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國君主加冕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英國君主加冕禮在西敏寺舉行。

英國君主加冕禮(英語:Coronation of the British monarch)是正式加冕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君主並授予其王權象徵物的儀式(具體來說,等於成人禮)。歷史上來說,其他歐洲國家曾與英國君主加冕禮一樣隆重,但這些國家現以舉行就職或登基典禮取代加冕。

加冕禮帶有歡樂氛圍,因此通常在前一位君主去世數月後才舉行,這也給加冕禮策劃者足夠的時間來進行詳盡精細的準備,例如查理斯三世在2022年9月8日即繼承王位,但要到隔年(2023)5月6日才會舉行加冕禮;其母親伊麗莎白二世的加冕典禮也是在繼位(1952年)的隔一年(1953年)才舉行。

加冕禮主持人是英格蘭國教會中最高級的聖品人坎特伯雷大主教,其他神職人員及貴族成員也在加冕禮中發揮自己的作用。按要求,絕大多數參與者都應着正式制服或禮服,許多其他政府官員及賓客,包括他國代表也會受邀參加。

加冕禮的基本要素千年來基本沒有改變。君主首先面見臣民、接受歡呼,然後宣誓維護法律與國教,接着受膏、加冕,被主教授予王權象徵物,最後接受臣民致敬

歷史

加冕禮的主要元素及最早的宣誓誓詞是由聖鄧斯坦於973年為埃德加所設計,其中吸取了任命主教法蘭克人之王的儀式,此後基本元素基本上並無改變[1][2]。12世紀,受歐洲的影響,加冕儀式變得更為繁複,後來又有多次修改,包括將誓詞譯成英語,在宗教改革及國王詹姆斯二世時期省略了聖餐禮,但後來又被恢復,直到倫敦主教亨利·康普頓英語Henry Compton (bishop)在1689年最後一次修改儀式後便沿用至今。[3]

不列顛歷史上的加冕時機多有變動。諾曼王朝第一個君主"征服者威廉一世"在繼位之日—1066年10月25日—就立即加冕了[4],他的絕大多數繼承者們也是在繼位後數周、甚至數日之內完成加冕。愛德華一世雖在第九次十字軍東征中獲得王位,但在1274年回國後就立即加冕了[5]。相似的是愛德華二世的加冕禮也因他1307年在蘇格蘭戰鬥而推遲[6]亨利六世1422年獲得王位時只有幾個月大,等到1429年才加冕,1437年才正式接管政府[7]。18世紀末至19世紀,漢諾威王朝的君主們將等待加冕的時間延長至數月,認為哀悼前一位君主之後再舉行加冕禮才合時宜,而且這樣一來也有充足的時間規劃加冕[1]。此後包括喬治四世都在獲得王位至少一年之後才舉行加冕禮,而愛德華八世於1936年讓位喬治六世,因此喬治六世的加冕日期早已確定[8][9]

由於獲得王位後往往要過一段時間再舉行加冕禮,一些君主因而從未被加冕。愛德華五世都在加冕前被廢黜(愛德華五世1483年遭廢黜,簡則在1553年[10])。愛德華八世繼位當年(1936年)就退位,因而也沒有加冕[8]。然王權並非加冕時才獲得,上一位君主駕崩時下一位君主就自動繼位,這就是「舊王已死,新王萬歲(The King is dead. Long live the King.)」的意涵[11]

盎格魯-薩克遜君主們的加冕地點不盡相同,包括巴斯泰晤士河畔金斯頓倫敦以及溫徹斯特。末代盎格魯-薩克遜君主哈羅德二世於1066年在西敏寺加冕,自此西敏寺成為後世所有加冕禮的場所[12]。因為1216年法國人控制了倫敦,亨利三世格洛斯特加冕[13],1220年又在西敏寺舉行第二次加冕禮[14],200年後的亨利六世也舉行了兩次加冕禮:1429年在倫敦被加冕為英格蘭國王,1431年在巴黎被加冕為法蘭西國王[7]

英國內戰後,奧利弗·克倫威爾拒絕王冠,但在1657年第二次就任護國公的儀式實際上就是加冕禮,只是名字不同罷了[15]

