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移置岩體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逆衝系統的原理概述。當一個逆衝斷層下盤達到合理的大小,被逆衝斷層位移到遠處,就可形成推覆構造(Nappe tectonics),而該塊斷層下盤則被稱為推覆體(Nappe,也音譯作納布)。如果在推覆體上形成了剝蝕孔,顯出底下的原地岩體,該剝蝕孔被稱為構造窗。推覆體被侵蝕只留下在原地岩體之上的孤立岩體被稱作飛來峰

移置岩體,又名外來岩體[1],是一個構造地質學的名詞,意思指一塊岩體從原來形成的位置移動到另一個地方。移置的原因通常是因為低角度(少於30°[1])的逆衝斷層low angle thrust faulting)引起的。推覆體被侵蝕後留下的孤立岩體被稱作飛來峰[2]。若推覆體被剝蝕作用形成窗口而使推覆體底下的岩體曝露出來,被稱為構造窗[3]

語源

「移置岩體」的學術名稱「allochthon」(ἄλλοχθων)源於古希臘文的「ἄλλος-」(其他)及「χθών」(地球/土地);而其相反詞「原地岩體」(autochthonαὐτόχθων)則源於「αὐτός-」(自我)跟「χθών」。

湖沼學

湖沼學,移置岩體的植被和泥土可以為水體提供外來養份;而在水體內的藻類微生物分解後產生的有機碳則屬於原地養份。而對於河流或小型的湖泊,其有機碳以外來的為主;而對於大型的湖泊,其有機碳以原地的為主。[4]

參考資料

  1. ^ 1.0 1.1 地质基础知识补充. 科學網. 2012-09-19 [2013-03-27] (中文(簡體)). 
  2. ^ 徐志斌. 京西煤田燕山早期逆冲推覆构造成因机理的有限元模拟 (PDF). 中國礦業大學學報. 1990年9月, 19 (3): 78–84 [2013-03-27] (中文(簡體)). [永久失效連結]
  3. ^ 馬高尚; 華耀敏. 浅谈冀北推覆构造与找煤 (PDF). 中國煤田地質. 1989年12月, 第1卷 (第4期): 5–9 [2013-03-27] (中文(簡體)). [永久失效連結]
  4. ^ Eby, G.N. 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Pacific Grove, CA: Thomson Brooks/Cole. 2004. 

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