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江口之戰
白江口之戰 | |||||||||
---|---|---|---|---|---|---|---|---|---|
| |||||||||
參戰方 | |||||||||
唐朝 新羅 |
百濟 倭國 耽羅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唐朝: 劉仁軌 杜爽 孫仁師 劉仁願 扶餘隆 新羅: 文武王 金庾信 |
百濟: 扶餘豐 倭: 安曇比羅夫 † 狹井檳榔 朴市秦田來津 † 上毛野稚子 巨勢神前譯語 阿倍比羅夫 廬原臣 | ||||||||
兵力 | |||||||||
唐軍 13,000人 唐軍戰船 170餘隻 新羅軍 5,000人 |
倭軍 42,000人 倭軍戰船 800餘隻 百濟軍 5,000人 | ||||||||
傷亡與損失 | |||||||||
不明 | 戰船 400隻、士兵 10,000人、戰馬 1,000頭 |
白江口之戰 | |||||||
漢語名稱 | |||||||
---|---|---|---|---|---|---|---|
正體字 | 白江口之戰 | ||||||
簡化字 | 白江口之战 | ||||||
| |||||||
韓語名稱 | |||||||
諺文 | 백강 전투 | ||||||
漢字 | 白江戰鬪 | ||||||
| |||||||
日語名稱 | |||||||
漢字 | 白村江の戦い | ||||||
|
白江口之戰,又稱白村江之戰、白村江海戰,是大唐、新羅聯軍與日本、百濟聯軍於公元663年在白江口(今韓國錦江入海口)發生的一次海戰,戰役最後以唐新聯軍的勝利,倭國撤軍和百濟國的滅亡而告終。
背景
公元660年之前,朝鮮半島是高句麗、百濟和新羅三國鼎立,史稱朝鮮三國。三國之間的關係時友時敵。新羅最初與高句麗結盟以對付百濟與倭國。隨着高句麗的南下,新羅開始與百濟結盟對付高句麗。新羅從百濟手中奪取被高句麗占領的漢江流域後,疆土抵達黃海,開始與中國唐朝結盟對付百濟和高句麗。公元643年,新羅傳書說百濟聯合高句麗攻打新羅,請求唐朝援助。
公元645年,唐太宗乘高句麗的國內政變之機,親率十萬大軍進高句麗,但沒能攻滅高句麗,百濟反而在唐軍攻打高句麗期間又連奪新羅十數城。這時唐太宗駕崩,唐軍遂從高句麗撤兵。唐高宗即位後,接到新羅的急報於是按照唐太宗的舊例,先向百濟國王發出璽書,令其退還所奪新羅城池。百濟見唐太宗攻打高句麗也不曾有什麼實質性成果,因此繼續聯合高句麗出兵新羅,並於公元655年再奪新羅三十餘城。在金仁問的協調下,唐朝與新羅最終達成了協議共同攻打百濟,這樣在事成之後唐朝便可以聯合新羅,從南北兩面夾擊高句麗。最終唐高宗於顯慶五年(公元660年),派左衛大將蘇定方統水陸軍共一萬三千進攻百濟以援救新羅。蘇定方大軍從成山(今山東榮成)由海路出發,攻打百濟,船帆千里,隨流東下。新羅武烈王聞訊即率軍五千與唐軍會師,顯慶五年(660年)七月,百濟被唐、新聯軍攻滅。蘇定方留郎將劉仁願等駐守百濟王城,自押俘虜回國。
經過
百濟雖亡,但百濟將軍武王從子鬼室福信與浮屠道琛等人率部死守周留城,誓死抵抗唐軍。同時,鬼室福信為迎回以前赴日本為人質的王子扶餘豐回國即位,遣使去日本,同時向大和王權請求援助,並獻上戰爭中俘虜的唐軍百餘人,天皇將此百餘人安置在美濃國不破郡、片縣郡二地,這裏也就是今天位於本州中部的岐阜地區。
百濟的覆滅,對日本來說是極大損失。如果聽任百濟亡國,則日本將失去在朝鮮半島上的勢力。日本齊明天皇七年(661年)正月,以天皇親征的形式,發兵數萬援助百濟。齊明天皇領軍西行到九州,突然病逝於朝倉宮,太子中大兄回京素服稱制,是謂天智天皇。齊明天皇之死,並沒有動搖日本出兵百濟的決心。8月,另派安曇比羅夫等為前將軍,阿倍引田比羅夫等為後將軍,統帥全軍開赴百濟。9月,新天皇天智天皇派狹井檳榔等率軍五千護送王子扶餘豐回國,至百濟境,鬼室福信等前來迎入周留城,即王位。