加冕禮有時可能為非握有統治權的君主舉行。1170年王位繼承人幼王亨利加冕為英格蘭第二國王,從屬於他的父親亨利二世[16],這種加冕禮在中世紀的法國、德國很常見,但在英格蘭僅有兩例(另一個是796年麥西亞國王埃格弗里思英語Ecgfrith of Mercia的加冕禮,當時他的父親奧法尚在人世)[17]。更常見的是國王的妻子會加冕為王后,若國王加冕時已有配偶,則國王與王后共同舉行加冕禮[1],歷史上第一個這樣的加冕禮是1154年英格蘭亨利二世阿基坦的埃莉諾的聯合加冕禮,同類加冕禮還有18次,其中包括威廉三世瑪麗二世聯合統治時的加冕禮[18],最近的一次則是2023年5月6日進行的查爾斯三世卡米拉王后的加冕禮。如果國王加冕後才結婚或再婚,或出於其他原因國王之妻沒有一起加冕,也有可能會單獨另行加冕,首次單獨被加冕為皇后的是1068年佛蘭德的瑪蒂爾達[19],最後一個則是1533年的安妮·博林[20]。最近一個加冕後結婚的國王是查理二世,但他的新娘布拉干薩的凱瑟琳並沒有單獨的加冕禮[21]

1953年伊麗莎白二世的加冕禮通過英國廣播公司(BBC)在電視上播出。本來加冕禮的電視直播僅限於儀式進行到教堂內壇之前的部分,剩餘的部分則是預先錄製、刪減所有意外插曲後才在電視上播放,這將使電視觀眾無法通過直播觀看加冕禮的絕大部分主要儀式,這在媒體中引起了爭論,甚至引發議會的質詢。[22]電視播出安排隨後做了修改,整個加冕禮都通過電視直播,但塗聖油與領聖餐的環節除外,這兩個環節在上一個加冕禮中也是禁止拍攝的,這兩個環節直到30年後,才在女王的私人干預下公之於眾。據估計,英國有超過兩千萬人通過電視觀看了這個儀式,觀眾之多是電視出現以來前所未有的,加冕禮大大提升了觀眾對電視的興趣。[23]

參與者

出席加冕典禮者除了王室成員外,還包括外國元首、各國及英聯邦的高官,其中一部分直接參加加冕禮。就伊麗莎白二世1953年的加冕禮來說,西敏寺擠進了7500名賓客,每個人都要將就着坐在最大不超過18英寸(460公釐)的座位上。[24]

神職人員

按照傳統,加冕禮由坎特伯雷大主教主持[25][26]。若其缺席,則由君主指定另一名主教主持[27]。但也有幾次例外,威廉一世是由約克大主教加冕的,因為坎特伯雷大主教是由對立教皇本篤十世任命,而此任命並不被保祿四世承認[28]愛德華二世溫徹斯特主教加冕,因為坎特伯雷大主教已被愛德華一世流放[29]瑪麗一世是天主教徒,她拒絕是新教的大主教托馬斯·克蘭麥為她加冕,因此加冕禮由溫徹斯特主教主持[30]詹姆斯二世遭廢黜後,威廉三世瑪麗二世聯合統治,但坎特伯雷大主教拒絕承認二人,加冕禮改由倫敦主教主持,[31]由此可知,若坎特伯雷大主教缺席加冕禮,基本上均由另一位資歷較老的神職人員代替,就優先程度看:約克大主教僅次於坎特伯雷大主教,倫敦主教位列第三,達勒姆主教第四,溫徹斯特主教第五。[25]伊麗莎白一世是由無特別優先權的卡萊爾主教英語Bishop of Carlisle加冕,因為當時的高級聖品人「要麼已故,要麼太老、太衰弱,有的聖品人女王無法接受,有的聖品人不願主持」[32]

國務重臣

按傳統,國務重臣會參加加冕禮。上議院特別刑事審判長的位置15世紀以來時有空缺,宮廷長官自16世紀以來也時有空缺,但這兩個位置因加冕儀式而復興[33][34]掌禮大臣為君主準備禮服,協助掌禮大臣的包括禮服男僕及禮服大臣(為國王服務)或禮服女官(為女王服務)[35]五港同盟男爵們也參加加冕禮,以前,這些男爵是眾議院的成員,代表五個港口:黑斯廷斯新羅姆尼英語New Romney (UK Parliament constituency)海斯多佛以及桑威治,然而,19世紀的改革將這五個港口納入全國通行的常規選區系統。此後的加冕禮中,男爵是挑選自市議員以專為參加加冕禮,男爵們最初在加冕禮中負責為君主披上儀式性的斗篷,1821年,此儀式最後一次出現是在喬治四世的加冕禮上,此後,男爵們仍參加加冕禮,但不再為君主披上斗篷。[36]

其他參與者

許多地主及個人也可在加冕禮中有名譽「職責」或特權,此由特別的行政法院所決定,行政法院傳統上由上議院特別刑事審判長掌管。第一個有記載的行政法院是1377年為理查二世的加冕禮所組建。都鐸王朝時期,特別刑事審判長的世襲職能已與國王職能融合,因此,亨利八世專為加冕禮特別任命一個臨時上議院特別刑事審判長,行政法院的職能實際由單獨的理事們執行,此傳統延續至今,[33]1952年行政法院同意西敏寺主持牧師的建議,由女王安排合理的加冕禮程序(近千年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主持牧師及他的前輩們一直保存有一本未公開發表的紅色行事手冊);接受達拉謨主教及巴斯與威爾斯主教的要求,同意他們在女王進出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時走在她的兩側,並在整個加冕禮過程中站在女王兩旁;接受什魯斯伯里伯爵的要求,同意他以愛爾蘭上議院特別刑事審判長的身份執白色權杖;接受西敏公學女王獎學金獲得者的要求,同意他們代表民眾第一個為君主歡呼(他們「君主萬歲!」的喊聲寫入了讚歌中)。[37]

