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切割
線切割 (英語: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簡写Wire EDM或WEDM),屬於特殊加工技術範疇,是放電加工的一種機床。廣泛應用於超硬材料,難加工材料和薄壁零件的加工。
現今主要分為兩大系統,以可重覆使用的鎢絲(或較為廉價的鉬絲)作為電極絲的系統(在中國通稱快走絲),以及以歐美日為首,採用一次性電極絲的系統,直徑0.1MM以下使用鎢絲,直徑0.1MM以上使用黃銅絲。
歷史
1943年,蘇聯學者拉扎連科夫婦(Dr. B.R. Lazarenko 及 Dr. N.I. Lazarenko )發明電火花機,使用電阻、電容迴路,即RC迴路。50年代,改進為電阻、電感、電容等迴路,即既RLC迴路。60年代,改進為晶體管,可控硅脈衝電源。
70年代,改進為高低壓複合脈衝、多迴路脈衝、等幅脈衝、可調波形脈衝電源。80年代,採用工業級CPU控制,能實現G碼編輯等功能,極大的提升了切割速度及表面平整度。
技術差異
在中國大陸,線切割加工分為「快走絲加工」和「慢走絲加工」,快走絲加工是蘇聯發明的特有加工方法,目前僅在中國使用。在中國之外的區域,線切割加工均指慢走絲加工;在中國通稱線切割加工更多的是指快走絲加工。
加工原理
「快走絲」加工和慢走絲加工原理相近,只是設備結構和使用耗材不同;
快走絲機床以可重覆使用的鎢絲或鉬絲作為電擊絲,乳化液作為冷卻和放電介質,採用往復運動的方式來加工導電材料,特點是使用成本低廉,缺點是往復運動會在加工面形成換向紋,導致精度較差,且對操作人員要求高。在中國,目前使用中的快走絲機床超過80萬台,每年的年產量在4-5萬台。快走絲的消耗材料使用成本在2-3元/小時(含電擊絲,導輪,軸承,乳化液、導電塊等消耗材料和電費);綜合使用成本低於8元/小時(包含人工成本、機器折舊按10年計算,資金成本,消耗材料等)。
慢走絲機床採用一次性的黃銅絲或者鎢絲(部分區域為降低成本,也使用鍍鋅線)作為電極絲,純水作為絕緣介質,單向運絲方式來加工導電材料,同樣是採用電火花放電原理。加工精度高,因為無換向紋,所以光潔度好。缺點是使用成本高於快走絲。
參考資料
- 《CNC 線切割放電加工》,魏維良編著,全華出版社,1993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