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瑪蓉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瑪詠劇Makyong,或寫作MakyungMak Yong,又譯作慢蓉、麥雍、馬克-揚等)是一種綜合了唱、舞、演、賓白、音樂演奏、插科打諢等表演藝術的傳統馬來戲曲,它流傳於馬來西亞吉蘭丹吉打玻璃市登嘉樓泰國北大年等地。對於這種戲曲的起源,學界至今仍沒有一個確切說法,但從戲曲的內容來看,這種曲藝應該在馬來半島伊斯蘭化以前已開始流傳,至少已有超過800年的歷史。200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瑪蓉劇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肯定了這種曲藝的藝術文化價值。

瑪詠劇史

瑪詠劇是一種口傳表演,歷史學家尚未能確定這種戲曲是起源於宮廷或民間,對其起源時間也未有確切說法。因戲曲內容中含有感謝神明、民間信仰和巫術治療等元素,所以可推斷瑪詠劇的流傳應在馬來半島信奉伊斯蘭教之前。根據馬來傳統文學作品《北大年傳》(Hikayat Patani)記載,瑪蓉劇在距今200多年前由北大年古國(Kerajaan Pattani)傳播到吉蘭丹,然後再從吉蘭丹傳播到吉打、丁加奴、廖內群島

在1920年代以前,吉蘭丹的瑪詠戲班一直由吉蘭丹皇室所資助,當時在哥打峇魯(Kota Bharu)有一個稱作「甘榜天猛公」(Kampung Temenggung)的表演場所。根據古蘭沙瓦·尤索夫教授(Prof. Ghulam-Sarwar Yousof)搜集的口述歷史資料,有五個瑪詠戲班同時住在甘榜天猛公範圍內,他們都必須接受嚴格的戲曲訓練,即使是在平日,也要以劇中的表演方式去說話、行動和唱歌。瑪蓉劇在當時處於鼎盛時期,無論在貴族階層或在平民階層都得到歡迎。可是,1926年的一場大水災導致吉蘭丹的經濟嚴重衰退,與此同時,英國殖民者的入侵也削弱了吉蘭丹皇室的經濟能力,緊接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這種種的外在因素導致瑪蓉劇風光不再,表演水平也大幅度滑落。為了迎合觀眾喜好,一些瑪蓉藝人改變了傳統的表演方式,有的省略了表演開始階段的朝拜儀式,有的大量加插葷笑話,有的減少了樂器的使用,原本長段的表演縮短得只剩約45分鐘。

1970年代,古蘭沙瓦教授對瑪詠劇的變質和逐漸消亡感到擔憂,於是他和士里天猛公戲班(Kumpulan Budaya Seri Temenggung)攜手合作推動復原傳統瑪蓉劇的工作。他安排戲班把十二部經典的瑪蓉劇劇目重新般上舞台,攝錄他們表演的實況,採訪老藝人以收集口述歷史。同時,他也邀請瑪蓉劇著名藝人卡迪嘉·阿旺(Khatijah Awang,1941-2000)到大學校園內講授表演課程。在他們的努力下,1970年代留下了一些寶貴的瑪蓉劇學術資料。此後,瑪詠劇除了在民間表演以外,也開始獲得了較多知識分子的關注。

瑪詠劇的表演形式

傳統的瑪詠劇在戶外戲棚表演,戲棚四面無圍欄,其中三面開放給觀眾圍觀,剩下的一面留給奏樂的樂師。運用於瑪詠劇的演奏樂器有弦琴(rebab)、馬來鼓(gendang)、鑼(gong)、笛子(serunai)等。其中,拉弦琴的樂師是樂師之首,他主導着演奏速度的急緩、曲調的臨時轉換,其他樂師都以他為中心配合演奏。

瑪詠劇里的角色主要是由女藝人扮演,最重要的是兩位分別被稱作「瑪詠」(makyong)和「伯詠」(pakyong)的女藝人。瑪詠扮演劇中的主要女性角色(如:公主),而伯詠扮演劇中的主要男性角色(如:國王、王子)。瑪詠在瑪蓉劇中負責獨唱、領舞,而圍繞在她身邊的侍女、宮女們(dayang-dayang)則為她伴舞、伴唱。瑪詠劇里能由男藝人扮演的只有插科打諢的丑角(peran),他們一般是扮演伯詠的臣子。

瑪詠劇被禁止演出

1991年,伊斯蘭黨在州選舉中贏得吉蘭丹州的執政權。該黨基於瑪詠劇有一些不符合回教教義的元素(如涉及民間宗教信仰、藝人的表演服飾露出手臂、不披戴頭巾)而禁止了瑪詠劇的演出。雖然許多藝術愛好者和藝人反對這項禁令,但是禁令還是實施了,自此之後瑪詠劇就不能在該州的公開場合演出。

參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