服裝

君主禮服

維多利亞女王的肖像,她身着加冕禮袍,頭戴喬治四世的王冠英語George IV State Diadem
克拉倫斯公爵殿下的禮袍,他是王室公爵(即後來的威廉四世),圖中另有男侍為他托起長袍。

君主在整個加冕過程中要穿着許多不同的禮服及其他服裝:

  • 絳紅外衣 – 絕大多數加冕禮中的常規着裝,穿在所有其他禮服之下。1953年,伊麗莎白二世着新制長袍代替了外衣。[38]
  • 絳紅天鵝絨國家禮服或議會禮服 – 加冕禮中的第一件禮服,進入威斯敏斯特教堂或主持國會開幕大典時着該禮服,包括貂皮披肩及絳紅天鵝絨長裙襬,內襯為長毛貂皮金色蕾絲。[38]
  • 塗聖油長袍 – 簡單、無裝飾的長袍,塗聖油時着該長袍。這件白色長袍沒有任何裝飾,在背後繫緊固定。[38]
  • Colobium sindonis("白色束腰外衣")– 授予君主的第一件長袍。這是一件寬鬆的白色襯衣,由上等亞麻布製成,鑲有蕾絲邊,側面開口、無袖,低領口。這件長袍象徵皇室權威來自人民。[38]
  • Supertunica禮服 – 授予國王的第二件長袍。這件長袍長及腳踝,由金緞製成,寬袖口,內襯玫瑰色絲綢,鑲有金色蕾絲邊,織有國徽圖案,由佩劍腰帶繫緊。這件長袍的設計來源於由拜占庭帝國領事的禮服制服。[38]
  • 皇室禮服或宴會大披肩 – 加冕禮中的主要禮服,加冕時即着此禮服。[35]這件禮服是一件四方斗篷,內襯絳紅色絲綢,四角飾有銀色小冠冕、國徽及銀色帝國鷹(即白肩雕)。這件禮服本質上是世俗的,而非宗教禮拜式的。[38]
  • 皇室披肩或armilla禮服 – 由金緞製成的披肩,搭配皇室禮服,有大量金線或銀線刺繡,飾有珍珠,內襯玫瑰色絲綢,飾有金邊。[38]
  • 紫色外衣 – 與絳紅色外衣相配,在加冕禮的最後一部分穿着。[38]
  • 紫色天鵝絨帝國禮服 – 這件禮服在加冕禮結束,走出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時穿着,包括刺繡貂皮披肩,紫色絲絨裙襬,裙襬飾有加拿大貂皮鑲邊,內襯純絲質英國緞。這件紫色禮服與羅馬帝國皇帝禮服相呼應。[38]

不同於與王權象徵物相關的歷史與傳統,絕大多數加冕禮的禮服都是為君主新做的,但Supertunica禮服與皇室禮服是例外,這兩件禮服的歷史都可追溯至1821年喬治四世的加冕禮。[39]

貴族服裝

一位伯爵的加冕禮長袍

一些參與者穿特製的服裝、制服或禮服。貴族的禮服包括一件長絳紅天鵝絨外套和一個貂皮披肩。披肩上裝飾有海豹皮製成的圓點,圓點的行數與貴族的等級對應,公爵有四行圓點裝飾,侯爵有三行半,伯爵有三行,子爵兩行半,男爵和國會大臣則只有兩行。皇家公爵有六行貂皮,披肩正面飾有貂皮,並有長長的裙襬,由男侍者提起。貴族夫人的等級不與豹皮圓點裝飾對應,而是與裙襬的長度及鑲邊的貂皮寬度對應。公爵夫人裙襬長兩碼(兩米),侯爵夫人裙襬長一又四分之三碼,伯爵夫人裙襬長一碼半,子爵夫人一又四分之一碼,男爵夫人及淑女裙襬長一碼(一米)。公爵夫人貂皮鑲邊寬五英寸(127毫米),侯爵夫人四英寸(102毫米),伯爵夫人三英寸(76毫米),子爵夫人、男爵夫人和淑女兩英寸。貴族及貴族夫人的禮服只在加冕禮時使用。[40]提斗篷的人穿吊襪束袍及都鐸式內裙。

