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寮復興宮
菜寮復興宮 | |
---|---|
基本資訊 | |
位置 | 臺南市左鎮區榮和里60-6號[1] |
座標 | 23°03′51″N 120°23′19″E / 23.064139°N 120.388645°E |
主神 | 池府千歲、合壇太祖、福德正神 |
例祭 | 正月十六[1] |
建立時間 | 1979年[1] |
地圖 | |
菜寮復興宮位於臺灣臺南市左鎮區,是一間主祀池府千歲的廟宇,同時也有供奉「合壇太祖」(太祖三姊妹)[1][2]:69。該廟是頂菜寮聚落的莊廟,在左鎮化石園區附近,而過去附近還設有善化糖廠菜寮原料區的辦公室以及糖鐵菜寮車站[1][3]:320[4]。
沿革
參考廟中〈新建復興宮緣起〉碑文(1979年),廟中所奉祀的各神明是早年菜寮居民所輪流供奉,但當時因地方財力問題並未建廟[1]。是後來民國66年(1977年)才由當地的茅茂源倡議建廟[註 1][1]。廟宇於民國68年(1979年)落成[1]。
另外據說在日治時期發生噍吧哖事件時(1915年),當時居民帶著神明一起逃到今高雄市杉林區避難[1]。而當要從杉林返回菜寮時,當地的「太祖三姊妹」表示要一起去菜寮,於是菜寮遂供奉起太祖[1][2]:69。當時連續幾年的中秋節,都會辦「牽番仔戲」,之後因故廢除[1][2]:69。
建築
復興宮坐北朝南,有著寬廣的廟埕[6]。該廟為五開間建築,中間為明間,兩旁暗間,最兩旁膨間[7]。入口處為凹壽型式,主屋頂為燕尾脊,其他部分屋頂為平頂並有女兒牆,牆上有浮雕[7]。
祀神
復興宮中間神龕供奉池府千歲、中壇元帥,左祀「合壇太祖」(太祖三姊妹),右祀福德正神[7]。太祖的祀壺有三個,中間為白色並插有孔雀羽毛,兩旁的祀壺則是藍底金花[7]。
宗教活動
復興宮的重要祭典日在農曆正月十六[1]。另外「太祖三姊妹」各自的聖誕千秋日在三月廿六、六月十六、九月十五,但後來信徒請示同意後,慶典與廟中其他神明合併舉行[1][6]。
每月初一、十五會為祀壺換水、獻上檳榔,平日則早晚敬茶[1][6]。
其他
過去在復興宮西北方設有善化糖廠菜寮原料區的辦公室(事務所)[註 2],是過去當地蔗農與糖廠之間處理業務的地方,後來因為種蔗面積縮減和善左線停駛而廢棄[3]:320[4]。建築物在2010年1月左右還存在,2011年1月時已拆除[註 3]。
此外在復興宮前曾設有糖鐵菜寮車站,只有月台而未設站房[4]。善左線在此站過後往玉井方向延續1公里便是該線訖點,同時跟玉井糖廠的玉左線相接[4]。
圖片
-
2014年的菜寮復興宮
-
2014年的內部樣貌
註釋
參考來源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尹章義 總編纂、葉志杰主撰. 《左鎮鄉志》 【下】. 臺南市左鎮區公所. 2012-06: 566–569. ISBN 978-986-03-2999-5.
- ^ 2.0 2.1 2.2 段洪坤. 《阿立祖信仰研究》.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3-12. ISBN 978-986-03-9416-0.
- ^ 3.0 3.1 3.2 《臺灣地名辭書卷七:臺南縣》.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02-12. ISBN 957-01-2593-4.
- ^ 4.0 4.1 4.2 4.3 周俊霖、許永河. 《南瀛鐵道誌》. 臺南縣政府. 2007-08: 288–294. ISBN 978-986-00-9695-8.
- ^ 林水永. 《南瀛太祖誌》. 臺南縣政府. 2010-12: 294–295. ISBN 978-986-02-6042-7.
- ^ 6.0 6.1 6.2 凃順從. 《南瀛公廨誌》. 臺南縣文化局. 2002-01: 262–265. ISBN 957-01-0250-0.
- ^ 7.0 7.1 7.2 7.3 范勝雄. 〈肆、南埔祭祀公廨類型〉. 《走讀先民跤跡 西拉雅文化資產特展圖錄》. 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 2013-12: 82. ISBN 978-986-8483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