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瓜達拉哈拉 (墨西哥)

座標20°39′58″N 103°21′07″W / 20.66611°N 103.35194°W / 20.66611; -103.35194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瓜達拉哈拉
Guadalajara
Atemaxac
城市
從左至右、至上而下:天際線、聖體贖罪神殿西班牙語Templo Expiatorio del Santísimo Sacramento瓜達拉哈拉濟貧院西班牙語Hospicio Cabañas瓜達拉哈拉大教堂瓜達拉哈拉拱門西班牙語Arcos de Guadalajara、La Minerva環島、迪哥拉多劇院西班牙語Teatro Degollado
瓜達拉哈拉旗幟
旗幟
瓜達拉哈拉徽章
徽章
綽號:La Perla de Occidente, La Perla Tapatía, La Ciudad de las Rosas, El Silicon Valley de México(西班牙文)
(西方之珠、玫瑰之城、墨西哥矽谷)
瓜達拉哈拉在哈利斯科州的位置
瓜達拉哈拉在哈利斯科州的位置
瓜達拉哈拉在墨西哥的位置
瓜達拉哈拉
瓜達拉哈拉
瓜達拉哈拉在墨西哥的位置
坐標:20°39′58″N 103°21′07″W / 20.66611°N 103.35194°W / 20.66611; -103.35194
國家 墨西哥
哈利斯科州
建立1542年2月14日
創始人Cristóbal de Oñate
政府
 • 市長Pablo Lemus Navarro (MC
面積
 • 城市340.91 平方公里(131.63 平方英里)
海拔1,566 公尺(5,138 英尺)
人口(2016年)
 • 城市1,460,148(全國第3名)人
 • 密度4,283人/平方公里(11,093人/平方英里)
 • 市區4,434,878
時區北美中部時區UTC-5
郵政號碼44100–44990
電話區號+52 33
網站guadalajara.gob.mx/gdlWeb/#/principal

瓜達拉哈拉市(西班牙語:Guadalajara發音:[ɡwaðalaˈxaɾa] 納瓦特爾語Atemaxac)是墨西哥哈利斯科州的首府,也是瓜達拉哈拉大都市區的首府、墨西哥第七大城市。瓜達拉哈拉市地處墨西哥西太平洋區,在哈里斯科州的中心,建立於1542年,面積187.91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560米。

1532年初,巴斯克征服者克里斯托瓦爾·德·奧尼亞特在努尼奧·德·古斯曼的探險中在瓜達拉哈拉地區建立了定居點。該定居點被重新命名並搬遷了數次,然後以古斯曼的出生地命名為瓜達拉哈拉,並在1542年定址於現在的阿特馬哈克山谷。1539年11月8日,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授予新城徽章和城市頭銜,並將其確立為新西班牙總督轄區的一部分新加利西亞王國的首都。1572年後,瓜達拉哈拉皇家法院,以前隸屬於墨西哥城,成為新西班牙唯一一個對新加利西亞擁有自治權的機構,這是由於發現白銀後王國財富迅速增長。到18世紀,瓜達拉哈拉已經成為墨西哥第二大城市,此前在17世紀20年代和60年代發生了大規模的殖民移民。墨西哥獨立戰爭期間,獨立領袖米格爾·伊達爾戈-科斯蒂利亞於1810年在瓜達拉哈拉建立了墨西哥第一個革命政府。隨着工業革命的到來,這座城市在波菲里亞托(1876-1911)時期蓬勃發展,但在墨西哥革命(1910-1920)期間,它的增長受到了嚴重阻礙。1929年,基督戰爭在城市範圍內結束,當時總統普盧塔科·埃利亞斯·卡列斯宣布「瓜達拉哈拉呼籲」。在20世紀餘下的時間裡,這座城市持續增長,20世紀60年代都會區人口達到100萬,20世紀90年代超過300萬。

瓜達拉哈拉是Gamma+全球城市,也是墨西哥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它是墨西哥文化的眾多支柱的所在地,包括街頭樂隊龍舌蘭酒燉肉,並舉辦了許多著名的活動,包括拉丁美洲最重要的電影節之一瓜達拉哈拉國際電影節和美洲最大的書展瓜達拉哈拉國際書展。2005年,這座城市當選美洲文化之都英語American Capital of Culture,舉辦了許多全球性活動,包括1970年國際足聯世界盃1986年國際足聯世界盃、1991年第一屆伊比利亞-美洲高峰會2011年泛美運動會。該市擁有眾多大學和研究機構,包括瓜達拉哈拉大學和瓜達拉哈拉自治大學,這兩所大學是墨西哥排名最高的大學。[1]