王冠與小冠冕

貴族與絕大多數皇室成員戴小冠冕英語Coronet。這種小冠冕的裝飾依據佩戴者地位與君主的關係裝飾有不同的紋章標誌。法定繼承人的小冠冕飾有四個十字紋,間有四朵鳶尾花,上飾有拱形裝飾。君主的孩子與兄弟姐妹所戴的小冠冕裝飾與法定繼承人相同,但無拱形裝飾。法定繼承人的孩子所戴者飾有四朵鳶尾花,兩個十字紋及兩片草莓葉。第四種皇冠由君主的兒子與兄弟之子所戴,上面飾有四個十字紋及四片草莓葉。在加冕禮上,貴族所戴均為上述小冠冕,而非依據封號製作的冠冕。公爵所戴冠冕飾有八片草莓葉,侯爵的冠冕有四片草莓葉,間有四個凸起的銀球,伯爵的冠冕有八片草莓葉,間有八個凸起的銀球,子爵的冠冕有十六個凸起的銀球,男爵的冠冕有六個突起的銀球。貴族夫人使用的裝飾相同,只是她們的冠冕用小一點的頭環。[41]

除了國王與王后,另外唯一有權戴王冠(與小冠冕相對)的是首席紋章官英語heraldic officials,首席紋章官是掌管紋章的資深官員[42]。Garter、Clarenceaux及Narroy and Ulster的首席紋章官管轄英格蘭、威爾士及北愛爾蘭的紋章[43],蘇格蘭首席紋章官負責管轄蘇格蘭地區的紋章[44]。此外巴斯勳章聖米迦勒及聖喬治勳章大英帝國勳章的獲得者都是首席紋章官,但他們的角色僅僅是儀式性的,只是由於獲得了勳章,因此可在加冕禮與Garter首席紋章官一樣,頭戴王冠,且王冠的裝飾也一樣[45]。他們所戴的王冠由16片高矮相間的葉形裝飾組成,王冠上刻有拉丁文「Miserere mei Deus secundum magnam misericordiam tuam(主啊,求你憐恤我,按你的慈愛憐恤我)」,出自於聖經讚美詩第51篇[42]

喬治三世之前,蘇格蘭首席紋章官在加冕禮上戴蘇格蘭王冠的複製品,此後則戴這種葉形裝飾王冠,但2004年製作出新的蘇格蘭王冠複製品後,他將在加冕禮上改戴蘇格蘭王冠複製品[46]

其他參與者

除了王室之外,許多政治人物也參加加冕儀式,這些政治人物包括英國首相英國內閣的所有成員、總督英聯邦王國首相、英國直轄殖民地長官以及獨立國家的國家元首。按慣例,加冕禮也邀請其他國家的高級官員及代表參加。[1]

賓客

在20世紀,不直接參加加冕禮的賓客着宮廷禮服或全套晚禮服,女士着長晚禮服,戴冕狀頭飾或類似物。

認證與宣誓

喬治四世的長袍袍擺由八個貴族的長子和禮袍司托起。從左到右:國王、薩利伯爵英語Henry Howard, 13th Duke of Norfolk多羅侯爵英語Arthur Wellesley, 2nd Duke of Wellington克蘭伯恩子爵英語James Gascoyne-Cecil, 2nd Marquess of Salisbury布雷克諾克伯爵英語George Pratt, 2nd Marquess Camden阿克斯布里奇伯爵英語Henry Paget, 2nd Marquess of Anglesey洛克薩維奇伯爵英語George Cholmondeley, 2nd Marquess of Cholmondeley羅登伯爵英語George Rawdon-Hastings, 2nd Marquess of Hastings英傑斯雀侯爵英語Henry Chetwynd-Talbot, 18th Earl of Shrewsbury弗朗西斯·科寧厄姆勳爵英語Francis Conyngham, 2nd Marquess Conyngham

君主走進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時身着絳紅外衣及絳紅天鵝絨國家禮服。

君主坐上王座後,嘉德首席紋章官、坎特伯雷大主教、大法官掌禮大臣、 宮廷大臣以及紋章院院長前往大教堂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在每個方向大主教都會念誦禱文,希望君主獲得承認。

「先生們,我在此向你們介紹……,你們不容置疑的國王(女王),今天到場的各位要向他效忠,為他服務,你們願意嗎?」

四個方向的人民為君主歡呼後,主教開始主持君主的宣誓[35]光榮革命以來,1688年加冕禮宣誓法案英語Coronation Oath Act of 1688提出了許多要求,其中包括君主「承諾並宣誓依據議會法令、法律、習俗統治英格蘭王國及所屬領土」[47]。這個誓言曾未經法律允許被修改過,例如伊麗莎白二世在加冕禮上與大主教的對話如下:

