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琵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琵琶
漢語名稱
正體字 琵琶
簡化字 琵琶
越南語名稱
國語字 Đàn tỳ bà
儒字 彈琵琶
韓語名稱
諺文비파
漢字琵琶
日語名稱
漢字 琵琶
舊字體琵琶

琵琶,是東亞傳統彈撥樂器,在中國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秦朝時期出現的。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漢語裡對所有短頸魯特琴族(又稱琉特屬)彈撥樂器的總稱。

在古代,琵琶有四弦琵琶(曲頸琵琶)和五弦琵琶(直頸琵琶)兩種,其中五弦琵琶後來逐漸失傳,不再使用,但在敦煌壁畫上經常可以看到飛天彈奏此種樂器;而四弦琵琶則在中國和日本發展出了多種類型,並且很多至今仍在演奏。四弦琵琶(曲頸)與西亞烏德琴和歐洲的魯特琴有着共同的起源,其形狀也非常相似。它的共鳴箱呈現為像豎着切開的半個蛋形,並連接着一根琴頸,琴頭(弦軸部分)以近乎直角向後彎曲,形成了這一樂器的典型外觀。五弦琵琶(直頸)則被認為起源於印度,琴頭不彎曲,而是直線延伸。唯一現存的五弦琵琶實物收藏於宮內廳正倉院北院,即「螺鈿紫檀五弦琵琶」。

中國琵琶傳到東亞其他地區,發展成日本琵琶朝鮮琵琶越南琵琶琉球琵琶

歷史起源

琵琶的起源不詳,其外型與魯特琴波斯魯特琴英語Barbat (lute)烏德琴類似,可能源自共同的祖先。雖然實物已不復存在,但在薩珊王朝波斯遺址出土的工藝品浮雕裝飾中,常見到類似琵琶的樂器。這些樂器的弦軸向後彎曲,演奏時多使用撥子彈奏,被稱為「巴爾巴特」(Barbat)。這種樂器被認為是四弦琵琶、烏德琴和魯特琴的祖先。據推測,巴爾巴特在前漢時期傳入中國。

中國古代記錄對它的起源有多種猜測,杜摯認為源自秦朝末年[1];劉熙認為這種樂器起源自游牧的胡人[2],可能是自中亞或西亞傳入;一說是漢朝烏孫公主的發明[3]

在漢朝時已經成為中國常見樂器,在魏晉南北朝之前,琵琶可以用來泛指所有彈撥樂器。在唐代時,由龜茲傳入曲頸琵琶。現代的琵琶為改良後的曲項琵琶,在明朝定型。

各地發展

中國

1870年代的演奏者。
十九世紀的 三弦和琵琶演奏者。

「琵琶」一詞最早見於東漢應劭風俗通義》中的《聲音》篇。此外,根據劉熙的《釋名·釋樂器》中:「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意即批把是騎在馬上彈奏的樂器,向前彈出稱做批,向後挑進稱做把(最基本的彈撥技巧);根據它演奏的特點而命名為「批把」。在古代,敲、擊、彈、奏都稱為鼓。當時的游牧人騎在馬上好彈琵琶,因此為「馬上所鼓也」。

唐朝以前,琵琶是所有彈撥樂器的總稱。具體何時傳入中國尚不明確,但西晉傅玄的《琵琶賦》(《初學記》和《通典》均引用過)中的傳說表明,琵琶可能在秦朝時由修築長城的工人演奏,或是由西漢烏孫公主為方便在馬上演奏而發明。然而,從這些記述來看,當時稱為「琵琶」的樂器與現在的琵琶不同,琴身為圓形,似乎更接近阮咸樂器。秦漢琵琶屬於直項琵琶,所謂「直項」,是指樂器的琴柄畢直。秦漢琵琶琴身呈圓盤狀,西晉竹林七賢中的阮咸善於演奏琵琶,所以後世稱這種樂器為阮咸