名稱

瓜達拉哈拉是沿用了西班牙城市瓜達拉哈拉的名字,來源於阿拉伯語,是「石頭之河」或「要塞之谷」的意思。它的其中一個建立者努尼奧·德·古斯曼英語Nuño de Guzman將它確定為自己的榮譽故鄉時,以自己出生城市的名字將其命名。

歷史

前西班牙時期

與周邊地區不同,中部阿特馬哈克山谷(瓜達拉哈拉所在地)沒有人類定居點。在阿特馬哈克山谷以東是托納拉人和提特蘭人。極端的是薩波潘、阿特馬哈克、索基潘、特希斯坦、科尤拉和溫蒂坦。

歷史悠久的市中心包括曾經的四個人口中心,因為梅斯基坦、阿納爾科和梅西卡爾津戈的村莊於1669年被併入阿特馬哈克據點。[2]

建城

貝阿特里斯·埃爾南德斯雕像,瓜達拉哈拉建城者之一

瓜達拉哈拉最初是在其他三個地點建立的,然後搬到了現在的位置。1532年,第一個殖民定居點位於薩卡特卡斯的Mesa del Cerro,即現在的諾奇斯特蘭。受努諾·德·古斯曼的委託,克里斯托瓦爾·德·奧尼亞特對該遺址進行了殖民統治,目的是確保之前的征服,並「保衛」他們免受「仍然敵對的土著人」的攻擊。由於缺乏可用的水源,這個殖民定居點並沒有持續多久。1533年,它被移至托納拉附近的一個地點。四年後,古斯曼下令將該村遷至特拉科坦。在此期間,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授予這座城市至今仍保留的徽章。[2]

在米克斯通戰爭(1540-1542)期間,卡克斯坎人、波特庫克斯人和薩卡特科人在特納馬斯特萊的指揮下對殖民者進行反擊。[2]這場戰爭是為了回應努諾·德·古斯曼對土著人民的惡劣待遇,特別是對被俘土著人的奴役。在多次失敗後,總督安東尼奧·德門多薩接管了西班牙鎮壓起義的行動。門多薩做出了釋放被奴役的土著人民和給予大赦等讓步後,衝突終於結束。瓜達拉哈拉在戰爭中幾乎沒有倖存下來,村民們將他們的倖存歸功於大天使米迦勒,他至今仍是這座城市的主保人。

戰爭結束後,這座城市再次被轉移——這次是在一個更具防禦性的地方。最終的搬遷將被證明是永久性的。1542年,記錄顯示瓜達拉哈拉有126人居住。同年,西班牙國王授予它城市地位。瓜達拉哈拉於1542年2月14日在阿特馬哈克山谷正式成立。這個殖民地以努諾·德·古斯曼的西班牙家鄉命名。[2]

1559年,新加利西亞省的皇家和主教辦公室從孔波斯特拉遷至瓜達拉哈拉,1560年,瓜達拉哈拉成為該省的新首都。大教堂始建於1563年。1575年,奧斯定會道明會等宗教團體抵達,最終使這座城市成為福傳工作的中心。[2]

作為新加利西亞王國的首都,由於工業、農業、商業、採礦和貿易的繁榮,該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很高。16世紀的瓜達拉哈拉是一個相當小且經常被忽視的社區。它主要是旅行商人經常光顧的地方。幾次流行病大大減少了該市的土著人口,直到1557年建造了第一家醫院。

18世紀瓜達拉哈拉的經濟以農業和紡織品、鞋類和食品等非耐用品的生產為基礎。[3]