坎特伯雷大主教:「你是否願意莊嚴承諾,宣誓統治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聯邦巴基斯坦、錫蘭各國及你屬地的人民,管理他們的土地,並在統治中尊重他們各自的法律與習俗?」

女王:「我願莊嚴承諾。」

坎特伯雷大主教:「你是否願意懷着仁慈之心,盡己所能,把法律和正義事業交由法官手裡?」

女王:「我願意。」

坎特伯雷大主教:「你是否願意盡己所能,維持上帝的律法,遵守福音書的真正教導?你是否願意盡己所能,在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維持法律確立的改革後的新教?你是否願意維持、保護神聖不可侵犯的英國國教,維持並保護其由法律確立的教義、崇拜、原則及其統治?你是否願意保護法律賦予主教、英格蘭神職人員及其主持的教堂的權利與特權?」

女王:「我承諾遵守上述所有要求。我將遵守並實現承諾,願上帝保佑我。」[35]

此外,加冕禮之前,君主還另外宣誓保護長老蘇格蘭長老會的統治[27]

宣誓結束後,一名神職人員呈上聖經,稱:「此乃智慧;此乃皇家律法;此乃神諭」[35]。這本聖經是欽定版聖經,包括經外書[48]。在伊麗莎白二世的加冕禮上,聖經是蘇格蘭長老會全體大會主持人呈上的,呈上聖經後便舉行聖餐儀式,但尼西亞信經宣言中斷了聖餐儀式[35]

塗聖油與加冕

喬治四世的加冕禮上,安格爾西侯爵一世手捧聖愛德華皇冠

聖餐禮中斷後,君主便不再穿絳紅外衣,而是身着塗聖油長袍走向位置最顯著的聖愛德華寶座[49][35]。1953年,聖愛德華寶座設在有幾級台階的高台上[49]。這把中世紀的寶座在基座處有一個缺口,加冕禮時用來放置斯昆石,也稱「命運之石」,古時在蘇格蘭加冕禮上使用,後來被愛德華一世帶到英格蘭,此後一直用於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加冕禮。1996年以前這塊石頭一直和寶座一起被保存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到1996年,「命運之石」歸還蘇格蘭,除加冕禮上使用的時候,其他時間都放在愛丁堡城堡展出。[50]

君主坐上王座後,為塗聖油,會有人在其頭頂撐起一個華蓋。在最近的幾個加冕禮中,華蓋是由四個獲嘉德勳章的騎士撐起的。[35]加冕禮中塗聖油這一部分被認為是神聖的,因此一直沒有公開供公眾觀看[51];1937年及之前,沒有拍攝過這一部分;1953年及之前,這一部分沒有在電視上播出過。西敏寺主持牧師將聖油從鷹狀聖油瓶倒入勺中,坎特伯雷大主教用手將聖油塗到君主的手、頭、心上[35]。這個飾有金銀絲的勺子是中世紀王冠寶石中唯一流傳到當今英國的部分[52]。最後大主教念誦禱文,塗聖油的部分就此結束[35]

隨後,君主換上colobium sindonis禮服,外面套上supertunica禮服[35]

掌禮大臣呈上馬刺,代表騎士精神[52],隨後坎特伯雷大主教與其他主教一起向君主呈上國家之劍。隨後君主再次換裝,在supertunica禮服上再加一件皇室禮服及皇室披肩。接下來,大主教將象徵王權之物呈送君主。[35]首先呈遞的是十字聖球:一個中空金質球體,裝飾有無數寶石與半寶石,寶球之上有一個十字架,代表耶穌統治世界[53]。君主接過寶球後,寶球立即送還聖桌[35]。隨後,君主收到一枚戒指,代表他/她與國家的「婚姻」[54]。接着呈上鴿飾權杖(因為權杖上有一個代表聖靈的鴿子而得名)與十字架權杖(鑲有「卡利南一世」鑽石)[55]。君主執權杖,隨後坎特伯雷大主教為君主戴上聖愛德華王冠,眾人齊聲道「天佑國王/女王」,然後戴上自己的小冠冕英語Coronet及帽子,倫敦塔此時鳴放禮炮[35]

儀式結束

在加冕禮結束時,伊麗莎白一世頭戴王冠,右手持權杖,左手持寶球。

隨後君主戴上王冠,大主教與主教宣誓效忠:「我,……(名字),……大主教/主教(職位),願忠於我們的君主,王國的國王(女王)信仰的守護者,忠於君主的法定繼承人。願上帝保佑我。」貴族隨後宣誓:「我,……(名字),……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頭銜)願誓死做你的臣子,崇拜你;無論生死,我都力排眾議效忠於你。願上帝保佑我」。[35]神職人員在坎特伯雷大主教的帶領下一起宣誓。隨後,皇室成員逐個單獨宣誓效忠,貴族在每個等級首領的帶領下宣誓效忠,第一公爵帶領公爵們宣誓,第一侯爵帶領侯爵們宣誓,以此類推。[35]

