virus)和哺乳動物腺病毒被分到同一個科中。[8]
參考資料
- ^ (英文)Branden, Carl and Tooze, John. Introduction to Protein Structure. 1991: 161–162. ISBN 0-8153-0270-3.
- ^ (英文)Virus Structure. 2007-08-23 [2009-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25).
- ^ (英文)Virus Structure. 2004-10-19 [2009-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23).
- ^ (英文)Virus Structure (web-books.com). [2009-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7).
- ^ (英文)Alberts, Bruce; Bray, Dennis; Lewis, Julian; Raff, Martin; Roberts, Keith; Watson, James D.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4. 1994: 280.
- ^ (英文)Newcomb WW, Homa FL, Brown JC. Involvement of the portal at an early step in herpes simplex virus capsid assembly. Journal of Virology. August 2005, 79 (16): 10540–6. PMID 16051846. doi:10.1128/JVI.79.16.10540-10546.2005.
- ^ (英文) Cardone G, Winkler DC, Trus BL, Cheng N, Heuser JE, Newcomb WW, Brown JC, Steven AC. Visualization of the herpes simplex virus portal in situ by cryo-electron tomography. Virology. 2007-05-10, 361 (2): 426–34. PMID 17188319. doi:10.1016/j.virol.2006.10.047.
- ^ (英文)Khayat et al. classified Sulfolobus turreted icosahedral virus (STIV) and Laurinmäki et al. classified bacteriophage Bam35 -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3, 3669 (2006); 102, 18944 (2005); Structure 13, 1819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