儘管有流行病、瘟疫地震,瓜達拉哈拉仍成為新西班牙最重要的人口中心之一。這座城市的鼎盛時期吸引了眾多建築師、哲學家、律師、科學家、詩人、作家和演說家;弗朗西斯科·哈維爾·克拉維赫羅和馬蒂亞斯·安赫爾·德拉·莫塔·帕迪拉是其中最傑出的。1771年,主教弗萊·安東尼奧·阿爾卡爾德抵達該市,並建立了瓜達拉哈拉市立醫院和大學。1791年,瓜達拉哈拉大學成立。1792年,在聖托馬斯學院舊址舉行了落成典禮。雖然該機構成立於18世紀,但直到1925年開始的20世紀才得到充分發展。1794年,聖米格爾德貝倫皇家醫院(Hospital Real de San Miguel de Belén,簡稱貝倫醫院)開業。[2]

1793年,馬里亞諾·巴爾德斯·特雷斯·希龍經營着該市的第一家印刷廠,其第一份出版物是弗雷·安東尼奧·阿爾卡德的葬禮悼詞

獨立

1836年的瓜達拉哈拉

瓜達拉哈拉在墨西哥獨立戰爭之前,經過一些修整,仍然是新加利西亞的首府。[2]1810年11月25日,米格爾·伊達爾戈進入聖佩德羅(現在的特拉克帕克),第二天他在瓜達拉哈拉受到了熱情的歡迎。該市的工人經歷了惡劣的生活條件,並被減稅和廢除奴隸制的承諾所左右。儘管由於起義軍對城市居民,尤其是保皇派的暴力行為,受到了一些不愉快的反應,但伊達爾戈遵守了諾言,並於1810年12月6日在瓜達拉哈拉廢除了奴隸制,這一宣言自戰爭結束以來一直受到尊重。在此期間,他創辦了《美洲鐘聲報》,致力於獨立事業。[2]

保皇派軍隊向瓜達拉哈拉進軍,1811年1月,近6000人抵達。[4]起義軍首領伊格納西奧·阿連德和馬里亞諾·阿瓦索洛希望將部隊集中在城市,並在被擊敗時計劃一條逃生路線,但伊達爾戈拒絕了這一想法。他們的第二個選擇是在城外的卡爾德隆橋(Puente de Calderon)站穩腳跟。伊達爾戈擁有8萬至10萬名士兵和95門大炮,但訓練有素的保皇派獲勝,摧毀了起義軍隊,迫使伊達爾戈逃往阿瓜斯卡連特斯。瓜達拉哈拉一直在保皇黨手中,直到戰爭接近尾聲。[4]

墨西哥獨立的世紀紀念碑

1817年1月17日,起義軍在瓜達拉哈拉郊區的卡爾德龍橋戰役中再次被擊敗。新加利西亞,即現在的哈利斯科州,於1821年6月13日遵守了伊瓜拉計劃英語Plan of Iguala

1823年,瓜達拉哈拉成為新成立的哈利斯科州的首府。[2]1844年,馬里亞諾·帕雷德斯-阿里利亞加將軍發起了一場反抗總統安東尼奧·洛佩斯·德·聖安納政府的起義。聖安納親自出馬確保叛亂被平息。然而,當聖安納抵達瓜達拉哈拉時,一場名為「三小時革命」的起義使何塞·華金·德·埃雷拉當選總統,迫使聖安納流亡海外。

1856年,在改革戰爭期間,貝尼托·華雷斯總統將瓜達拉哈拉作為其政府所在地。1864年法國干涉期間,法國軍隊進入該市,1866年被墨西哥軍隊奪回。[2]

儘管發生了暴力事件,但19世紀是這座城市經濟、技術和社會發展的時期。[3]:18獨立後,小規模工業發展起來,其中許多為歐洲移民所有。連接該市與太平洋沿岸和北部與美國的鐵路線加強了貿易,並允許從哈利斯科州農村地區運輸產品。在此期間,牧場文化成為哈利斯科州和瓜達拉哈拉州身份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3]:21從1884年到1890年,建立了電力和鐵路服務以及瓜達拉哈拉天文台。[2]

現代

瓜達拉哈拉地區博物館,建於1918年

在整個二十世紀,隨着工業、旅遊業和服務業的增長,瓜達拉哈拉開始了向今天的大都市快速轉型的時期。該市將成為墨西哥第二大經濟體,僅次於墨西哥城。1910年墨西哥革命後,瓜達拉哈拉成為該國人口第二多的城市。然而,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哈利斯科州、米卻肯州瓜納華托州爆發了一系列地區戰爭。大蕭條的後果對這座城市造成了進一步的損失。幸運的是,到20世紀40年代,這座城市重新開始工業、人口和貿易的增長。

