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拉德茨基·馮·拉德茨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21年5月14日) |
約瑟夫·格拉夫·馮·拉德茨基 Joseph Radetzky von Radetz | |
---|---|
出生 | 神聖羅馬帝國波西米亞王國塞德爾恰尼 | 1766年11月2日
逝世 | 1858年1月5日 奧地利帝國倫巴第-威尼托王國米蘭 | (91歲)
效命 | 哈布斯堡君主國 |
服役年份 | 1785年-1858年 |
軍銜 | 陸軍元帥 |
參與戰爭 | 奧土戰爭 法國大革命戰爭 拿破崙戰爭 第一次義大利獨立戰爭 |
約翰·約瑟夫·文策爾·拉德茨基·馮·拉德茨伯爵(Johann Josef Wenzel Graf Radetzky von Radetz,英語:Count John Joseph Wenceslaus Radetzky of Radetz,捷克語:Jan Josef Václav hrabě Radecký z Radče,1766年11月2日—1858年1月5日),波希米亞貴族和奧地利軍事將領,民族英雄。拉德茨基元帥在軍事生涯逾70年,直到他去世時91歲,他贏得1849年3月23日著名的諾瓦拉戰役的勝利。
早年
拉德茨基在六歲成為孤兒之後,他到了住在布拉格的祖父那裡。祖父讓他在Piarist教會接受教育。在他的童年和青年時期,他先後去了布爾諾的騎士學院和維也納的特雷西亞中學。
高中畢業後,他開始在大學學習法律。由於身體不合格,他最初被拒絕從事理想的軍事事業。
步入軍事生涯
拉德茨基於1784年作為軍校學員加入了第2胸甲騎兵團,並在1788/89年在拉西和勞登的指揮下參加了土耳其戰爭。從1792年到1795年,他在荷蘭和萊茵河戰鬥,隨後被晉升為騎兵上尉Rittmeister,並被任命為Beaulieu將軍的副官。在沃爾特戰役中(Voltri),他也能脫穎而出,晉升為少校,並於1799年升任上校。他還在霍恩林登戰役(1800)中表現出色。
拿破崙戰爭
1805年意大利戰役開始時,拉德茨基被調任為少將。由於他作為第3胸甲騎兵團司令的戰績而被授予軍事瑪麗亞·特蕾莎勳章中的騎士十字勳章。1809年,他作為第五軍預備役司令官參加了在因河畔布勞瑙的戰鬥,成績卓著,並在阿斯珀恩戰役後升任陸軍元帥。他也參與了對抗拿破崙的瓦格拉姆之戰。同年,拉德茨基被任命為總參謀長,但由於法國的要求,以及當時奧地利財政緊張,他被迫放棄了雄心勃勃的改革奧地利軍隊的計劃。
1813年,作為波希米亞軍隊軍需官辦公室的負責人,他制定了萊比錫戰役的計劃。在隨後的幾年中,他重組了奧地利軍隊,並在施瓦岑貝格親王的幕僚中任職。在擔任施瓦岑貝格親王的參謀長期間,拉德茨基支持文森·馮·奧古斯丁將軍的計劃,說服梅特涅允許製造火箭作為軍事裝備。
巴伐利亞國王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約瑟夫於1815年授予他大軍事麥克斯·約瑟夫勳章。
戰後
和平條約簽訂後,拉德茨基以師團長的身份來到厄登堡,後來又來到布達佩斯的奧芬(Ofen),並於1821年成為奧洛穆茨騎兵和要塞司令官。
從1818年到1828年,他為奧地利-埃斯特(Austria-Este)的大公斐迪南·卡爾擔任顧問。從1831年到1857年,他是倫巴第-威尼托王國的奧地利軍隊總司令(自1836年開始擔任陸軍元帥)。
第一次義大利獨立戰爭
拉德茨基主要因其在1848/1849年成功鎮壓在撒丁島-皮埃蒙特(Sadinia-Piedmont)和在該王國支持的意大利國民叛軍而聞名。該叛軍於1848年3月18日發動起義反抗奧地利的統治(請參閱Risorgimento)。拉德茨基贏得了1848年5月6日的聖盧西亞戰役,1848年6月10日的維琴察戰役,1848年7月25日的庫斯托扎戰役,1849年3月21日的Mortara戰役以及1849年3月23日的諾瓦拉戰役。
從1848年到1857年,拉德茨基在倫巴第-威尼托擔任總督,之後該職位被奧地利的馬克西米利安大公(Archituke Maximilian)接任。
