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堡圖
《臺灣堡圖》(臺灣話:Tâi-uân Pó-tôo),原標題為《堡圖原圖》(日語:堡圖原圖/ほうずげんず Hōzu Genzu),是大日本帝國接管臺灣後,自1898年(明治31年)開始,歷經六年調製,於1904年(明治37年)完成的臺灣地形圖,比例尺為2萬分之1。繪製範圍涵蓋原住民主要居住地(蕃地)以外的平原、丘陵地帶,共計466張地圖(內含1張一覽圖)。
簡介
日本取得台灣後,為統治、開發及經營新領地,1898年9月(明治31年)台灣總督府設立「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開始著手實施台灣全面土地調查,整理清治末期劉銘傳推動土地清丈所釐定的堡里鄉澳─街庄社鄉二層架構為基準,並加上現代三角與高程測量,精度大為提高,結合人員實地踏勘,動員百萬人次,費時六年餘,於1904年12月(明治37年)調製完成二萬分一比例尺的《臺灣堡圖》,是日後統治台灣的重要基礎資料。在土地調查中,繪製的圖稱為「庄圖」,即從測繪大比例尺(1/600至1/1,200)的地籍圖開始測繪,再由庄圖再縮小重製為比例尺2萬分之1的「堡圖」,其中「堡」指的就是「堡里」。是全世界唯一同時結合土地調查、地籍測量與地形測量成果的地圖,測圖精度高、內容精細,涵蓋許多訊息,包含當時土地利用、地名、聚落名稱、聚落範圍、街道、水圳等。
《臺灣堡圖》總共函蓋466張圖幅的區域(含一覽圖一張),其中有3張圖幅離島合併為一張,實際製版464幅,又有6幅陸地涵蓋面極小、地形過於單一,不列入印刷,實際印刷458幅,其中56幅列為要塞禁圖,實際公開發行402幅,在1906年由臺灣日日新報出版。[1]
在土地調查後,臺灣在土地上終於有其明確法定邊界,便於統治者掌握空間資訊,並在稍後進行臨時戶口調查(後來之國勢調查)。
《台灣堡圖》詳細記載清治遺留下的聚落以及百年前的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等重要資料,是溯源清代以及日治初期地方行政疆界、地名與聚落空間的重要途徑,與台灣土地制度與地籍測量密切相關,以此可以提供豐富的地籍、地形以及行政區界等等歷史地理資訊。堡圖上以日文漢字註記的地名上,另有根據當地住民地名發音而標註的片假名拼音註記,因此後人可以透過這些拼音推敲清治末期聚落的地名發音,進而分析出命名該地名的語言類型(如閩南、客家或平埔族),以及該聚落的主要族群。
大正版臺灣堡圖
1920年(大正九年)臺灣行政區劃大改革,將原有的十二廳改制為五州二廳,州/廳下設市/郡/支廳,郡/支廳下設街/庄/區/蕃地,同時廢除沿用自清朝時期的堡/里/鄉/澚,將所屬的舊制街/庄改制為大字,其下的自然村(土名)則稱為小字。同時將原本臺灣地名常用字「藔」、「仔」改為「寮」、「子」,並更改部分地名。
1921年(大正十年),《臺灣堡圖》發行新版(大正版),以1904年之版本(明治版)為底稿,僅將異動地名及行政區界以紅字標示,故又稱為「紅字版」[1]。
收藏
從1930年代,日本逐漸進入「非常時期」,開始管制地形圖,1934年起即不再發行。隨著戰爭爆發戰況日益惡化,日本政府大量收回包括《臺灣堡圖》在內的各種地圖,以致戰後民間甚而公家機構,所剩寥寥無幾。戰後四十餘年的戒嚴嚴格管控精密地圖,《臺灣堡圖》一直鮮為人知,目前以國家圖書館典藏較為齊全,然亦有部分闕漏。原先即為要塞區未公開發行的基隆、高雄、澎湖三處附近堡圖更是難以追尋。 1969年台灣省文獻會將《大正版台灣堡圖》縮印成原尺寸1/2大小,並將街庄行政區劃界線加粗後出版。1996年遠流出版社將《明治版台灣堡圖》複刻出版(缺71幅),為此耗時兩年餘,遍訪國內外公私立研究機構及收藏家,並遠赴日本東京大學、防衛研究所、國立國會圖書館後,找回部分堡圖。 2004–2006年在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諮詢諮議委員會支持下進行『美國國會圖書館典藏之中國相關地圖文獻清查計畫』,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范毅軍研究員帶領人社中心及計算中心相關工作人員,前往美國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地理與地圖部」及「亞洲部」進行地圖文獻清查、建檔及翻拍等工作。之前不論是臺灣日日新報、臺灣省文獻會及遠流出版社所缺少的台北、高雄及澎湖三要塞區的圖幅,在「地理與地圖部」找到一直缺漏的圖幅,隨即製作影本帶回臺灣,提供國內學者進行後續研究及應用。2010年研究團隊又在美國史丹福大學地球科學與地圖圖書館找到極為罕見保存狀況極佳原先即為未公開發行的要塞區堡圖。[1][2]
參考文獻
- 引用
- ^ 1.0 1.1 1.2 廖泫銘. 《台灣百年歷史地圖:臺灣堡圖相關圖層》. 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資源網. [2018-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8) (中文(臺灣)).
- ^ 臺灣堡圖(商業廣告). 閱讀精品店. 遠流出版社. [2022-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