1910年,墨西哥革命開始,結束了波菲里奧時代。由於衝突集中在首都,瓜達拉哈拉經歷了相對平靜。基督戰爭後,瓜達拉哈拉恢復了和平,這座城市蓬勃發展,擺脫了殖民根源。這一時期見證了新建築流派的誕生,這些流派將在20世紀20年代至80年代裝飾這座城市。

瓜達拉哈拉在20世紀30年代後再次經歷了大幅增長,[5]第一個工業園區於1947年建立。[2]1964年,人口超過100萬,[2]到20世紀70年代,它已成為墨西哥第二大城市[5]和墨西哥西部最大的城市。[3]:21現代城市的大部分城市化發生在20世紀40年代至80年代之間,人口每十年翻一番,直到1980年達到250萬。[3]:20-21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該市的人口一直停滯不前,甚至出現緩慢且穩步下降。[6]

人口的增長帶來了現在被稱為大瓜達拉哈拉的地區規模的擴大,而不是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從20世紀40年代到80年代進入瓜達拉哈拉的移民大多來自農村地區,他們一直住在市中心,直到有足夠的錢購買房產。這些房產通常是在城市邊緣購買的,那裡正在城市化為分裂區(fraccionamientos)或住宅區。[3]:23-24在20世紀80年代,它被描述為一個基於社會經濟階層的東西向「分裂的城市」。從那時起,這座城市已經演變成四個區域,這些區域或多或少還是以階級為中心的。上層階級傾向於居住在西北和西南部的伊達爾戈和華雷斯,而下層階級傾向於生活在市中心,東北部的利伯塔德和東南部的雷弗爾馬。然而,下層階級的發展在城市外圍擴大,上層和中產階級正在向薩波潘遷移,使環境變得不那麼清晰。[3]:21-22

1905年左右的瓜達拉哈拉

自1996年以來,跨國公司的活動對該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柯達惠普摩托羅拉IBM等公司的存在是基於在城外建造的生產設施,引進了外國勞動力和資本。這是在20世紀80年代通過剩餘勞動力基礎設施改善和政府激勵措施實現的。這些公司專注於電氣和電子產品,這現在是瓜達拉哈拉的兩大主要產品之一(另一個是啤酒)。這使經濟國際化,使其從製造業轉向服務業,依賴技術和外國投資。這對非技術工人階級和傳統勞動力部門不利。[3]:20,22

在1992年4月22日,墨西哥國營煉油廠的汽油,因管路腐蝕導致燃油下水道洩漏,隨後以外引燃並時引爆了市內大量易燃物。[7]甘特街受損最嚴重。官方數據顯示,206人死亡,近500人受傷,15000人無家可歸。據估計,經濟損失在3億至10億美元之間。受影響的地區可以通過其更現代的建築來識別。

爆炸發生前三天,居民們開始抱怨下水道里有強烈的汽油味。城市工作人員被派去檢查下水道,發現汽油煙霧含量高得危險。然而,政府沒有下令疏散。對這場災難的調查發現,有兩個誘因。第一種是建在離現有汽油管道太近的地方的新水管。管道之間的化學反應導致腐蝕。第二個是下水道設計的缺陷,不允許積聚的氣體逸出。[8]

政府逮捕了那些對爆炸負責的人。其中Pemex(國有石油公司)的四名官員因疏忽而被起訴和指控。然而,最終這些人被洗清了所有指控。有人呼籲重組墨西哥國家石油公司,但遭到了抵制。[4]:206

1990年代以1992年4月22日的爆炸、1994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機和1993年紅衣主教胡安·赫蘇斯·波薩達斯·奧坎波被謀殺等事件為標誌。1992年的爆炸對阿納爾科社區的數百所房屋、街道、街道和企業造成了巨大的基礎設施破壞,「迄今為止沒有明確的信息和責任」,這是瓜達拉哈拉歷史上最悲慘的事件之一。對事故真相的調查持續了11年多,發現沒有足夠的人為證據,最終只能將事件歸因於事故而結束調查。[9]這一事件,加上墨西哥1994年的經濟危機,導致瓜達拉哈拉失去了工業力量。[9]

