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羅格納·努克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羅格納·努克塞(Ragnar Nurkse,1907年10月5日—1959年5月6日),也譯作羅格納·納克斯,愛沙尼亞經濟學家。他的主要貢獻是提出貧困惡性循環理論和均衡發展理論,兩者均是發展經濟學的重要理論。

生平

童年與求學

羅格納·努克塞出生在愛沙尼亞凱魯,當時是俄羅斯帝國的領土。他的父親做過伐木工人和房地產經理。在以優異成績進入塔爾圖大學學習法學和經濟學之前,羅格納·努克塞分別接受了俄語和德語教育。1928年,羅格納·努克塞的父母移居加拿大,羅格納·努克塞也轉學至愛丁堡大學並順利獲得經濟學學位。1932年,羅格納·努克塞在獎學金的幫助下前往維也納大學開始為期兩年的深造。

工作與學術研究

之後,羅格納·努克塞就職於國際聯盟。在此期間,他發表了許多論文,並參與許多調查和報道的編撰、發布工作。二戰後,羅格納·努克塞以訪問講師的身份哥倫比亞大學,並最終在1949年成為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全職教授。1959年春,剛剛接受普林斯頓大學全職教授聘書,並在瑞士享受學術假努克塞在沃韋突然去世。

思想

貧困惡性循環理論

羅格納·努克塞認為貧困國家的宏觀經濟普遍面臨着供給側和需求側的惡性循環。供給側方面,低收入導致居民儲蓄少,進而導致資金積累不足。生產率因為資金不足得不到提高,加劇或無法改善低收入情況。需求側方面,低收入導致居民購買力低,生產者投資的激勵不多。生產率因為投資的缺乏得不到提高,也加劇或無法改善低收入情況。這兩個惡性循環的存在說明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目標難以實現。

均衡發展理論

紀念

羅格納·努克塞誕辰一百周年時,愛沙尼亞郵政局發行了羅格納·努克塞的紀念郵票[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