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第17號鋼琴奏鳴曲 (舒伯特)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弗朗茨·舒伯特的第17號D大調鋼琴奏鳴曲,編號D. 850,Op. 53,通常稱為「加施泰因奏鳴曲」,創作於1825年8月,當時作曲家正在奧地利溫泉小鎮巴德加施泰因。一年後,它成為舒伯特第二部公開發表的鋼琴奏鳴曲。[1]

樂章

I. 活潑的快板

第一樂章的開頭小節

D大調。手稿標有alla breve記號的「快板」,但第一版(在舒伯特在世時出版,可能經過修訂)則使用普通記號「活潑的快板」——此速度對舒伯特的快板作品來說不尋常,因為他經常加入「中庸」的標註。此樂章充滿能量,情緒變化從愉悅到激動再到凱旋。號角般的引子引出本樂章乃至整部奏鳴曲的主要主題。該主題典型的舒伯特風格處理是立即轉至小調並調至遙遠的調性擴展呈示部。充滿歡愉的第二主題具有高低對比的模式,仿佛在模仿約德爾,同時也與當時創作的藝術歌曲《鄉愁》開頭相似。發展部以宏大的和弦號角主題展現第一主題,並在尾聲中再現。舒伯特的鋼琴獨奏作品中一些最具挑戰性的寫作體現在這裡,持續的三連音展示了演奏者的炫技能力。

II. 隨動地

第二樂章的開頭小節

A大調,ABABA結構。第二樂章以快速節奏為標誌,融入一種驅動脈動的A段旋律,帶有悠揚感。大膽而寬廣的B段以新穎的切分音點節奏產生動勢,並造成戲劇化的效果。此段包含多次宣敘調和冥想式插曲,織體複雜,寫作獨具創新。主題B的切分節奏在A主題的最後再現,並以簡短而陰暗的尾聲結束。

III. 諧謔曲:活潑的快板 - 三聲中部

第三樂章的開頭小節

D大調,三聲中部G大調。此諧謔曲採用富有活力的跳躍音型,並以厚重的和弦寫作及頻繁的變調和調性變化推至極限,廣泛運用切分音,在3/4拍的諧謔曲中形成3/2拍的強烈律動。威嚴的三聲中部採用均勻的抒情和弦,遠調對比明顯。

IV. 迴旋曲:中庸的快板

第四樂章的開頭小節

D大調,ABACA結構。此迴旋曲主題歡快、天真,如進行曲般,以逐漸增強的裝飾重複出現,並穿插兩個對比性的插段,每段都有激烈的中央部分。B段為手部快速交替的音階構成,C段則有抒情和弦主題並過渡至戲劇性小調。高度裝飾的迴旋主題陳述後,一段告別般的尾聲將全曲以安靜低調的方式結束。

全曲演奏時間約40分鐘,是舒伯特獨奏作品中最長且最宏大的作品之一。

參考

  1. ^ Woodstra, Chris; Brennan, Gerald; Schrott, Allen. All Music Guide to Classical Music: The Definitive Guide to Classical Music. Hal Leonard Corporation. 2005: 1202. ISBN 978-0-87930-865-0 (英語).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