若舉行王后加冕禮,則在人們向國王致敬後立即舉行一個簡單的儀式,為王后塗聖油、加冕。先前中斷的聖餐禮此時繼續進行並得以完成。[1]

君主隨後走出加冕禮堂,進入聖愛德華聖堂(也位於西敏寺內), 走在君主之前的是執國家之劍者、執精神正義之劍者、執現世正義之劍者及執仁慈之劍(鈍劍尖)者[56]。君主所戴王冠、所持權杖及其他王權象徵物都置於聖壇之上[35];君主換下皇室禮服、皇室披肩與絳紅外衣,換上紫色外衣、紫色天鵝絨帝國禮服[38];隨後戴上帝國王冠,拿起帶着十字架和寶球的權杖;最後全體賓客齊唱英國國歌,國王在國歌聲中離開教堂[35]

音樂

加冕禮上使用的音樂主要是古典音樂宗教音樂。大部分合唱音樂歌詞都來自聖經,自973年埃德加國王以來,這類合唱音樂便一直在加冕禮上使用,被稱為加冕禮讚歌。英格蘭宗教改革以來,宮廷音樂家通常是國王御用音樂大臣都被委任為傳統歌詞創作作新曲。最常使用的音樂片段是格奧爾格·弗里德里希·亨德爾作的祭司撒督英語Zadok the Priest,這是他為1727年喬治二世的加冕禮所作的四首讚歌之一,此後的加冕禮都使用了這首讚歌,其他音樂都沒有這樣的殊榮。此前亨利·勞斯英語Henry Lawes為1661年查理二世的加冕禮所作的曲和托馬斯·湯姆金斯英語Thomas Tomkins為1621年查理一世的加冕禮所做的曲都是根據這個歌詞而譜的。[57]

19世紀,加冕禮上經常使用歐洲主要作曲家的作品,但在1902年,弗雷德里克·布里奇英語Frederick Bridge爵士被任命為愛德華七世加冕禮的音樂總監,他使用了四百年來英國創作的音樂,包括托馬斯·塔利斯奧蘭多·吉本斯亨利·珀塞爾的作品,也包括當時的作曲家阿瑟·薩利文查爾斯·維利爾斯·斯坦福約翰·斯坦納英語John Stainer等人的作品。[58]休伯特·帕里的《我曾喜悅英語I was glad》代替托馬斯·阿特伍德英語Thomas Attwood在1831年所作的曲子,成為1902年加冕禮的入場音樂。這首作品包括一個中間橋段,以便西敏公學女王獎學金獲得者行使自己的權利,在君主進入加冕禮堂時高呼「vivats」(萬歲),做第一個為君主歡呼的人。除了這首曲子以外,查爾斯·維利爾斯·斯坦福於1911年所作的榮歸主頌以及英國國歌天佑吾王也經常在加冕禮中使用。[59]伊麗莎白二世加冕禮上使用的音樂包括喬治·戴森英語George Dyson (composer)爵士、戈登·雅各伯英語Gordon Jacob威廉·亨利·哈里斯英語William Henry Harris爵士、赫伯特·豪威爾斯英語Herbert Howells威廉·沃爾頓塞繆爾·塞巴斯蒂安·衛斯理英語Samuel Sebastian Wesley拉爾夫·沃恩·威廉斯以及英國出生、居住於加拿大的希利·威蘭英語Healey Willan等人的作品。[60]拉爾夫·沃恩·威廉斯建議使用公里教會的聖詩,女王與坎特伯雷大主教同意了,因此他重新創作了自己1928年編排的聖歌Old 100th—音樂版的英語聖歌百首(Psalm 100),適合集會,管風琴和管弦樂演奏的Jubilate Deo(意為「世間眾人」),這一曲譜風靡英語世界,出現在所有節日場合中。[61]

加冕禮晚宴

喬治四世的加冕禮晚宴於1821年在威斯敏斯特大廳舉行;這是最後一次舉行這樣的宴會。

按傳統,加冕禮後立即在威斯敏斯特宮的威斯敏斯特大廳舉行晚宴(威斯敏斯特大廳也是議會大廳),國王/女王騎士(King or Queen's Champion,由與scrivelsby莊園相關的迪莫克(Dymoke)家族掌管)身着騎士盔甲,騎馬進入大廳,同時騎馬進入大廳的還有其右側的宮廷大臣及左側的紋章院院長,接着傳令官宣布國王/女王騎士已經準備好與違抗君主的人一戰。1800年後,這一環節的形式如下:[62]