瓜達拉哈拉都會區的人口在2018年已經超過了5百萬

地理

氣候

傑出哈利斯科人公園

根據柯本氣候分類,瓜達拉哈拉屬於濕潤的亞熱帶氣候(Cwa),這是一種溫帶氣候,非常接近熱帶氣候,冬季乾燥溫暖,夏季潮濕微熱。瓜達拉哈拉的氣候受到其高海拔和北美西部降水模式的一般季節性的影響。

雖然瓜達拉哈拉全年氣溫溫暖,但降水季節變化很大。熱帶輻合帶向北移動在夏季帶來了大量降雨,而在一年中的其餘時間,氣候相當乾燥,儘管每個旱季月份的日降雨量記錄在36毫米(1.4英寸)至75毫米(3.0英寸)之間。[10]在潮濕的月份,額外的水分會緩和溫度,導致這一時期的白天和晚上都較涼爽。最高溫度通常在5月達到,平均為33°C(91°F),但在季風季節開始前可達37°C(99°F)。三月往往是最乾燥的月份,七月是最潮濕的月份,平均降雨量為273毫米(10.7英寸),占到年平均降雨量約1002毫米(39.4英寸)的四分之一以上。

在夏季,下午風暴非常常見,有時會給城市帶來冰雹小雪,尤其是在8月下旬或9月。儘管該市海拔較高,但冬季相對溫暖,1月份白天氣溫約為25°C(77°F),夜間氣溫約為10°C(50°F)。然而,城市郊區(通常是靠近普利馬維拉森林的地區)的平均氣溫比城市本身低。在那裡,最冷的夜晚可以記錄到0°C(32°F)左右的溫度。霜凍也可能發生在最冷的夜晚,但城市的溫度很少降至0°C(32°F)以下,這是一種罕見的現象。冬季的冷鋒有時會連續幾天給城市帶來小雨。降雪極為罕見,最近一次有記錄的降雪發生在1997年12月,這是116年來的第一次,與之前上次降雪是在1881年。[11]

Guadalajara, Mexico (1951–2010)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 35.0
(95.0)
38.0
(100.4)
39.0
(102.2)
41.0
(105.8)
39.0
(102.2)
38.5
(101.3)
37.0
(98.6)
36.5
(97.7)
36.0
(96.8)
35.0
(95.0)
32.0
(89.6)
33.0
(91.4)
41.0
(105.8)
平均高溫 °C(°F) 24.7
(76.5)
26.5
(79.7)
29.0
(84.2)
31.2
(88.2)
32.5
(90.5)
30.5
(86.9)
27.5
(81.5)
27.3
(81.1)
27.1
(80.8)
27.1
(80.8)
26.4
(79.5)
24.7
(76.5)
27.9
(82.2)
日均氣溫 °C(°F) 17.1
(62.8)
18.4
(65.1)
20.7
(69.3)
22.8
(73.0)
24.5
(76.1)
23.9
(75.0)
22.0
(71.6)
21.9
(71.4)
21.8
(71.2)
21.0
(69.8)
19.2
(66.6)
17.5
(63.5)
20.9
(69.6)
平均低溫 °C(°F) 9.5
(49.1)
10.3
(50.5)
12.3
(54.1)
14.3
(57.7)
16.4
(61.5)
17.3
(63.1)
16.5
(61.7)
16.4
(61.5)
16.5
(61.7)
14.9
(58.8)
12.1
(53.8)
10.3
(50.5)
13.9
(57.0)
歷史最低溫 °C(°F) −1.5
(29.3)
0.0
(32.0)
1.0
(33.8)
0.0
(32.0)
1.0
(33.8)
10.0
(50.0)
9.0
(48.2)
11.0
(51.8)
10.0
(50.0)
8.0
(46.4)
3.0
(37.4)
−1.0
(30.2)
−1.5
(29.3)
平均降雨量 mm(英寸) 15.6
(0.61)
6.6
(0.26)
4.7
(0.19)
6.2
(0.24)
24.9
(0.98)
191.2
(7.53)
272.5
(10.73)
226.1
(8.90)
169.5
(6.67)
61.4
(2.42)
13.7
(0.54)
10.0
(0.39)
1,002.4
(39.46)
平均降雨天數(≥ 0.1 mm) 2.1 1.2 0.7 1.1 3.5 15.2 21.6 20.0 15.5 6.4 1.8 1.8 90.9
平均相對濕度(%) 60 57 50 46 48 63 71 72 71 68 63 64 61
月均日照時數 204.6 226.0 263.5 261.0 279.0 213.0 195.3 210.8 186.0 220.1 225.0 189.1 2,673.4
日均日照時數 6.6 8.0 8.5 8.7 9.0 7.1 6.3 6.8 6.2 7.1 7.5 6.1 7.3
數據來源1:Servicio Meteorológico Nacional (humidity, 1981–2000)[12][13][14]
數據來源2:Deutscher Wetterdienst (sun, 1941–1990)[15]

