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神聖同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840年的神聖同盟

神聖同盟(德語:Heilige Allianz;俄語:Священный союзSvyashchennyy soyuz;英語:Holy Alliance/Grand Allianc)是一個由俄羅斯奧地利普魯士幾個君主主義大國所組成的同盟。其是於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率令下最終擊敗拿破崙後創立,於1815年9月26日在巴黎正式簽訂盟約[1]。同盟旨在制壓經由慘烈的法國大革命戰爭拿破崙戰爭而在歐洲興起的自由主義世俗主義,直到克里米亞戰爭之前同盟名義上在這層面有起其效。奧托·馮·卑斯麥在1871年德意志統一時著手重組同盟 , 但是這個聯盟到了1880年代時由於奧地利和俄羅斯在鄂圖曼帝國解體英語Dissolution of the Ottoman Empire上有利益衝突,而再次瓦解[2]

建立

神聖同盟首先是由俄羅斯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發起的。亞歷山大特別信奉東正教,而且受尤里安娜·馮·克呂德娜女男爵的影響。馮·克呂德娜崇信神祕學,她也被稱為「神聖同盟之母」。亞歷山大也是神聖同盟協議的起草人。雖然發起這個同盟的三位君主信奉不同基督教教派,但他們還是建立這個同盟:俄羅斯沙皇信東正教,奧地利皇帝弗蘭茨一世天主教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新教

1815年9月26日的成立宣言部分內容如下:

「以神聖和不可分割的三位一體之名義。基於此前三年裡在歐洲爆發的重大事件、尤其是出於其政府所奉信的、其政府將其全部希望寄託之於的神命為這些國家帶來福利,奧地利皇帝、普魯士國王和俄羅斯沙皇陛下堅信需要將其互相之間的關係建立在神聖救世主所傳導的不變宗教至高真理基礎上。因此他們莊重宣言,目前這份宣言唯一目的在於向全世界宣告其堅定不移的決定:在向內管理其國家內政以及在向外與其它任何政府政治關係的唯一標準,是正直、仁愛與和平的要求。這些標準也是這些君主在處理其私人事務、以及在決策和他們所有舉動的引導。這樣他們才能夠長久設立人世的機構、克服人世的不足。」

同年11月19日,法國國王路易十八加入。除教皇國(反對跨宗派基督教聯盟)、奧斯曼帝國(不是基督教國家,因此無法參加這個基督教組織)和大英帝國外所有歐洲大陸國家全部接受參加這個同盟的呼籲。英國國王喬治四世雖然本人表示同意這個同盟,而且他個人也以漢諾威王國國王的身份參加這個同盟,但英國政府認為這個同盟只有抽象的基礎聲明,不包含任何義務,尤其是可能限制英國日後介入歐洲大陸外交的靈活性,因此拒絕參加。這個同盟目標在於維持君主制以及在維也納會議上所決定的歐洲政治和國家體系,這個體系激化國民內民族和社會運動的衝突。

尤其克萊門斯·梅特涅在「協調」時期奉行的保守政策加強鎮壓(如檢查制度)。

1820年代,由於就希臘獨立比利時革命問題的分歧,使得神聖同盟開始分裂。不過歐洲君主之間的團結互助原則一直維持到第一次世界大戰

內涵和組織

描繪神聖同盟的漫畫

神聖同盟的簽署人贊成君權神授說法,將基督宗教看作是政治系統的基礎。他們承諾以宗教維繫保護這個系統、在反對所有市民和民族國家運動員的過程中互相幫助。並各自勸令子民信奉基督教義,以保護「宗教信仰、和平及公義」(即反對自由思想、市民動員及維持君權神授)為同盟間的最高目標

不過事實上,當日的君主沒有一個誠心接納這一同盟,但大部份都為應酬沙皇而在同盟條約上簽字,鄂圖曼帝國蘇丹、英國國王及教皇更拒絕簽署盟約,奧地利外相梅特涅認為它是「高調而空洞無物」,不相信以宗教為名的保證能產生實質作用,英國外相卡蘇里更形容它是:

「一紙崇高神聖、虛無玄妙的胡言」

1815年11月20日,俄羅斯、英國、奧地利和普魯士建立的四國同盟被看作是神聖同盟核心。不過實際上,四國同盟更似彌補神聖同盟欠缺英國參與,內容空洞的缺點。四國同盟的協議包括定期聚會。1818年11月15日法國加入四國同盟後,這個同盟成為一個五國同盟

對市民和民族主義運動的鎮壓

在1818年的亞琛會議上,神聖同盟討論對付德國的市民和民族主義運動的策略。在特拉波會議萊巴赫會議上,神聖同盟決定出兵鎮壓意大利的市民起義,並間接決定支持土耳其鎮壓希臘獨立運動。在神聖同盟的最後一次會議,1822年的凡羅拿會議上,決定讓法國鎮壓西班牙立憲革命

七月革命後的重組

在凡羅那會議,英國就已經徹底與封建保守的干涉政策決裂。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使神聖同盟喪失其跨歐洲的特徵和影響。1833年秋,俄羅斯、奧地利和普魯士重新復甦神聖同盟。它們組成歐洲各國中不完全一致的封建保守陣營核心。這個同盟由歐洲最強大的封建勢力俄羅斯領導和組織。

沒落和解散

1848年和1849年的革命被鎮壓後,在保守的1850年代神聖同盟復甦,成為沙皇支配德國的工具。隨着市民階層利益和民族國家在所有歐洲國家外交政策上的體現,神聖同盟終結。

克里米亞戰爭最後導致神聖同盟的結束。在1849年的大革命中,奧地利依靠俄羅斯的幫助逃避分裂命運,但在1854年6月3日就要求俄羅斯撤出多瑙河流域,而且在俄羅斯撤兵後自己占領這個地區。此後,奧地利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破裂。奧地利與普魯士之間的關係也開始緊張。除此之外,英國和拿破崙三世統治的法國在外交上向俄羅斯接近,由此奧地利有被孤立的危險。由此,從維也納會議以來所建立的歐洲各國之間相對穩定勢力關係開始改變。

參考文獻

  1. ^ Holy Allianc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atholic Encyclopedia
  2. ^ E.J. Knapton, "The Origins of the Treaty of Holy Alliance." History 26.102 (1941): 132-140. onlin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