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納赫爾·梅爾祖克之死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納赫爾·梅爾祖克之死
影片截圖顯示,兩名警察正在持槍舉向納赫爾·梅爾祖克。隨後當車輛開動時,警察即時向納赫爾·梅爾祖克開火
日期2023年6月27日
地點 法國法蘭西島上塞納省楠泰爾
類型警察暴力謀殺
死亡納赫爾·梅爾祖克(17歲)

2023年6月27日,法國一名17歲青年納赫爾·梅爾祖克(法語:Nahel Merzouk)在巴黎郊區楠泰爾被一名警察在一次交通執法行動中開槍擊斃,這起事件是法國2023年第二起在截停檢查期間發生的槍擊事件[1]

事件發生後引起軒然大波,導致接下來的一連串的暴亂、襲擊與搶劫事件。

背景

2020年,法國警方執法致死人數為3人,2021年為2人,2022年死亡人數達到創紀錄的13人。這些事件中被擊斃的罪犯往往是黑人阿拉伯裔人士,使得法國警察系統內被指存在系統性的種族主義歧視[2][3][4]2023年5月,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批評法國警察部隊,並敦促採取重大措施解決持續存在的過度使用武力問題。[5]法國政府被指經常淡化警察暴力事件,有時甚至避免使用該術語本身,而警察工會往往阻礙改革警察手法之努力。[6]2022年,大約五名警員因上述槍擊事件被起訴。 [7]

2016年7月19日,法國24歲黑人阿達瑪·特拉奧雷英語The Death of Adama Traoré在被警方拘捕後在羈押期間死亡。[8]此事件引發了社會的廣泛抗議。2020年5月,恰逢喬治·弗洛伊德被殺後發生餘波之時,涉案警察被證明沒有任何不當行為,這再一次引發了強烈抗議的活動。[9] [7]

過程

2023年6月27日,一位名為納赫爾·梅爾祖克的17歲阿爾及利亞人男性在巴黎郊區楠泰爾駕駛一輛租用的[10]黃色梅賽德斯A級AMG[11],但沒有有效的駕駛執照。被聘為送貨司機[12]的納赫爾年齡太小,無法在法國獲得正式駕駛執照,並且屬於非法駕駛,[13][需要較佳來源]。車上陪同他的還有另外兩名乘客。[11]擁有阿爾及利亞血統[14]的他於上午8:30左右[15]在靠近納爾遜·曼德拉廣場法語Place Nelson-Mandela (Nanterre)弗朗索瓦·阿拉戈路(Rue François Arago)路口附近因交通違規被兩名警察攔截。[16][17][18]

其中一名38歲的警長[19]揮舞着槍支,而另一名警員則與納赫爾交談。警方稱納赫爾拒絕遵守他們的指示。[20]根據該事件的視頻記錄,有人警告:「你會被槍殺的。」[21]當納赫爾試圖逃離現場時,警長近距離向他的胸部開了一槍。[22][21]警方後來聲稱,他們感到自己的生命處於危險之中,並聲稱納赫爾一直在向他們駛來。[23][16]納赫爾的汽車加速並與附近的一根柱子相撞。[16][17]

納赫爾接受緊急醫療救助,但他於上午9點15分去世。[17][20]車上的一名乘客被警方短暫拘留,但隨後被釋放,而當局仍在繼續尋找另一名乘客。[11]

一名旁觀者拍下了這一事件的影片,隨後該片段被分享到社交媒體上。[22]

調查

納赫爾在不需要證明文件的應用程序上租車。[24]

槍殺納赫爾的警長因過失殺人罪接受調查,並以「執法人員故意殺人」的罪名被拘留。[2][25]警方堅稱槍擊事件是一種自衛行為,因為他們認為納赫爾當時正駕車衝向警察。[25]自影片發布以來,這一說法一直遭到外界的嚴厲批評。[7]納赫爾的代理律師亞辛·布茲魯(YassineBouzrou)表示,該影片完全反駁此說法,並聲稱警長有「殺人意圖」。[7]納赫爾的其他代理律師也發表類似評論。[26]

