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蔡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蔡確(1037年—1093年),持正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北宋官員。王安石變法的中堅人物。

生平

蔡黃裳陳州陳執中貶逐。蔡確早年在泗州中山寺讀書[1],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進士,調(京兆府)邠州(治所今陝西彬縣)司理參軍。外號「倒懸蛤蜊(殼菜)」。王安石當政時,薦為三班主簿,王安石變法中的「常平、免役皆成其手」。元豐五年(1082年),拜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此時富弼西京,上言「蔡確小人,不宜大用」。史載:「確既相,屢興羅織之獄,縉紳士大夫重足而立矣。」

元豐八年(1085年)三月,神宗病逝,哲宗即位,宣仁聖烈皇后攝政,轉左僕射門下侍郎司馬光執政,幾盡罷新法,改革派人士幾乎全招貶職。元佑二年(1087年)出知陳州安州(今湖北安陸縣)、鄧州,元祐年間,蔡確在安州遊車蓋亭時,寫下《夏日遊車蓋亭》十首絕句。其政敵吳處厚向朝廷說「內五篇皆涉譏訕,而二篇譏訕尤甚,上及君親」,又指出「矯矯名臣郝甑山,忠言直節上元間」之句,是將攝政的高太皇太后比做武則天

高太皇太后怒不可遏,將蔡確貶為光祿寺卿、分司南京,范祖禹認為:「蔡之罪,天下不容,尚為列卿,恐難平民憤。」最後貶至英州別駕(今廣東英德市)、嶺南新州(今廣東新興縣)安置。呂大防劉摯曾以蔡確之母年老,嶺南路遠,請改遷他處,高太皇太后說:「山可移,此州不可移。」不久死於新州。《宋史》將其列入奸臣列傳。

蔡確府宅在泉州城蔡巷(今稱菜巷)[2]

評價

蔡確為呂惠卿章惇罷貶之後王安石變法的中堅人物。蔡確堅持「變法圖治、富國強兵」具有積極的意義。應予以肯定。

元豐五年(1082年),北宋與西夏之戰爭,慘敗永樂城,亦是變法的失敗,蔡確有很大的責任。

蔡確有才能,但重用酷吏撕裂社會。主持「陳世儒案」、「烏台詩案」,曾經拘捕呂公著蘇頌蘇軾下獄,以權術打擊對手,失勢後遭「車蓋亭案」報復。

參考資料

  1. ^ 《過庭錄·蔡持正山寺書壁》
  2. ^ 泉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泉州市志.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0-5: 第一章 人物傳. ISBN 7-5004-2700-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15). 

外部連結

前任者:
趙宗旦
北宋尚書右僕射
1082年—1085年
繼任者:
韓縝
前任者:
首任
(國史相)王珪
北宋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
1082年—1085年
前任者:
王珪
北宋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
1085年—1086年
繼任者:
司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