「如有任何人膽敢否認我們的君主--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國王、信仰守護者、先王之子,不承認他是大不列顛及愛爾蘭王國帝國王冠的合法繼承人,或認為他不該擁有這一切,那麼君王的騎士在此,誰聲稱我們的君主是欺騙眾人的虛偽叛徒,就站出來與他的騎士一戰,他的騎士不論哪天被指命都會準備好奮不顧身為君主作戰。」[62]

隨後,國王騎士便扔下他的金屬護手。這一儀式會在大廳中心及宴會貴賓席上重複舉行(君主會在這些地方坐下)。接下來君主會用金杯為騎士乾杯,並將金杯賜給騎士。[62]維多利亞女王加冕典禮上廢除了這一儀式,此後再沒有恢復。

英格蘭首席專職管家英語Chief Butler of England英格蘭王室內務總管英語Grand Carver of England蘇格蘭王室內務總管英語Master Carver的人也會參加加冕宴會。[63]

1821年喬治四世以來的加冕禮都沒有舉行晚宴。喬治四世的加冕禮是歷史上最精緻的;喬治四世的兄弟,也是他的繼任者,威廉四世沒有舉行晚宴,威廉削減巨額的晚宴的願望現在已經成了慣例。[64]1902年大臣曾考慮為愛德華七世舉行晚宴,但他突然身體不適使計劃擱淺[63]。1953年開發出加冕雞這道菜作為賓客的非正式晚餐[26]

登基成為印度君主

維多利亞女王於1876年得到印度女皇的頭銜[65]。1877年1月1日德里舉行了一場宮廷儀式公布這一消息。維多利亞女王沒有親自參加這一儀式,但她派了印度總督利頓伯爵英語Robert Bulwer-Lytton, 1st Earl of Lytton作為她的代表。[66]1903年1月1日也舉行了類似的儀式,慶祝愛德華七世繼位,愛德華七世派了他的兄弟康諾特公爵作為代表[67]。1911年,喬治五世也舉行了類似儀式,但這次國王與王后親自參加了儀式。由於普遍認為在一個大體非基督教國家舉行塗聖油與加冕儀式不合宜,因此喬治五世沒有在印度加冕,他頭戴皇冠走進儀式現場。法律禁止英國王權象徵物離開本土,因此喬治五世命人製作了另一個冠,即印度帝國皇冠。登基後,印度皇子表示效忠於他。此後一些政治決定如將首都從加爾各答遷至德里都是在這裡宣布的。1948年,印度獨立一年後喬治六世放棄了印度皇帝的頭銜,此後再也沒有類似的儀式。[68]

