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邊元
田邊元 | |
---|---|
出生 | 1885年2月3日 大日本帝國東京 |
逝世 | 1962年4月29日 大日本帝國 | (77歲)
時代 | 19世紀哲學 20世紀哲學 |
地區 | 日本哲學 |
學派 | 京都學派 |
主要領域 | 形上學(存在論)、倫理學、數學哲學、物理哲學 |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田辺 元 |
假名 | たなべ はじめ |
平文式羅馬字 | Tanabe Hajime |
田邊元(日語:田辺 元/たなべ はじめ Tanabe Hajime,1885年2月3日—1962年4月29日),生於東京,為日本京都學派第一代的哲學家。早期在東京大學讀自然科學,1908年轉入哲學系,從學於井上哲次郎、拉斐爾·馮·庫伯等人,1913年於東北大學擔任講師,於自然科學科講授哲學。1918年他受聘至京都大學,與西田幾多郎逐漸形成京都學派。1922年至24年,田邊元以文部省在外研究員的身份,赴德跟隨胡塞爾學習現象學,後轉向青年海德格爾。1942年至45年,因戰爭停止一切文筆活動。1945年退官隱居於群馬縣長野原町北輕井澤大學村。1947年獲任命為帝國學士院會員。1951年獲頒日本文化勳章,同年妻子千代辭世。1961年腦軟化症併發,入院群馬大學中尾內科,1962辭世。[1]
曾提出「種的邏輯」、「懺悔道」等哲學概念,在京都學派裡屬於他力立場(傾向於淨土真宗)的哲學家,批判西方啟蒙傳統的自力(理性),除了其弟子武內義範外影響較小。[2]台灣數理邏輯學家黃金穗(1915-1967)也是其指導學生。[3]
思想
種的邏輯
1930年,田邊元的思想路線開始與西田幾多郎分歧[4],他認為西田幾多郎的思想重視思辯,傾向神秘主義,而較缺乏社會關懷。西田的「純粹經驗」、「場所邏輯」或「絕對無」等概念,均是將二元格局納入一個絕對者來處理,並且是直覺地、頓然地來體現終極實在。田邊元則傾向於在二元性的格局下,經過一定的歷程來體現。借用生物的分類「類・種・個」,他提出「種的邏輯」,認為西田注重作為「類」(人類)及「個體」(個別的歷史存有),而忽略了居間的媒介,即在邏輯與歷史上居於最高位的「種」(國家)。西田及其他照著形式邏輯走下來的人,不是使得種失去在共相之中,就是化約為個體。於是人類的存在被田邊規定為社會的存在,也就是「種的存在」。
「種的邏輯」其中所含有的政治運用受到左翼及自由主義思想家的批判,在1947年出版的《種的邏輯的辯證法》(種の論理の辯證法)裡,田邊對此做的反省是他從前的邏輯太過立足於「同一性原理」,致使國家變成了絕對,進而奪走了個體的自由。
懺悔道(Metanoetik)
1946年,田邊元基於對日本軍國主義的挫敗提出反省,出版《作為懺悔道的哲學》(懺悔道としての哲學),指出懺悔是由「他者」所喚起,讓人知道自己的罪過無法補償,並且在面對罪過時是無力且無能的。藉由自我之外的力量,使自己能夠自我否定,轉而得到救贖[5]。另外,懺悔道存在著自力與他力的辯證關係,也就是說,使自己進行懺悔的他力,是由自力產生的,此二重性可以說是相即不離。
主要著作
- 《最近的自然科學》(最近の自然科學,1915)
- 《科學概論》(科學概論,1918)
- 《康德的目的論》(カントの目的論,1924)
- 《現象學的發展》(現象學の発展,1924-25,未出版)
- 《數理哲學研究》(數理哲學研究,1925)
- 〈求教西田先生〉(西田先生の教を仰ぐ,1930)
- 《黑格爾哲學與辯證法》(ヘーゲル哲學と辯證法,1932)
- 《哲學通論》(哲學通論,1933)
- 「種的論理」(種の論理,系列論文,1934-37)
- 《哲學與科學之間》(哲學と科學との間,1937)
- 《正法眼藏的哲學私觀》(正法眼蔵の哲學私観,1939)
- 《歷史的現實》(歴史的現実,1940)
- 《作為懺悔道的哲學》(懺悔道としての哲學,1946)
- 《政治哲學的急務》(政治哲學の急務,1946)
- 《種的論理的辯證法》(種の論理の辯證法,1947)
- 《實存與愛與實踐》(実存と愛と実踐,1947)
- 《基督教的辯證》(キリスト教の辯證,1948)
- 《哲學入門―哲學的根本問題》(哲學入門―哲學の根本問題,1949)
- 《哲學入門―補說第一、歷史哲學・政治哲學》(哲學入門―補説第一、歴史哲學・政治哲學,1949)
- 《哲學入門―補說第二、科學哲學・認識論》(哲學入門―補説第二、科學哲學・認識論,1950)
- 《華萊里的藝術哲學》(ヴァレリイの芸術哲學,1951)
- 《哲學入門―補說第三、宗教哲學・倫理學》(哲學入門―補説第三、宗教哲學・倫理學,1952)
- 《哲學與詩與宗教―海德格・黎爾克・賀德齡》(哲學と詩と宗教―ハイデッガー・リルケ・ヘルダーリン,未完成的遺稿,1953)
- 《數理的歷史主義展開》(數理の歴史主義展開,1954)
- 《理論物理學新方法論提說》(理論物理學新方法論提説,1955)
- 《相對性理論的辯證法》(相対性理論の辯證法,1955)
- 〈死的哲學〉(死の哲學,1957-59)
- 《馬拉美筆記》(マラルメ覚書,1961)
- 〈是生的存在學還是死的辯證法〉(生の存在學か死の辯證法か,1962)
譯作
參考資料
- ^ 國立中山大學 人文中心計畫-田邊元(Tanabe Hajime, 1885-1962). [2012-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2).
- ^ 林鎮國:《空性與現代性:從京都學派、新儒家到多音的佛教詮釋學》(台北:立緒,1999),頁12。
- ^ 高君和、張峰賓:〈追求純粹形式的沉思者——黃金穗的日常性現象學與臺灣本土文化運動〉,收入洪子偉編:《存在交涉:日治時期的臺灣哲學》(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6),頁283-284。
- ^ Gino K. Piovesana著,江日新譯:《日本近代哲學思想史》(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9),頁121。
- ^ 吳汝鈞:《京都學派哲學七講》(台北:文津,1998),頁53-59。
- 賴賢宗:〈京都學派哲學與海德格的交涉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道家禪宗與海德格的交涉》(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8)
- 廖欽彬:〈京都學派哲學家・田邊元的宗教哲學之開展:從懺悔道哲學到《基督教的辯證》[永久失效連結]〉(台灣哲學學會2008年度學術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