兩項調查經已啟動:第一項調查是針對「拒絕服從」和「當權者企圖故意殺人」,第二項調查是針對「執法人員故意殺人」。後者的調查已指派給國家警察總監察局(IGPN)。[27][28]

反應

納赫爾·梅爾祖克之死抗議活動的後果

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馬賽宣布這一事件「不可原諒」,並補充說該事件「撼動了整個國家」。[29][2]法國足球運動員基利安·麥巴比Twitter上譴責這一事件「不可接受」,並向納赫爾的家人表示哀悼。6月30日晚,基利安·麥巴比呼籲結束暴力,他表示自己理解民眾為何會憤怒,但他不能接受任何暴力。[30][10]法國演員兼喜劇演員歐馬·希向納赫爾的家人表示哀悼。[21]

納赫爾的母親穆尼亞(Mounia)在TikTok上呼籲人們為紀念她的兒子而舉行抗議活動,[7]呼籲「為我的兒子發起反抗」。[2]納赫爾的祖母表示,她對警察和政府不會寬恕,稱「他們殺了我的孫子,現在我不關心任何人,他們從我身邊奪走了我的孫子,我這輩子永遠不會原諒他們,永遠,永遠,永遠」。[18]在動蕩發生後,納赫爾的外祖母希望納赫爾之死引發的全國騷亂能夠平息。[31]

西班牙足球甲級聯賽足球運動員儒勒·孔德批評媒體對事件的報道,稱新聞媒體利用這一事件「歪曲事實」。左翼政治家、不屈法國前領導人讓-呂克·梅朗雄呼籲就此次殺戮事件對警察進行改革。[10]

巴黎人報》和商業調頻電視台因在事件發生初期被指轉發警方的敘述而受到批評,隨後這些媒體又根據影片證據和其他媒體的壓力改變其報道方式。[32]

另一方面,法國共和黨主席埃里克·喬蒂英語Éric Ciotti支持警察,稱他們是公共安全的捍衛者,並譴責隨後發生的騷亂。[26]極右翼政治家、國民聯盟領袖瑪麗娜·勒龐稱馬克龍的言論「過分」和「不負責任」,並補充說「總統是在無視憲法原則」。[33]

法國國民議會默哀一分鐘,哀悼這一事件。[19]法國政界人士對納赫爾及其家人的支持被認為是相當不尋常,此與他們在批評該國國內警察時典型的猶豫不決相反。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報導則將此歸因於社交媒體的影響,使得此類視頻能夠輕鬆傳播,以及隨之而來的騷亂所帶來的恐懼。報導指法國警察工會對缺乏政府官員的支持並沒有做出善意的回應,法國主要警察工會國家警察聯盟痛斥馬克龍反對警察,稱「很難相信總統,相反他過去對警察的支持聲明......應該如此蔑視權力分立......以至於在正義有機會說話之前譴責我們的同事」[34]

阿爾及利亞外交部於6月29日發表聲明,表示阿爾及利亞「震驚和驚愕地獲悉少年納赫爾慘遭殘殺的消息」,並表示該國「高度關注」此案,[35]同時補充阿爾及利亞相信法國政府[36]能夠承擔保護法國領土上的阿爾及利亞國民和安全的責任[37]

動盪

2023年法國騷亂
日期2023年6月27日 (2023-06-27)–7月15日(2周4天)
地點
 法國楠泰爾,及後蔓延至法國其他地區
 比利時
 瑞士洛桑
起因納赫爾·梅爾祖克之死
方法示威、騷亂
傷亡
死亡3人
受傷808名警察[38]
逮捕
  • 共3693人
  • 31人(6月27日至28日)[39]
  • 180人(6月28至29日) [40]
  • 875人(6月29日至30日)[41]
  • 1311人(6月30日至7月1日) [42]
  • 773人(7月1日至7月2日) [43]
  • 157人(7月2日至7月3日) [44]
  • 72人(7月3日至7月4日)
  • 16人(7月4日至7月5日)
  • 20人(7月5日至7月6日)