唐代的琵琶與現今日本的樂琵琶形狀幾乎相同。在音樂理論日益完善的過程中,琵琶的調弦方法也有多種規定,被廣泛用於各種合奏中。琵琶的記譜法也逐漸確立,成為宮廷音樂和民間音樂中的重要樂器,無論是合奏、獨奏,還是歌唱的伴奏,琵琶都廣受喜愛。白居易的《琵琶行》膾炙人口,據說楊貴妃也精通琵琶演奏。在隋唐九、十部樂中,曲項琵琶是主要樂器,對盛唐歌舞藝術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唐社佑《通典》云:「坐部伎即燕樂,以琵琶為主,故謂之琵琶曲。」

清代使用的琵琶與唐代的不同,形狀更接近日本的盲僧琵琶。雖然弦的數量沒有變化,但品位增加了,達到了14個。演奏時不再使用撥子,而是用鏟形的義甲(類似於撥片)彈奏。此後,中國繼續使用這種形制的琵琶,主要用於民間歌謠的伴奏。

進入20世紀,琵琶演奏家、作曲家劉天華(1895-1932)開始創作琵琶獨奏曲。到了1950年代,琵琶經過進一步改良,形成了現代的琵琶。現代琵琶有4根金屬弦,31個品位,可以演奏半音音階。演奏時融合了吉他的技巧,使用右手的全部手指,通過指甲或假指甲發出聲音。

至於古代琵琶的樂譜,有敦煌文獻P.3808背面記載的10世紀以前的樂譜(共25首)。

結構

衛仲樂手抱四相十三品琵琶
南管琵琶

現在稱為「琵琶」的主要是結合中國直項琵琶和西域曲項胡琵琶特點而成的中國式曲項琵琶,此琵琶在明朝時的形制就基本固定。

胡琵琶是最早傳入中國的曲項琵琶,但並不是所有的曲項琵琶都屬於胡琵琶(也有直項琵琶,如日本正倉院存有的唐傳直項五弦琵琶),琴柄向後折曲,琴身作半梨形,是在魏晉南北朝時代從西域龜茲傳到中國北周。《隋書·音樂志》:「周武帝時有龜茲人,曰蘇祗婆,從突厥皇后入國,善胡琵琶,聽其所奏,一均之中,間有七聲」。當時琵琶的彈奏是橫抱,用撥子彈奏,彈奏的方式自由無拘束,就算是在馬背上也可以輕鬆撥彈,現時以中國南管琵琶與日本琵琶依然保留橫抱的彈奏方式。

到了魏晉南北朝,是個胡風東漸的時代,我們可以從當時的顏氏家訓中的一小段:「齊朝一士大夫有一兒年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略窺當年學習琵琶的風潮。這個時代琵琶用途上主要是作為伴奏的樂器。《隋書·音樂志》:「龜茲國……其歌曲有《善善摩尼》,解曲有《婆伽兒》,舞曲有《小天》,又有《疏勒鹽》。

原藏於敦煌莫高窟的唐代《敦煌琵琶譜》(公元933 年),顯示唐朝時琵琶在中國有重大發展,在李唐皇室的統治下,琵琶是當時熱門的樂器,在各種節慶、舞蹈等節目,都需要琵琶的伴奏來助興。當時後來中國琵琶亦分為多個派別,彈奏方式也變為直抱、以戴上假指甲的手指彈奏。惟有福建南音(泉州南音)的琵琶,至今仍然是橫抱撥彈[4]

古代琵琶曾有四相13品、14品、15品等,現已增加到六相18品、24品、26品、28品或30品,按12平均律排列,六相二十八品的琵琶為音域A-g3。常用技巧右手有彈、挑、夾彈、滾、雙彈、雙挑、分、勾、抹,摭、扣、拂、掃,輪、半輪等指法,左手有揉、吟、帶起、捺打、虛按、絞弦、泛音、推、挽、綽、注等技巧。可演奏多種和音、和弦。著名樂曲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潯陽月夜》、《陽春白雪》、《昭君出塞》、《大浪淘沙》等。

