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孟剛
羅孟剛 | |
---|---|
武漢軍區後勤部副部長 | |
個人資料 | |
性別 | 男 |
出生 | 1915年 四川省蒼溪縣 |
逝世 | 1989年2月25日 湖北省武漢市 |
籍貫 | 四川省蒼溪縣 |
政黨 | 中國共產黨 |
羅孟剛(1915年—1989年2月25日),四川省蒼溪縣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將領。
生平
第一次國共內戰
1933年8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6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5年8月,隨紅四方面軍參加長征,到陝北後擔任紅四方面軍衛生部警衛排長[1]。
抗日戰爭
1938年進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939年春隨李先念南下豫鄂邊區開闢抗日根據地,先後擔任新四軍豫鄂獨立支隊第二團隊大隊長,新四軍第五師三十八團參謀長、第十五旅四十三團團長、十三旅三十九團團長[2]。
第二次國共內戰
日本投降後,任信陽、應山中心縣委武裝指揮長,河南四軍分區副參謀長,隨李先念在鄂豫皖邊區開展敵後游擊,並逐漸壯大隊伍。1946年7月,參加了中原突圍,8月到陝南後,組建了豫鄂陝邊區黨委三地委三分區,同時還組建了商洛縣、商南縣、同山縣等黨政軍機構,任商山縣武裝指揮長兼商山支隊長[3]。1947年元月,因突患急性關節炎下肢不能行動,住入後方醫院,因國軍對豫鄂陝邊區發動圍剿,共軍主力被迫遷走,他留下與醫院醫護人員與傷病員展開游擊。八月,住進了毛河村,整編隊伍成立了七人組成的豫陝工委,羅孟剛任書記,毛凱任副書記,張開樣、陳繼友、葛天民、祝銘、餘裕華為委員[4]。
9月份陳謝大軍(陳賡、謝富治)順利攻占盧氏縣後,張崇德接他們到盧氏縣城休整。後由孔從洲安排,羅孟剛到豫西一分區任參謀長,負責盧氏、三川、南川等縣的黨政軍民工作。1948年,中原軍區決定羅孟剛上前線支援淮海戰役,1948年,任第二野戰軍鄭州兵站站長、二野兵戰部部長,不久擔任二野駐武漢辦事處主任;參加了兵員輸送、渡江作戰後勤兵員保障及四川戰役的後勤保障工作[5]。
共和國成立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西南軍區軍事運輸部部長,組織朝鮮戰爭的兵運任務。1950年,擔任中南軍區軍事交通部副部長。1961年,武漢軍區後勤部軍交部部長[5]。1960年,歷任武漢軍區後勤部參謀長、副部長,組織1975年河南抗洪搶險救災。1978年中越戰爭中,他參與武漢軍區排除的野戰部隊和後勤部隊指揮工作[5]。
1955年授予大校軍銜,和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被授予二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89年2月25日在武漢逝世[4]。
參考
- ^ 馬洪才. 新四军人物志 下集.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1986年12月: 299.
- ^ 朱興國主編;中共確山縣委黨史研究室著. 中国共产党确山县历史 第1卷 1919-1949. 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2006年6月: 408. ISBN 978-7-80199-611-4.
- ^ 《商南縣誌》編纂委員會編. 商南县志. 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3年12月: 553. ISBN 7-5063-0692-1.
- ^ 4.0 4.1 《竹溝美名》編輯委員會,中共確山縣委員會,確山縣人民政府編. 江建國主編 , 編. 竹沟美名. 香港亞太科技出版社. 2002年12月: 82–83. ISBN 962798602X.
- ^ 5.0 5.1 5.2 馬焰主編 (編). 英魂永存. 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6年6月: 246–247. ISBN 7-5027-4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