公眾對納赫爾槍擊事件的強烈抗議最終演變成騷亂。在楠泰爾,示威者焚燒汽車、毆打公交車站並向警察發射煙花。[45]據報在巴黎南部的維里沙蒂永,一群年輕人縱火焚燒一輛公共汽車。[6]

在巴黎西北25英里的芒特拉若利小鎮,[46]市政廳在6月27日晚遭到燃燒彈襲擊後起火[47],一直燃燒到3:15。[6][48]包括圖盧茲里爾等各地的衝突持續整夜。[6]阿涅爾科隆布敘雷訥歐貝維利耶克利希蘇布瓦芒特拉若利據報也發生騷亂。[21]作為2024年巴黎奧運會游泳項目選手訓練場館的歐貝維利耶水上運動中心也遭到示威者衝擊,建築物玻璃及外牆受到損壞[49]

由於擔心出現更大的騷亂,法國內政部長熱拉爾德·達爾馬寧在巴黎及其周邊地區部署1,200名防暴警察和憲兵,後來又增加了2,000名。[7][6][33]達爾馬寧宣布政府將在全國部署4萬名軍隊。[50]他透露被逮捕的騷亂者平均年齡只有17歲[51]。6月29日,楠泰爾舉行了守夜遊行,紀念納赫爾。[52]法國多個城鎮實施宵禁。6月30日,法國總理宣布出動18輛憲兵部隊裝甲車應對抗議示威,並且取消所有大型活動。[53][54]法國總統馬克龍提前結束了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峰會,返回法國。他也推遲了原定7月2日開始對德國的國事訪問,並在總統府召開特別安全會議。[55][56][57]他表示全國共有將近500處建築受損、大約2000輛汽車被焚毀[58]。法國經濟財政部長透露騷亂導致十座購物中心被掠奪,200多家超級市場被攻擊[55]馬賽方面宣佈全天禁止示威抗議,大眾運輸系統從當地時間晚間7時起停止營運[59]。一輛載有中國遊客的大巴大在馬賽遭到騷亂襲擊,有人輕傷。中國駐法外交機構向法國投訴[60]。7月2日,拉伊萊羅斯市長文森特·讓布倫(Vincent Jeanbrun)的官邸遭一輛着火的汽車衝撞,其妻子帶着兩名年幼的孩子逃離時受傷[61][62],腿部骨折[63]。7月4日,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騷亂「高峰期」已過去。政府將向受騷亂影響的城市提供財政援助[64]。截至7月10日,已有至少3600多人被捕,[65]808名警察受傷,5954輛汽車被縱火及1092幢建築物受損。[33][7]

對動盪的反應

在馬克龍譴責警察的同一次演講中,他呼籲示威者保持和平。[7]內政部敦促民眾保持冷靜。[29]楠泰爾市市長帕特里克·雅里法語Patrick Jarry對這段視頻表示「震驚」,[17]但他在6月2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該縣經歷了「歷史上最糟糕的日子之一」,敦促公民「停止這種破壞性的惡化」,並補充說,「我們希望為納赫爾伸張正義;我們將通過和平動員來實現它。」[6]

6月30日,總理伊莉莎白·博恩表示,政府將研究恢復秩序的「所有選擇」,並稱暴力事件「無法容忍且不可原諒」。[66]

7月2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對法國騷亂局面表示「關切」,不過他表示自己相信法國總統馬克龍會成功平息騷亂。[67]

部分人擔心暴力程度可能會嚴重升級,讓人想起2005年法國騷亂。當時該國經歷了因兩名年輕人在三次電擊後觸電身亡而引發的三周全國範圍內的內亂和騷亂;這被認為與納赫爾的情況相似。當時一些人在逃離警察時躲在變電站內。[68]