唐高宗在出兵百濟獲勝後,於龍朔元年(661年)4月,遣仁雅相、蘇定方率軍進攻高句麗。高句麗與鬼室福信聯合,共同抵抗唐軍。鬼室福信率軍曾一度圍困劉仁願軍於百濟王城,但遭劉仁軌與新羅軍夾擊,被迫撤軍,遂解圍城之危。高句麗擔憂鬼室福信兵敗,使本國遭南北夾擊,因而也遣使於662年3月赴日本求援,敦促日軍迅速開赴戰場,與唐軍作戰。決心參戰的日本朝廷,遂命令在百濟戰場的日軍立刻投入戰鬥。662年6月,日本前將軍上毛野稚子等率軍二萬七千人進攻新羅,佔領沙鼻歧、奴江二城,使新羅與唐軍的聯繫通道受到威脅。
這時朝鮮半島形成南北兩個戰場。在北方戰場,高句麗與唐軍基本形成了對峙的局面,由於地形限制的緣故,唐軍的進展始終不大。而在南方戰場由於日軍的介入,戰爭形勢已經轉向日軍和百濟軍方面了。唐軍兵源在南方得不到補充,雖然唐軍與新羅的聯軍的還未遭到敗績,但整體上逐漸居於守勢。不久,百濟發生驟變,棟樑大將鬼室福信功高震主,不容於百濟王扶餘豐,以謀反之罪被殺,百濟國人心思變,戰力受到極大的削弱。
663年8月初,日本援軍將至,百濟王豐率部分軍隊自周留城赴白江口(今錦江口)迎接。白江口係朝鮮半島上的熊津江(今南韓之錦江)入海處形成的一條支流白村江的入海口。周留城則有百濟軍及日軍聯合守衛。這時,唐右威衛將軍孫仁師率七千援軍與劉仁軌會師後,分兵兩路進攻周留城。劉仁願、孫仁師以及新羅王金法敏統帥陸軍,從陸路進攻周留城。劉仁軌、杜爽率領唐水軍和新羅水軍從熊津進入白江口,溯江而上夾擊周留城。8月13日,劉仁願所部進逼周留城週邊。而百濟軍則因鬼室福信之死,士氣極其低落,儘管有日軍相助,但還是難以抵抗唐軍的進攻。周留城周圍的城池逐一被唐軍攻克,百濟守軍相續投降。但周留城外的任存城地勢險要,為周留之扼口,有將軍克死用兵,唐軍圍攻一個月依舊不曾攻克,周留城因此得以暫時保全。
在劉仁願率軍向周留城進軍的同時,劉仁軌率唐和新羅海軍駛向白江口,企圖溯江北上進逼該城。當劉仁軌所率海軍駛抵白江口時,與先期前來的日本海軍相遇。「倭船千艘,停在白沙,百濟精騎,岸上守船」。劉仁軌立刻下令布陣,170艘戰船按命令列出戰鬥隊形,嚴陣以待。663年8月27日上午,日軍戰船首先發動攻勢,衝向唐軍水陣。由於唐軍船高艦堅利於防守,日軍船小不利於攻堅,雙方戰船一接觸,日本水軍立刻處於劣勢,於是日軍指揮官下令戰船撤回本隊。次日,日本將領在與百濟王商議後互相提議說:「我等爭先,彼當後退」,再度發起進攻。其指揮遂各領一隊戰船,爭先恐後地衝向早已列成陣勢的唐海軍。唐軍統帥見日軍軍旅不整,蜂擁而至,便指揮船隊變換陣形分為左右兩隊,將倭軍圍在陣中。日軍被圍,艦隻相互碰撞無法迴旋,士兵大亂。日軍大將朴市秦田來津雖然「仰天而誓,切齒而釁」,親手斬殺唐兵數十名,直至戰死,但亦無力挽回戰局。不過片刻之間,日軍戰敗,落水而死者不計其數。《新唐書》記載:此次海戰「四戰皆克,焚四百船,海水為丹。」百濟王先在岸上守衛,見日軍失利,與數人乘船逃去高句麗。
唐軍在白江口得勝的消息傳到周留城,9月7日守城的百濟王子餘忠、勝忠等率守軍投降。百濟境內的其他日軍見周留城已降,大勢已去無可奈何,便自周留城及其他地區撤離,集結於以禮城,最終於9月19日撤回日本。在白江口之戰中唐軍擊退了前來增援的日軍,消滅日本在朝鮮半島的勢力,徹底滅亡百濟國;另一方面,中國在五年之後攻滅高句麗,而新羅統一了大同江以南的朝鮮半島,唐羅兩國以大同江為界。
影響
此章節需要擴充。 |
日軍在白村江之戰失敗後,天智天皇決定強化日本的國土防禦。在對馬和九州北部築造水城防禦唐軍的進攻。並於瀨戶內海沿岸各地築造朝鮮式的城堡進行防禦。667年,又從難波遷都至內陸部的近江京。
倭國在百濟滅亡後,接納了許多來自百濟的難民,在此同時,唐跟倭國之間的對立增加了。受到這種影響,日本天智天皇制定了稱之為近江令的法令群,快速地重整了整個國家體制。到了天武天皇掌權時,其下令制定了飛鳥淨御原令以及律令法等,將日本快速的導向為律令制國家。
接著在701年時,由於大寶律令的制定,日本將國號從倭國改為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