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瞪羚號護衛艦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歷史
普魯士王國
船名 瞪羚號
艦名出處 瞪羚
建造方 但澤王國船廠
鋪設龍骨 1855年12月3日
下水日期 1859年12月19日
入役日期 1861年6月24日
除籍日 1884年1月8日
結局 1906年拆解報廢
技術數據
船級 阿里阿德涅級
船型
排水量
  • 標準:1,928噸
  • 滿載:2,391噸
船長 71.95米
型寬 13米
吃水 6.35米
動力輸出 1,320匹指示馬力(980千瓦特
動力來源 單軸,一台船用蒸汽機英語Marine steam engine
帆索方案 全帆裝索具
船速 12節
續航力 1,150海里以11節
定員 35名軍官、345名水兵
武器裝備

瞪羚號(德語:SMS Gazelle[註 1])是普魯士海軍建造的阿科納級護衛艦的二號艦,得名於瞪羚。作為19世紀50年代普魯士大規模造艦計劃的一部分,該艦於1855年開始在但澤王國船廠鋪設龍骨,1859年12月下水,至1862年5月交付使用英語Ship commissioning。為了能在海外長期部署,瞪羚號的設計結合了蒸汽和風帆動力以擴大航程,並裝備有六門68磅和二十門36磅滑膛炮。它最初被定型為蓋甲板護衛艦,自1884年起又重歸類為巡洋巡防艦

瞪羚號在服役生涯中進行過多次海外巡航,曾分別派駐東亞西印度群島地中海南太平洋等地。其中在東亞期間,該艦促成簽訂了《德日友好條約》;而在新幾內亞,它率先發現新波美拉尼亞東部是一個半島,遂將其命名為「瞪羚半島」。從1874年至1876年,瞪羚號在時任艦長格奧爾格·馮·施萊尼茨德語Georg von Schleinitz的指揮下進行了總里程達48,797海里(90,372公里)的全面科考航行,主要是為了研究南大西洋土壤剖面德語Bodenprofil以及赤道和新幾內亞附近的主要洋流。此外,瞪羚還曾搭載德國天文探險隊於1874年底前往凱爾蓋朗群島觀測金星凌日。1876年歸國後,該艦改為用作司爐兵和輪機兵的教學艦。它於1884年從海軍名錄英語Navy List中除籍,然後在威廉港充當宿營艦殼德語Hulk (Schiffstyp),直至1906年拆解報廢。

設計

19世紀50年代,隨着普魯士的對外貿易在全球範圍內擴張,亟需採購以螺旋槳推進方式的機帆動力並用、木製結構軍艦來維護其在海外市場上的利益活動。為此,普魯士海軍決定以從英國置換而來的風帆巡防艦忒提斯號英語HMS Thetis (1846)為藍本設計阿科納級護衛艦,使之不僅配備蒸汽動力的技術創新,而且還配備具有相應大巡航半徑的傳統航行設施,能夠勝任所謂的「駐地艦德語Stationsschiff」職責以保護普魯士暨德意志的利益,並作為進一步的力量投射——通常是在炮艦外交的基礎上於海外設立的基地活動。[1]

瞪羚號的水線長全長分別為63.55米和71.95米,有13米的舷寬以及5.55米的前吃水和6.35米的後吃水;其設計排水量為1,928噸,滿載時則可達2,391噸。標準船員編制英語Ship's company為35名軍官和345名水兵。該艦由英國授權斯德丁伏爾鏗股份公司生產的一台臥式兩缸單脹往復式蒸汽機英語Marine steam engine提供動力,用以驅動一副直徑為4.8米的雙葉螺旋槳。蒸汽則由四座燃煤箱型火管鍋爐英語Fire-tube boiler供應,這使得它在1,320匹指示馬力(980千瓦特)額定功率下的最高航速可達12(22公里每小時),並且能夠以11節(2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連續航行1,150海里(2,130公里)。為了在煤炭可能稀缺的海外長期部署時作為蒸汽機的輔助動力,瞪羚號還配備有一套總帆面積德語Segelfläche為2,200平方米的全帆裝索具[2]

瞪羚號裝備有六門68磅和二十門36磅滑膛炮,均為前裝式。自1870年起,這些火炮又被替換為十七門150毫米22倍徑後裝式英語Breechloader箍炮德語Ringkanone。到1874年,則有近半數的火炮遭移除,僅保留艏樓上的一門和炮台內的八門150毫米炮。[3]