參見

參考資料

  1. ^ 法国警察在巴黎郊区枪杀17岁少年进而引发民众愤怒. 半島電視台. [2023-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3) (中文(簡體)). 
  2. ^ 2.0 2.1 2.2 2.3 Foroudi, Layli; Jabkhiro, Juliette. Paris police shooting: Macron deplores 'inexcusable' killing of teenager. Reuters. 2023-06-28 [202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30) (英語). 
  3. ^ France confronts allegations of racism among police | CNN, 2023-07-02 [2023-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8) (英語) 
  4. ^ Diallo, Rokhaya. France has ignored racist police violence for decades. This uprising is the price of that denial. The Guardian. 2023-06-30 [2023-07-08]. ISSN 0261-30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1) (英國英語). 
  5. ^ France criticised over police violence, racism at UN. www.aljazeera.com. [202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9) (英語). 
  6. ^ 6.0 6.1 6.2 6.3 6.4 6.5 Breeden, Aurelien; Méheut, Constant. Anger Flares in France After Police Shoot and Kill Teenage Driver. The New York Times. 2023-06-28 [2023-06-28].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30) (美國英語). 
  7. ^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Bisset, Victoria; Suliman, Adela. Protests erupt in Paris after police shoot, kill teen during traffic stop. Washington Post. 2023-06-28 [2023-06-28]. ISSN 0190-8286 (美國英語). 
  8. ^ Amrani, Iman; Chrisafis, Angelique. Adama Traoré's death in police custody casts long shadow over French society. The Guardian. 2017-02-17 [2023-06-28]. ISSN 0261-30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4) (英國英語). 
  9. ^ Adama Traoré: French anti-racism protests defy police ban. BBC News. 2020-06-02 [202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3) (英國英語). 
  10. ^ 10.0 10.1 10.2 'I hurt for my France': Mbappe, Macron shocked by police killing. Aljazeera. [202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9) (英語). 
  11. ^ 11.0 11.1 11.2 Macron calls fatal shooting of teenager by police ‘inexcusable’. The Independent. 2023-06-28 [202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9) (英語). 
  12. ^ Tensions erupt in a Paris suburb after a 17-year-old delivery driver is killed in a police standoff. AP News. 2023-06-27 [202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9) (英語). 
  13. ^ Who is Nahel - teen shot dead by police in France - USTimesPost. 2023-06-29 [2023-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30). 
  14. ^ Chrisafis, Angelique. France police shooting: Macron says killing of teenager ‘inexcusable’. The Guardian. 2023-06-28 [2023-06-28]. ISSN 0261-30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30) (英國英語). 
  15. ^ Refus d'obtempérer à Nanterre : ce que l'on sait après la mort d'un jeune conducteur tué par un tir de policier. TF1 INFO. 2023-06-27 [202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9) (法語). 
  16. ^ 16.0 16.1 16.2 «C’était ma vie» : la mère de Nahel, tué par un policier, anéantie après la mort de son fils unique. La Voix du Nord. 2023-06-28 [202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8) (法語). 
  17. ^ 17.0 17.1 17.2 17.3 Unrest in Paris after 17-year-old boy shot dead by police. euronews. 2023-06-28 [202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9) (英語). 
  18. ^ 18.0 18.1 Allen, Peter. First picture of teenager whose killing by police triggered night of riots in Paris. Evening Standard. 2023-06-28 [202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9) (英語). 
  19. ^ 19.0 19.1 France braces for protests after 'unforgivable' police shooting. France 24. 2023-06-28 [202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9) (英語). 
  20. ^ 20.0 20.1 Xu, Xiaofei; Vandoorne, Saskya; Stambaugh, Alex; Briscoe, Oliver; Regan, Helen. Protests flare near Paris after 17-year-old shot dead during police traffic stop. CNN. 2023-06-28 [202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9) (英語). 