腳註

  1. ^ 1.0 1.1 1.2 1.3 1.4 Royal Household. Coronation. Royal events and ceremonies. [28 Jul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2. ^ Churchill, Winston (1966). The Birth of Britain p.134. Dodd, Mead.
  3. ^ The Coronation Service of 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 HMSO 1953 (pp. 14-17)
  4. ^ Bates,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5. ^ Prestwick,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6. ^ Phillips,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7. ^ 7.0 7.1 Griffiths,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8. ^ 8.0 8.1 Monarchs of Great Britain and the United Kingdom (1707–2003).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14 Octo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9. ^ Matthew,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10. ^ Monarchs of England (924x7–1707).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14 Octo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11. ^ Royal Household. Accession. Royal events and ceremonies. [28 Jul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31). 
  12. ^ England: Anglo-Saxon Consecrations: 871–1066. [28 Jul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07). 
  13. ^ Strong, Coronation, p72
  14. ^ Ridgeway,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15. ^ Morrill,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16. ^ Keefe, Thomas K.,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17. ^ Spigelman, J.J. Becket and Henry II: Exile. Fourth Address in the Becket Lecture Series to the St Thomas More Society, Sydney. Sydney: Supreme Court of New South Wales. 8 October 2002 [2 Novem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6 November 2007). 
  18. ^ Strong, Coronation, pp xxx–xxxi, although the dates of the coronations of three queens are unknown
  19. ^ van Houts,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20. ^ Strong, pp xxx–xxxi
  21. ^ Woolley, Coronation Rites, p199
  22. ^ See for example, The Times, 29 October 1952, p4
  23. ^ Strong, Coronation, p433–435
  24. ^ Yvonne Demoskoff. Queen Elizabeth II's Coronation Attendants. [28 Jul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4). 
  25. ^ 25.0 25.1 Velde, François. Order of Precedence in England and Wales. Heraldica. [28 Jul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29). 
  26. ^ 26.0 26.1 50 facts about the Coronation. Buckingham Palace press releases. 23 May 2003 [28 Jul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9). 
  27. ^ 27.0 27.1 Maer, Lucinda; Gay, Oonagh. The Coronation Oath (PDF). House of Commons Library. 27 August 2008 [28 Jul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2-10-01). 
  28. ^ Hilliam, Crown, Orb & Sceptre, p16
  29. ^ Hilliam, Crown, Orb & Sceptre, p48
  30. ^ Strong, Coronation, p205
  31. ^ Strong, Coronation, p337
  32. ^ Patrick Collinson, "Elizabeth I (1533–1603)"[失效連結],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online edn, January 2012, doi:10.1093/ref:odnb/8636 需要訂閱或英國公共圖書館會員資格
  33. ^ 33.0 33.1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1911), Lord High Steward
  34.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1911), Lord High Constable
  35. ^ 35.00 35.01 35.02 35.03 35.04 35.05 35.06 35.07 35.08 35.09 35.10 35.11 35.12 35.13 35.14 35.15 35.16 35.17 Kershaw, Simon. The Form and Order of Service that is to be performed and the Ceremonies that are to be observed in The Coronation of 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 in the Abbey Church of St. Peter, Westminster, on Tuesday, the second day of June, 1953. 2002 [28 Jul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07). 
  36. ^ Brighton and Hove Museums. Barons of the Cinque Ports. Coronation of George IV. [28 Jul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08). 
  37. ^ Crown Office, Minutes of the proceedings of the Court of Claims
  38. ^ 38.00 38.01 38.02 38.03 38.04 38.05 38.06 38.07 38.08 38.09 Cox, N. The Coronation Robes of the Sovereign. Arma. 1999, 5 (1): 271–280. 
  39. ^ Rose, Tessa. The Coronation Ceremony of the Kings and Queens of England and the Crown Jewels. London: HMSO. 1992: 100. ISBN 0-11-701361-7. 
  40. ^ Cox, N. The Coronation and Parliamentary Robes of the British Peerage. Arma. 1999, 5 (1): 289–293. 
  41. ^ Cox, N. The Coronets of Members of the Royal Family and of the Peerage. The Double Tressure. 1999, 22: 8–13. 
  42. ^ 42.0 42.1 Chambers's Encyclopædia (1863), King of Arms
  43. ^ The College of Arms. The origin and history of the various heraldic offices. About the College of Arms. [21 Jul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9 July 2010). 
  44. ^ History of the Court of the Lord Lyon. [21 Jul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02). 
  45. ^ See e.g. (Order of the Bath), 第20737號憲報. 倫敦憲報. 25 May 1847: 1956 [21 July 2010].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 第32781號憲報. 倫敦憲報. 29 December 1922: 9160 [21 July 2010]. 
  46. ^ The Scotsman. Lord Lyon gets his crown back. Edinburgh. 13 July 2003 [12 February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9). 
  47. ^ Coronation Oath Act 1688: III. Form of Oath and Administration thereof.. legislation.gov.uk. [2015-08-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3). 
  48. ^ Carefoote, P.J. The Coronation Bible (PDF). The Halcyon: the Newsletter of the Friends of the Thomas Fisher Rare Books Library (University of Toronto). June 2006 [28 July 2010]. ISSN 0840-556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1-09-26). 
  49. ^ 49.0 49.1 Coronation of the British Monarch. Westminster Abbey. [1 Octo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17 January 2008). , Image of 'Completed Coronation Theatre' at bottom.
  50. ^ Coronation Chair. [7 Octo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4 October 2007). 
  51. ^ The Coronation: An Intimate Ritual (PDF). The Anglican Communion. 2 June 2003 [26 October 200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 May 2005). 
  52. ^ 52.0 52.1 Royal Household. The Crown Jewels. The Royal Collection and other collections. [28 Jul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8). 
  53. ^ Hilliam, Crown, Orb & Sceptre, p209
  54. ^ Hilliam, Crown, Orb & Sceptre, p212–3
  55. ^ Hilliam, Crown, Orb & Sceptre, p210
  56. ^ Hilliam, Crown, Orb & Sceptre, p211–2
  57. ^ Range, Matthias (2012), Music and Ceremonial at British Coronations: From James I to Elizabeth I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78-1-107-02344-4 (p. p.282)
  58. ^ Richards, Jeffrey (2001), Imperialism and Music: Britain, 1876-1953,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ISBN 0-7190-6143-1 (p. 104)
  59. ^ Hughes, Music of the Coronation over a Thousand Years
  60. ^ Coronation Music. [7 Octo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4 October 2007). 
  61. ^ Music for the Coronation, p306
  62. ^ 62.0 62.1 62.2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1911), Coronation
  63. ^ 63.0 63.1 Bruce, Keepers of the Kingdom, p29
  64. ^ Strong, Coronation, p374–5
  65. ^ 第24319號憲報. 倫敦憲報. 28 April 1876: 2667 [14 November 2007]. 
  66. ^ The Times, 2 January 1877, p5
  67. ^ The Times, 2 January 1903, p3
  68. ^ Hilliam, Crown Orb & Sceptre, p185–6

擴展閱讀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