地形

溫蒂坦峽谷

瓜達拉哈拉的自然財富以普利馬維拉森林、洛斯克羅莫斯和溫蒂坦峽谷為代表。這些地區的植物群包括米卻肯松樹、幾種橡樹楓香樹白蠟樹柳樹,以及引進的猩猩木、藍花楹和榕樹。它還包括蘭花、玫瑰和各種真菌。除了106種哺乳動物、19種爬行動物和6種魚類外,也包括了典型的城市動物群。

溫蒂坦峽谷(溫蒂坦森林)(也稱為奧布拉托斯峽谷或者奧布拉托斯-溫蒂坦峽谷)是一個國家公園,位於瓜達拉哈拉市北部。峽谷地帶與該市的兩個colonias(社區)奧布拉托斯和溫蒂坦接壤。它占地約1136公頃(2810英畝),海拔600米(2000英尺)。公園內的纜車起點海拔1000米(3300英尺),最高海拔1520米(4990英尺)。16世紀,在西班牙征服期間,包括峽谷在內的溫蒂坦地區是當地印第安人和西班牙人戰鬥的地點。後來,它成為墨西哥革命基督戰爭期間不同派系之間戰鬥的地點。

薩波潘的11月20日公園

峽谷是一個生物地理走廊,有四種植被:落葉熱帶森林、長廊林、石南植被和次生植被。除了引進的物種外,還有許多本地動植物物種。峽谷因其地理位置而具有巨大的生物多樣性,因此受到國家和國際研究人員的研究。1997年6月5日,它被宣布為自然保護區,作為生態保護區(Zona Sujeta a Conservación Ecológica)。

馬尾瀑布(La Cascada Cola de Caballo)位於瓜達拉哈拉至薩卡特卡斯的公路(54號公路,約15公里)上,距離北部外圍幾公里,剛通過聖埃斯特班村。瀑布是由阿特馬哈克山谷的一條小溪注入的。它靠近瓜達拉哈拉,是一個發展不足的小鎮,由於生態實踐不佳,它受到了嚴重污染。

克羅莫斯森林(El Bosque los Colomos)位於瓜達拉哈拉西北部,沿着阿特馬哈克河。它位於大都市區的富裕地區,是為了娛樂而開發的,而不是以野生狀態保存下來。這條河曾經是該市的主要供水來源之一,今天仍在為周圍的一些社區供水。目前,這片森林占地92公頃(230英畝),其中松樹、桉樹雪松占主導地位。公園裡有慢跑跑道、花園(包括一個日本庭園)、池塘、鳥湖、學校運動日教學區、遊樂場、露營區和騎馬區。

瓜達拉哈拉周圍的其他景點包括商業水上公園卡馬喬斯水生自然公園和瓜達拉哈拉東部托納拉附近有徒步小徑的美麗峽谷科利米拉峽谷(Barranca Colimilla)。

城市規劃

瓜達拉哈拉市中心的發射狀規劃
瓜達拉哈拉分區地圖

瓜達拉哈拉的街道規劃隨着時間的推移已經演變成一個放射狀的城市規劃,有五條進出城市的主要路線。它被環路環繞。

瓜達拉哈拉的原始城市是按網格規劃的,即南北和東西交叉的街道。隨着時間的推移,瓜達拉哈拉周圍的村莊被併入城市——首先是東南部的阿納爾科,然後是南部的墨西加爾津戈,北部的梅斯基坦,東部的聖胡安德迪奧斯,所有這些都為該計劃帶來了更多的變化。隨着它向西擴展,但保持了原來的南北方向。隨着它向東發展,這個網格向東南傾斜,與聖胡安德迪奧斯河東側瓜達拉哈拉中部對岸的前城鎮阿納科和聖胡安迪奧斯的網格相匹配(聖胡安德迪奧斯河現在位於地下;它在卡爾薩達獨立城的下方)。