  21. ^ 21.0 21.1 21.2 21.3 Anger in Paris after police kill teen in traffic stop. BBC News. 2023-06-27 [202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9) (英國英語). 
  22. ^ 22.0 22.1 Abboud, Leila. Protests break out in France after police shoot dead teenage driver. Financial Times. 2023-06-28 [202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9). 
  23. ^ Kylian Mbappe speaks out after teen's killing by police sparks Paris riots. Sky News. [202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9) (英語). 
  24. ^ Deleon, Alina. Another night of fury and fire in France for the death of a young man shot by a police officer. 2023-06-29 [2023-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30). 
  25. ^ 25.0 25.1 Adolescent tué par un policier à Nanterre : l’agent en garde à vue, nuit de colère et de tension dans les Hauts-de-Seine. Le Monde.fr. 2023-06-28 [202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30) (法語). 
  26. ^ 26.0 26.1 Paris: Unrest suburb after police kill a 17-year-old – DW – 06/28/2023. dw.com. [202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8) (英語). 
  27. ^ Jeune homme tué à Nanterre après un refus d'obtempérer : après le drame, deux enquêtes ouvertes. Europe 1. 2023-06-28 [202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9) (法語). 
  28. ^ Mort de Naël: deux plaintes vont être déposées contre les policiers, annoncent les avocats de la famille de la victime, [202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9) (法語) 
  29. ^ 29.0 29.1 'Unexplainable and inexcusable': Macron lays into police after teen shot dead and Paris riots. ABC News. 2023-06-28 [202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30) (澳大利亞英語). 
  30. ^ Welle, Deutsche. 法国骚乱持续 姆巴佩: 停止暴力!请别自毁家园. DW. 2023-07-01 [2023-07-01] (中文(簡體)). 
  31. ^ 被警察开枪打死的法国少年外祖母呼吁结束骚乱. 早報. 2023-07-03 [2023-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0) (中文(新加坡)). 
  32. ^ Mort de Nahel : une vidéo qui change tout et un cocktail explosif. Libération. [202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9) (法語). 
  33. ^ 33.0 33.1 33.2 Brudeau, Cain. Riots, racial tensions erupt in France after fatal police shooting. Courthouse News Service. [2023-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9). 
  34. ^ Paris shooting: Why French government backed family so fast. BBC News. 2023-06-28 [202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9) (英國英語). 
  35. ^ Disparition du jeune Nahel: l'Algérie suit avec une "très grande attention" les développements de l'affaire. Algérie Presse Service. 2023-06-29 [2023-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9) (法語). 
  36. ^ Mort de Nahel en France : l’Algérie réagit. TSA. 2023-06-29 [2023-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9) (法語). 
  37. ^ France / Mort de Nahel : l’Algérie rappelle le "devoir de protection" de la France envers ses ressortissants. www.aa.com.tr. [2023-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9). 
  38. ^ Pandolfo, Chris. France will deploy 40,000 officers to crack down on riots after deadly police shooting. www.foxnews.com. Fox News. [2023-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9). 
  39. ^ Tensions après la mort de Naël: "Il y a eu 31 interpellations, 24 policiers blessés" et "une quarantaine de voitures brûlées" annonce Gérald Darmanin. BFM TV. [2023-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9) (法語). 
  40. ^ Violences après la mort de Nahel: 40.000 policiers et gendarmes mobilisés, dont 5.000 à Paris. RMC. [2023-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30) (法語). 
  41. ^ EMEUTES EN FRANCE : 875 INTERPELLATIONS, SELON UN NOUVEAU BILAN. CNEWS. [2023-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30) (法語). 
  42. ^ Ministère de l'Intérieur et des Outre-mer. #ViolencesUrbaines | Actualisation à 12h : 1311 personnes interpelées la nuit dernière.. Twitter. 2023-07-01 [2023-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1) (法語). 