服役歷史

海外部署

瞪羚號於1855年12月3日開始在但澤王國船廠鋪設龍骨,1859年12月19日下水,至1861年6月24日竣工英語Ship commissioning[3]然而由於發動機故障,它直至1862年5月15日才投入艦隊服役。隨後,該艦在海軍少校阿圖爾·馮·博特韋爾德語Arthur von Bothwell的指揮下被部署至東亞,以輪替此前常駐當地的姊妹艦阿科納號,而後來的海軍上將圭多·卡歇爾德語Guido Karcher此時也作為海軍學員跟艦服役。[4][5]在此期間,明確了德日建交的《普魯士-日本友好條約》便是1862年初在瞪羚號艦上獲得通過。[6]864年2月23日,該艦因普丹戰爭的爆發而被召回歐洲,但戰事在它抵達之前就已結束。[7]儘管如此,瞪羚號還是於1864年4月6日在上海接到展開巡洋戰的命令,並在中國海域俘虜了四艘丹麥商船。[8]1866年秋天,該艦被派往地中海東部,在萊斯沃斯島發生地震時提供人道援助[4]1872年,該艦與姊妹艦菲內塔號共同派駐西印度群島,以保護德國在當地尤其是海地的經濟利益。它們占領了太子港的兩艘炮艦,並強迫該國政府向德國債權人付款。[9]

1872年,瞪羚號被編入國家分艦隊德語Reichsgeschwader,供旗艦腓特烈·卡爾號鐵甲艦調遣,後者計劃於1872年至1874年期間進行環球航行德語Liste von Weltumrundungen,以提高1871年成立的德意志帝國的聲望。航行計劃經由西印度群島和南美洲前往東亞。然而,由於西班牙第一共和國成立後爆發了州省革命,這些計劃於1873年3月10日在哈瓦那被迫放棄。瞪羚號遂與除了新任命的西印度駐地艦信天翁號外的其他艦艇一同返回歐洲,並於1873年5月3日回到基爾。[10]該艦隨即在但澤帝國船廠接受全面檢修,繼而被任命為在西班牙沿岸活動的德國分艦隊旗艦。[11]

科考航行

標有「瞪羚號遠征」字樣的帝汶戰士畫像

從1874年6月21日到1876年4月28日,瞪羚號在時任艦長、海軍上校格奧爾格·馮·施萊尼茨德語Georg von Schleinitz的指揮下展開了為期近兩年、總里程達48,797海里(90,372公里)的遠征航行。[12]它從基爾出發,沿着非洲西海岸繞過好望角去往凱爾蓋朗、毛里求斯、南太平洋和澳大利亞,然後再穿過麥哲倫海峽,經亞速爾群島返回基爾。[13]為了這次遠征,其艦載武器數量被減半,在炮列甲板德語Batteriedeck上騰出了可供科學工作的起居室和工作室。此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南大西洋土壤剖面德語Bodenprofil以及赤道新幾內亞附近的主要洋流。在航行期間,動物學家特奧菲爾·施圖德德語Theophil Studer,跟艦醫生弗里德里希·卡爾·瑙曼及助理醫生卡爾·許斯克進行了廣泛的動物學植物學人類學研究。此外,瞪羚號還接載了由卡爾·伯根德語Karl Nikolai Jensen Börgen領導的天文探險隊,於1874年12月9日抵達凱爾蓋朗群島觀察金星凌日,然後再前往毛里求斯。探險隊成員還包括有布拉格天文台台長拉蒂斯勞斯·魏內克德語Ladislaus Weinek、天文學家阿圖爾·韋特施泰因(Arthur Wittstein)、後來的海軍少將弗朗茨·施特勞赫德語Franz Strauch以及後來的海軍上將費利克斯·馮·本德曼德語Felix von Bendemann等人。[14]

1875年8月,當瞪羚號在南太平洋的俾斯麥群島停留期間,對新波美拉尼亞島東北部的天然良港布蘭奇灣德語Blanche Bay進行了考察。這一次,船員們認識到新波美拉尼亞的東部是一個半島,因此便以該艦將其命名為「瞪羚半島」,並沿用至今。[15]此外,位於新愛爾蘭島賈烏爾島之間的水道則被稱為「瞪羚海峽」(Gazelle-Kanal),[16]布干維爾島西岸的一個天然良港也被稱為「瞪羚港」(Gazellehafen)。[17]整個俾斯麥群島從1885年到1899年被納為德國的保護領德語Deutsche Schutzgebiete in der Südsee,自1899年到1919年則是殖民地德屬新幾內亞的一部分。而時任瞪羚號艦長的施萊尼茨其後也於1886年出任保護領的第一任總督德語Landeshauptmann[9]