退休
1856年12月17日,拉德茨基才在維羅納給弗朗茨·約瑟夫一世遞交了辭職信:
「 尊敬的陛下,老臣已服役72載,虛活90歲,現迫於天命,卑微請辭。臣常沐聖恩,今次也請陛下恩准老臣的辭呈。臣年紀老邁,固然行動不便,但只要臣一息尚存,都會全心全意祈禱天佑我朝社稷,祝福陛下江山永固,直到臣卑微地歸於塵土。」
他終於在1857年2月28日退休,當年90歲。為軍隊服役72年,打破了許多士兵的記錄,曾服侍過五位皇帝,並參加了不少於17次的戰役。
拉德茨基總共收到146條國內外的勳章,其中包括軍事瑪麗亞·特蕾莎騎士團的騎士十字勳章(1799年因在諾維戰役中的表現而獲得),軍事瑪麗亞·特蕾莎騎士團的大十字勳章(由於他1848年在庫斯托扎戰役中的勝利)和1849年獲得金羊毛勳章(以他在諾瓦拉戰役中的勝利)。
個人生活
1798年4月5日,他與弗朗西斯卡,伯爵夫人Strassoldo-Graffemberg(1781年1月3日-1854年1月12日)結婚,後者是陸軍元帥副官Leopold Graf Strassoldo和奧埃爾斯佩格家族的公主Franziska Xaveria的女兒 。這次婚姻有五個兒子和三個女兒,其中只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比父親活得久。兒子西奧多(Theodor,1813-1878)成為少將,女兒弗里德里克(Friederike,1816-1866)嫁給了卡爾·馮·溫克海姆伯爵(Karl von Wenkheim,1811-1891)。
由於他的慷慨、家族人口太多和妻子的奢侈生活,拉德茨基一生都活在財務困境中。
身故及遺產
拉德茨基於1858年1月5日在米蘭死於肺炎。屍體被轉移到維也納後,先放在Arsenal軍事防禦建築中。從那裡,他被弗朗茲·約瑟夫一世親自指揮的送葬隊伍帶到聖斯德望主教座堂中接受祝福。然後搭乘北部鐵路去往黑爾登貝格村。1858年1月19日,他被埋葬在下奧地利州的黑爾登貝格,皇帝也出席葬禮。
實際上,應皇帝的要求,他本來應該被埋葬在皇家墓穴中,但拉德茨基將自己的遺產和遺體下葬權交給軍隊供應商約瑟夫·格特弗里德·帕格弗里德(Joseph Gottfried Pargfrieder),這位供應商數十年來都在替他償還債務,包括賭博債務,他為拉德茨基建造了一個散布着戰士雕像的露天萬神殿,即赫爾登貝格紀念館。拉德茨基埋在巨大方尖碑下方的地下室中。
許多愛國及熱愛君主專制的奧地利人都非常推崇拉德茨基。弗朗茨·格里帕澤用著名的格言„In deinem Lager ist Österreich「「你的派別是奧地利」來致詞。老約翰·施特勞斯於1848年譜寫出《拉德茨基進行曲》。
1860年,維也納第三區的Radetzkystraße(門牌號2A的高中也叫Gymnasium Radetzkystraße)以他的名字命名,1876年以他的名字命名Radetzkyplatz。1862年,第二區Leopoldstadt的諾瓦拉加斯大街(Novaragasse)以同名戰役而得名。1869年,維也納Urania附近的Radetzky橋以這種方式命名(建於1855年,今天的拉德茨基橋是1900年的新建築)。格拉茨內城也有拉德茨基大街,穆爾河上也有拉德茨基橋。巴登-魏克斯多夫(Baden-Weikersdorf)、薩爾茨堡-馬克格倫(Salzburg-Maxglan)、克拉根福-比利亞徹(Villacher Vorstadt)、因斯布魯克-賴興瑙(Inssbruck-Reichenau)、多恩比恩和霍恩埃姆斯這些城市都是如此。
1863年2月28日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發布詔書,將拉德斯基列入「最值得永恆效仿的奧地利最著名軍閥和將軍」名單。為紀念他,當時剛建成的皇家武器博物館(現為維也納軍事歷史博物館)元帥廳里還有一個真人大小的雕像。該雕像是雕刻家托馬斯·格賴因瓦爾德(Thomas Greinwald)用卡拉拉大理石於1867年雕刻而成,「被帝國軍隊的將軍奉獻給他們的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