  43. ^ Shot teenager's grandmother urges end to French overnight riots. Reuters. 2023-07-02 [2023-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3) (日語). 
  44. ^ Hummel, Tassilo; Hummel, Tassilo. France riots: Tensions on streets ease, fewer arrests overnight. Reuters. 2023-07-03 [2023-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4) (英語). 
  45. ^ France braces for further protests after police kill teenager. www.aljazeera.com. [2023-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9) (英語). 
  46. ^ Rabemanantsoa, Anna; Winsor, Morgan. Teenager's death during police traffic stop sparks violent unrest in Paris suburb. ABC News. [2023-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9) (英語). 
  47. ^ Mortimer, Gavin. France erupts in violence after police shoot dead a teenager. The Spectator. 2023-06-28 [2023-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9) (美國英語). 
  48. ^ Watling, Tom. Town hall in France bursts into flames in riots after 'policeman executes teen'. Express.co.uk. 2023-06-28 [2023-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9) (英語). 
  49. ^ Paris 2024 training venue damaged in France riots after killing of teenager. www.insidethegames.biz. 2023-06-30 [202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3). 
  50. ^ France to deploy 40,000 officers in wake of riots – DW – 06/29/2023. dw.com. [2023-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30) (英語). 
  51. ^ 法内政部:警方继续逮捕骚乱者,目前被捕者平均年龄17岁_法国_达尔马宁_全国. 搜狐. 2023-07-02 [2023-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3) (中文). 
  52. ^ Foroudi, Layli; Olive, Noemie. France unrest: Riots spread, thousands march in memory of shot teenager. Reuters. 2023-06-29 [2023-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30) (英語). 
  53. ^ 法国骚乱:政府部署装甲车 取消大型活动. RFI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2023-06-30 [2023-07-01] (中文(簡體)). 
  54. ^ France to deploy 40,000 officers in wake of riots – DW – 06/29/2023. dw.com. [2023-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30) (英語). 
  55. ^ 55.0 55.1 法国大规模骚乱持续发酵 马克龙推迟国事访问召开特别安全会议. 8world. 2023-07-02 [2023-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3). 
  56. ^ 法国继续加强安保力量应对骚乱 马克龙推迟访德. 中新網. 2023-07-02 [202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2) (中文(中國大陸)). 
  57. ^ 法国骚乱持续数百人被捕!马克龙提前离开欧盟峰会回国. 中國經濟網. 2023-06-30 [2023-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58. ^ 骚乱持续 法国政府酝酿“一切选项”. 新華網. 2023-07-01 [2023-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1) (中文(中國大陸)). 
  59. ^ 警殺少年點燃法國暴動3天未歇 馬克宏竟偕妻「聽歌」被罵翻. 旺得富理財網. 2023-07-01 [2023-07-01] (中文(中國大陸)). 
  60. ^ 中国游客车在马赛遇骚乱袭击 中国投诉法国. RFI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2023-07-02 [2023-07-02] (zh-hsns). 
  61. ^ French PM slams 'particularly shocking' attack on mayor's home. France 24. 2023-07-02 [2023-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3). 
  62. ^ 骚乱持续 法国一名市长住宅遭袭. 中國僑網. 2023-07-03 [2023-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3) (中文(中國大陸)). 
  63. ^ 法国一名市长住所被暴徒袭击 市长夫人受伤. 中國新聞網. 2023-07-03 [2023-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2) (中文(中國大陸)). 
  64. ^ 马克龙说法国骚乱的“高峰期”已过. 新華網. 2023-07-05 [2023-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8) (中文(中國大陸)). 
  65. ^ Chrisafis, Angelique; Paris, Angelique Chrisafisin. France police shooting: 150 arrests as protests widen over teenager’s death. The Guardian. 2023-06-29 [2023-06-29]. ISSN 0261-30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30) (英國英語). 
  66. ^ Vidalon, Dominique. France riots: "all options" considered after third night of violence since fatal shooting. Reuters. 2023-06-30 [2023-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30) (英語). 
  67. ^ 德国总理朔尔茨关注法国骚乱局势 称对马克龙有信心. 東方財富網. 2023-07-03 [2023-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3) (中文(中國大陸)). 
  68. ^ Lichfield, John. OPINION: Paris riots could spiral into nationwide violence as seen in 2005. The Local. 2023-06-28 [2023-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