定弦

一般常用的定弦方法,由纏弦到子弦依次為「Adea」。也有依曲子改變其定絃,如劉德海編曲的〈瀏陽河〉,其定絃為Gdea;吳俊生作曲的〈火把節之夜〉,定絃則為#FBea。

曲目 定弦(纏老中子)
常用定弦 Adea
《瀏陽河》 劉德海編曲 Gdea
《火把節之夜》 吳俊生作曲 #FBea
《浦東派霸王卸甲 ABea
《浦東派海青拿天鵝 ABea
《浦東派將軍令 ABee

朝鮮

朝鮮亦把短頸魯特琴族彈撥樂器稱為琵琶,當時的琵琶是直頸的。後來新羅從中國唐朝的傳入唐式琵琶,為了區別,把之前已有的琵琶稱為「鄉琵琶」(향비파鄕琵琶),把傳入的唐式琵琶稱為「唐琵琶」(당비파唐琵琶)。據《三國史記》載,新羅樂中,玄琴伽倻琴琵琶三種絃樂器大笒中笒小笒三種管樂器合稱為「三弦三竹」(삼현삼죽三絃三竹[5]。當時的琵琶以玳瑁製的撥子彈奏。

日本

江戶時代的唐琵琶

日本在飛鳥時代從中國唐朝傳入五弦琵琶,到奈良時代又傳入四弦琵琶。五弦琵琶到平安時代初期仍在使用,四弦琵琶被日本人稱為「樂琵琶」,是日本雅樂樂器之一。以半開形的撥子彈奏。後來又發展出平家琵琶盲僧琵琶唐琵琶薩摩琵琶筑前琵琶等種類。

越南

四弦、十多個柱的琵琶大約在明代傳入越南,被稱為「彈四弦」([[琵琶 (越南)|Đàn tỳ bà彈琵琶]]),常用於雅樂,直抱彈奏,用左手手指頻繁變換音調。

琉球

琉球琵琶由來自中國福建閩人三十六姓傳入,具有福建南管琵琶的特徵如細頸、四相九品、鳳眼,亦有與日本琵琶的特點,有四相,琴身圓如橫筒,在腹部的面板上設有九品,相當低,五品長、四品短,用手指彈奏。特點在於腹中有響線,搖動琴身時鏗然有聲[6]

製造材料

琵琶的材料有:

  1. 琴頭和背板使用質地堅硬的老紅木、紫檀木、紅木、花梨木或色木等較硬的雜木。
  2. 面板主要使用梧桐木。
  3. 覆手(縛手)主要以硬木、竹材製作。

註釋

  1. ^ 傅玄〈琵琶賦序〉:「杜摯以為興之秦末,蓋苦長城役,百姓弦者而鼓之。」
  2. ^ 劉熙《釋名》〈釋樂器〉:「枇杷本出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
  3. ^ 《宋書》卷19〈樂志一〉:「琵琶,傅玄《琵琶賦》曰:『漢遣烏孫公主嫁昆彌,念其行道思慕,故使工人裁箏、築,為馬上之樂。欲從方俗語,故名曰琵琶,取其易傳於外國也。』《風俗通》云:『以手琵琶,因以為名。』杜摯云:『長城之役,弦鞀而鼓之。』並未詳孰實。其器不列四廂。」
  4. ^ 饒宗頤:〈敦煌琵琶譜續記〉,《敦煌琵琶譜論文集》(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1),頁48。
  5. ^ 《三國史記·樂志》:「新羅樂,三絃、三竹、拍板、大鼓、歌舞,舞二人,放角幞頭、紫大袖喻公襴紅鞓、鍍金銙腰帶、烏皮靴。三絃:一玄琴、二加耶琴、三琵琶;三竹:一大笒、二中笒、三小笒。」
  6. ^ 《琉球聘使記》:「琵琶似此方者,四隔,圓如橫筒。更設九柱於其腹,極卑,而五長四短。手搊不用撥。鳳眼纖。搖則鏗爾有聲,想其腹中有物,是為異耳。」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樂律典·琵琶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