航程中共有16名船員因病或意外身亡,因這次行動的死亡率相對較高。[18]氣候變化頻繁、工作量大和食物不足而感染傷寒是導致船員們患病率高的主要原因,瞪羚號為此還不得不在澳大利亞進行計劃外的隔離休整。[19]1876年返回德國後,瞪羚號被改為用作司爐兵和輪機兵的教學艦以及漁業保護艦德語Fischereischutzboot。它於1877年曾再度被外派至地中海,任務是支持遭受敘利亞當局報復的符騰堡德國移民。在經停克里特島蘇達灣英語Souda Bay時,當地爆發了騷亂,因此該艦遂繼續前往雅法,並於1877年復活節到達這座城市。[20]瞪羚號於1884年1月8日從海軍名錄英語Navy List中除籍,然後在威廉港充當宿營艦殼德語Hulk (Schiffstyp),直至1906年以36,000金馬克的價格出售報廢。[3]

注釋

腳註
  1. ^ SMS表示Seiner Majestät Schiff, 即「陛下之艦」。
引用
  1. ^ 日本海人社,第126頁.
  2. ^ Gröner,第68頁.
  3. ^ 3.0 3.1 3.2 Gröner,第69頁.
  4. ^ 4.0 4.1 Herbig,第242頁.
  5. ^ Mensing,第151頁.
  6. ^ Boelcke,第299頁.
  7. ^ AbKGG,第56頁.
  8. ^ Larsen,第155頁.
  9. ^ 9.0 9.1 S.M.S. Gazelle (1859). deutsche-schutzgebiete.de. [2023-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2). 
  10. ^ Dodson,第25頁.
  11. ^ Sondhaus,第121頁.
  12. ^ Hartmann,第371頁.
  13. ^ Hydrographisches Amt,第11頁.
  14. ^ Wiese.
  15. ^ Hydrographisches Amt,第240頁.
  16. ^ Schnee,第469頁,Stichwort: Djaul.
  17. ^ Schnee,第680頁,Stichwort: Gazellehafen.
  18. ^ Hartmann,第387頁.
  19. ^ Buchwald,第11頁.
  20. ^ Benkard,第106–112頁.

參考資料

  • 日本海人社 (編). 《德国巡洋舰史》. 由章騫審校.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0. ISBN 978-7-5436-6431-9. 
  • Gröner, Erich.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1815–1945. Band 1: Panzerschiffe, Linienschiffe, Schlachtschiffe, Flugzeugträger, Kreuzer, Kanonenboote. München: Bernard & Graefe Verlag. 1982. ISBN 3-7637-4800-8. 
  • Herbig, F.L. Die Grenzboten. Zeitschrift für Politik und Literatur. 1867, (26. Jahrgang, Teil 3). 
  • Mensing, Adolf. An Bord der GAZELLE nach Yokohama. Ein preußischer Marineoffizier erinnert sich. Rostock: Hinstorff Verlag. 2000. ISBN 3-356-00883-8. 
  • Boelcke, Willi A. So kam das Meer zu uns: die preussisch-deutsche Kriegsmarine in Übersee 1822 bis 1914. Ullstein Verlag. 1981. 
  • Abtheilung für Kriegsgeschichte des Großen Generalstabs (編). Der Deutsch-Dänische Krieg 1864. Band 2. Verlag Rockstuhl. 2014. ISBN 3-86777-657-1. 
  • Larsen, Kay. Den danske Kinafart. Kopenhagen: Saga Egmont. 2018 [1932]. 
  • Dodson, Aidan. The Kaiser's Battlefleet: German Capital Ships 1871–1918. Barnsley: Seaforth Publishing. 2016. ISBN 978-1-84832-229-5. 
  • Sondhaus, Lawrence. Naval Warfare, 1815–1914. London: Routledge. 2001. ISBN 978-0-415-21478-0. 
  • Hartmann, Volker. Medizinische Besonderheiten während der Forschungsreise der Gedeckten Korvette S. M. S. Gazelle um die Welt in den Jahren 1874–1876. Band 13. Würzburger medizinhistorische Mitteilungen. 1995. 
  • Hydrographisches Amt des Reichs-Marine-Amts (編). Die Forschungsreise S. M. S. „Gazelle“ in den Jahren 1874 bis 1876: unter Kommando des Kapitän See Freiherrn von Schleinitz.. Band 1: Erster Theil: Der Reisebericht. Berlin: Mittler. 1889 [2023-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2). 
  • Axel Wiese. Die deutsche Kerguelen-Venus-Expedition 1874. Anzeiger für Harlingerland. 2012-06-29, (11). 
  • Schnee, Heinrich (編). Deutsches Kolonial-Lexikon. Band 1: A–G. Leipzig: Quelle & Meyer. 1920. 
  • Buchwald, Bruno. Die Forschungsreise S.M.S. „Gazelle“ 1874 bis 1876. Tagebuchnotizen des Oberbotteliers Rudolph Buchwald. Hamburg, Berlin. 1999. 
  • Benkard, Christian. An Joppe's Strand. Max Plüddemann: Illustrierter Deutscher Flotten Kalender (Leipzig). 1902, (2. Jahrg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