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寘
薛寘(?—?),河東郡汾陰縣(今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人,北魏、西魏、北周官員。
生平
薛寘的祖父薛遵彥是北魏平遠將軍、河東郡太守、安邑侯,父親薛乂是尚書吏部郎、清河郡廣平郡二郡太守[1][2]。
薛寘自幼博覽群書,喜好寫文章。還沒成年時,薛寘出任州主簿、郡功曹,以奉朝請為起家官。不久升任左將軍、太中大夫。永熙三年(534年),薛寘跟隨魏孝武帝西遷,封郃陽縣子,食邑四百戶,進號中軍將軍。西魏廢帝元年(552年),薛寘兼領著作佐郎,修訂國史,不久出任中書侍郎,編修起居注,又升任中書令、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西魏恭帝元年(554年),燕國公于謹征伐江陵,以薛寘為司錄,軍中謀略,薛寘都參與商討決策。江陵平定後,薛寘進爵為伯,增加食邑五百戶。朝廷準備修改制度,依照《周禮》定製,命令薛寘與小宗伯盧辯斟酌古今制度,考察修定。北周六官建立後,薛寘出任內史下大夫[3][4]。
周孝閔帝登基,薛寘進爵為侯,增加食邑五百戶,轉任御正中大夫。當時前任中書監盧柔學業優秀深厚,文章辭藻華麗,薛寘與他並駕齊驅,世人稱他們為薛、盧。很久之後,薛寘進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外任淅州刺史,在任內去世,官吏和百姓哀悼惋惜。朝廷贈予薛寘虞州刺史,諡號理。薛寘所著文章二十多卷,流行於世,薛寘又撰寫《西京記》三卷,引經據典十分博通,當世稱讚薛寘博聞多識[5][6]。
薛寘特別孝順,即便年老的時候,職務繁忙,但是對於侍奉長輩的禮節早晚都不會有所違背,當時的人對此加以稱讚。薛寘的兒子薛明繼承了爵位,大象末年,官至儀同大將軍、清水郡太守[7][8]。
參考資料
- ^ 《周書·卷三十八·列傳第三十》:薛寘,河東汾陰人也。祖遵彥,魏平遠將軍、河東郡守、安邑侯。父乂,尚書吏部郎、清河廣平二郡守。
- ^ 《北史·卷三十六·列傳第二十四》:薛寘,河東汾陰人也。祖遵顏,魏河東郡守、安邑侯。父乂,清河、廣平二郡守。
- ^ 《周書·卷三十八·列傳第三十》:寘幼覽篇籍,好屬文。年未弱冠,為州主簿、郡功曹。起家奉朝請。稍遷左將軍、太中大夫。從魏孝武西遷,封郃陽縣子,邑四百戶,進號中軍將軍。魏廢帝元年,領著作佐郎,修國史。尋拜中書侍郎,修起居注。遷中書令、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燕公于謹征江陵,以寘為司錄。軍中謀略,寘並參之。江陵平,進爵為伯,增邑五百戶。朝廷方改物創製,欲行《周禮》,乃令寘與小宗伯盧辯斟酌古今,共詳定之。六官建,授內史下大夫。
- ^ 《北史·卷三十六·列傳第二十四》:寘幼覽篇籍,好屬文,起家奉朝請。從魏孝武西遷,封郃陽縣子。廢帝元年,領著作佐郎,修國史。尋拜中書侍郎,修起居注。遷中書令。燕公于謹征江陵,以寘為司錄,軍中謀略,寘並參之。江陵平,進爵為伯。朝廷方改物創製,欲行《周禮》,乃令寘與小宗伯盧辯斟酌古今,共詳定之。六官建,授內史下大夫。
- ^ 《周書·卷三十八·列傳第三十》:孝閔帝踐阼,進爵為侯,增邑五百戶,轉御正中大夫。時前中書監盧柔,學業優深,文藻華贍,而寘與之方駕,故世號曰盧、薛焉。久之,進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出為淅州刺史。卒於位。吏民哀惜之。贈虞州刺史,諡曰理。所著文筆二十餘卷,行於世。又撰西京記三卷,引據該洽,世稱其博聞焉。
- ^ 《北史·卷三十六·列傳第二十四》:周孝閔帝踐阼,進爵為侯,轉御正中大夫。時前中書監盧柔,學業優深,文藻華贍,而寘與之方駕,故世號曰盧、薛焉。久之,進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出為淅州刺史。卒於位,吏人哀惜之。贈虞州刺史,諡曰理。
- ^ 《周書·卷三十八·列傳第三十》:寘性至孝,雖年齒已衰,職務繁廣,至於溫凊之禮,朝夕無違。當時以此稱之。子明嗣。大象末,儀同大將軍、清水郡守。
- ^ 《北史·卷三十六·列傳第二十四》:所著文筆二十餘卷,行於世。又撰西京記三卷,引據該洽,世稱其博聞焉。寘性至孝,雖年齒已衰,職務繁廣,至於溫凊之禮,朝夕無違。當時以此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