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第三世界主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冷戰三個世界(1975年4月至8月)
  第一世界:與西方集團結盟者(包括北約和盟友),由美國領導
  第二世界:與東方集團結盟者(包括華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盟友),由蘇聯領導

第三世界主義(英語:Third-Worldism)是一個在1940年代晚期至1950年代早期冷戰時期出現的政治理念與意識形態,旨在團結起不願加入美國蘇聯陣營的國家。這一概念與三個世界理論存在關聯,但兩者不盡相同。

支持第三世界主義的思想家與領袖們主張,世界的南北分歧與衝突在冷戰時期的西對立當中至關重要。在三個世界模式里,第一世界國家屬於美國的盟友;這些國家自始至終有著較低的政治風險英語Political risk、機能更健全的民主制度、更穩定的經濟英語Economic stability以及更高的生活水平第二世界國家指受蘇聯影響、曾經以工業爲主而一度發達社會主義國家第三世界則包含了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共產主義集團均不存在聯係的餘下國家。在此背景下,第三世界通常被認爲包括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亞洲各地有著被殖民歷史的國家。一些情況下,第三世界主義會與支持不結盟運動之國家同義,代表著由核心國家英語Core countries所掌控之世界經濟結構中的邊陲區域[1]

隨著非殖民化區域主義在亞洲、非洲、中東、南美洲等前殖民地的發展,第三世界主義也與不同的新興政治運動緊密聯係起來,這其中包括了泛阿拉伯主義泛非洲主義泛美洲主義亞細亞主義[2]

第三世界運動的早期發展由第一次萬隆會議帶來開端,時年其主要領導人包括埃及賈邁勒·阿卜杜-納賽爾印度尼西亞蘇卡諾印度尼赫魯。其後的1960與1970年代,新一代的第三世界主義政府逐步重視更加激進與革命性的社會主義願景,以切·格瓦拉的形象最具代表性。隨著冷戰在1980年代末進入尾聲,第三世界主義也漸漸消退。[2]

與第三世界主義運動相關聯的政治領袖一覽:

參見

參考文獻

  1. ^ Tomlinson, B.R. (2003). "What was the Third World",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英語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38(2): 307–321.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存档副本 (PDF). [2017-08-0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12-12). 
  3. ^ The Third Worldist Moment - ProQuest (PDF). search.proquest.com. [2016-10-0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0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