人口

墨西哥國家統計局2005年數據顯示,瓜達拉哈拉市區居住人口為1,600,894,為墨西哥人口第二多的城市,僅次於墨西哥州埃卡提佩Ecatepec 。整個大都市區由哈里斯科州的八個城市組成,據同年統計數據,總常住人口達4,095,853,也是全國人口第二多的大都市區。瓜達拉哈拉市的人口密度也是墨西哥第二大,僅僅次於墨西哥州的內薩瓦爾科約特爾城Nezahualcóyotl城。居民54.8%信奉天主教

經濟

在每個政府時期,該市都經歷了結構規劃,新的地塊和商業中心由此誕生,跨國公司和國際產業也隨之進入該市。這座城市擁有墨西哥的第一批購物中心

文化

現在在城市裡可以看到大量的名勝,吸引大量的遊客,帶動城市經濟發展。瓜達拉哈拉建築風格各異,從巴洛克風格到現代風格都有。其殖民時期的建築基本為法國或西班牙風格。市中心廣場周圍以大教堂為代表的新古典主義建築尤其有特色。這裡的歷史性建築代表了瓜達拉哈拉的特色。它們的藝術、習慣、傳統和傳說是吸引遊人的焦點。除此之外,城市還有無數綠地供市民和遊客休閒娛樂。

城市有上百座特色宗教建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瓜達拉哈拉聖母升天聖殿主教座堂,是該市最著名的天主教宗教中心。建於1561至1618年間,以新古典主義風格建成。最古老的宗教建築是聖方濟堂,始建於1554年,以巴洛克風格建成。在這些宗教建築中,可以看到新古典主義巴洛克主義新哥特主義等建築流派。城市還有19座有意思的民用建築,現主要用於政府辦公,博物館廣場公墓。根據其建設時期的不同顯現出各異的建築風格。

姐妹城市

腳註

  1. ^ US News & World Report -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in Latin America 2019. 2020-03-15.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Enciclopedia de los Municipios de México Estado de Jalisco Guadalajara. Instituto Nacional para el Federalismo y el Desarrollo Municipal. 2010-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6) (西班牙語).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Napolitano, Valentina. Migration, Mujercitas, and Medicine Men : Living in Urban Mexico. Ewing, New Jers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4. ^ 4.0 4.1 4.2 Kirkwood, Burton. History of Mexico. Westport, Connecticut: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0: 83. 
  5. ^ 5.0 5.1 Guadalajar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2010-01-14. 
  6. ^ Consejo Nacional de Población, México; Delimitación de las zonas metropolitanas de México 2005. 2008-10-18. 
  7. ^ Dugal, James. Guadalajara Gas Explosion Disaster. Disaster Recovery Journal. 1999, 5 (3). 
  8. ^ The Guadalajara 1992 Sewer Gas Explosion Disaster. SEMP. 2006-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10). 
  9. ^ 9.0 9.1 Megaconstrucciones. 2022-01-21. 
  10. ^ smn.conagua.gob.mx/tools/RESOURCES/Max-Extr/00014/00014066.TXT. Servicio Meteorológico Nacional. 2023-06-17 (西班牙語). 
  11. ^ El Niño Arrives on Schedule. Environment Canada. 2009-12-23. 
  12. ^ NORMALES CLIMATOLÓGICAS 1951–2010. Servicio Meteorológico Nacional. [2012-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8) (西班牙語). 
  13. ^ Extreme Temperatures and Precipitation for Guadalajara 1931–2010. Servicio Meteorológico Nacional. [2013-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7) (西班牙語). 
  14. ^ NORMALES CLIMATOLÓGICAS 1981–2000 (PDF). Servicio Meteorológico Nacional. [2016-01-2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1-30) (西班牙語). 
  15. ^ Klimatafel von Guadalajara, Jalisco / Mexiko (PDF). Baseline climate means (1961–1990) from stations all over the world. Deutscher Wetterdienst. [2016-01-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8-03) (德語). 
  16. ^ https://portales.sre.gob.mx/coordinacionpolitica/index.php/entidades/148-jalis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