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舞
秧歌 | |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
分類 | 傳統舞蹈 |
序號 | 105 |
編號項目 | III-2 |
登錄 | 2006年 |
秧歌舞,又稱扭秧歌,是中國北方最具代表性的其中一種民間舞蹈形式,也是一種集體歌舞藝術。秧歌舞的舞隊十多人至百人組成,扮成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和現實生活中的人物邊舞邊走,隨著鼓聲節奏,會變換各種隊形。人們還會手拿扇子伴隨着鼓、鑔、嗩吶、鑼這些樂器演奏出來的音樂而有規律的舞動手裡的扇子和步伐。
每逢重大節日,例如新年等,城鄉都組織隊,拜年問好,互相祝福、娛樂。另外,不同的村鄰之間還會扭起秧歌互相訪拜,比歌賽舞,可見扭秧歌對古代農民來說是多麼重要。
這一切促使扭秧歌成為大型群眾性娛樂,歡慶,宣傳的主要形式。因為秧歌內容形式多樣又富於變化;再加上扭秧歌舞蹈動態豐富,面容扭曲浮誇,使看秧歌的人目瞪口呆,因而受中國北方人的歡迎。
歷史發展
秧歌舞起源於農業勞動,人們在田間辛苦插秧、耕耘,耘田的勞動,以敲鑼打鼓,用來助興,其實早在宋代就有農事中唱秧歌的記載。後來人們不斷豐富發展,將農民們勞動之餘自娛自樂的形式,歌舞都統稱為秧歌。現在廣義的秧歌大致有三種類型:
- 唱歌
- 舞蹈
- 小戲
狹義的秧歌只指秧歌舞。之後扭秧歌更發展成為一種唱腔和舞姿,但又因各地地理環境的差異,群眾感覺,而表現出不同的風格特色。例如陝北秧歌健壯明朗,自由奔放,東北秧歌生動活潑、幽默俏麗,山東秧歌豪邁粗獷、舒展大度等。
1942年,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強調文藝為工農兵服務,在延安掀起了「延安新秧歌運動」,因此產生「新秧歌」舞。[1]
現在的秧歌舞樣式除了保留了傳統的扭、高蹺、腰鼓、花棍、旱船,又加進了現代的舞蹈、滑雪舞、扇子舞、燈舞等。秧歌的音樂由原來傳統的中樂,如嗩吶、鑼鼓、鈸等,發展到電子樂及不同的高科技樂器。音樂的旋律不僅僅有原來的秧歌調,還加入了民樂合奏、搖滾樂等。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 ^ 秧歌的前前後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外聯局. 2011-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