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瑪麗亞·格佩特-梅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瑪麗亞·格佩特-梅耶196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Maria Goeppert Mayer
攝於1963年
出生Maria Göppert
(1906-06-28)1906年6月28日
 德意志帝國卡托維茲
逝世1972年2月20日(1972歲—02—20)(65歲)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
公民權 德國
 美國
母校哥廷根大學
知名於雙β衰變
幻數
核殼層模型
雙光子吸收
格佩特-梅耶單位
配偶約瑟夫·愛德華·梅耶英語Joseph Edward Mayer1930年結婚)
兒女2
獎項196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諾貝爾物理學獎(1963)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物理學
機構莎拉·勞倫斯學院
哥倫比亞大學
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英語Project Y
阿貢國家實驗室
聖地牙哥加利福尼亞大學
芝加哥大學
博士導師馬克斯·玻恩
博士生羅伯特·G·薩克斯英語Robert G. Sachs
簽名

瑪麗亞·格佩特-梅耶(德語:Maria Goeppert-Mayer,1906年6月28日—1972年2月20日)是一名德裔美國物理學家。1963年因提出原子核殼層模型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是繼瑪麗·居里之後第二位拿到此獎的女性。

生平

瑪麗亞·格佩特-梅耶出生於德意志帝國統治下的普魯士王國西里西亞省卡托維茲(現屬於波蘭)。

1910年,由於其父弗里德里希被任命為哥廷根大學的兒科教授而舉家遷往哥廷根居住,格佩特-梅耶是她父親的家族中的第七代教授。在小時候,她的生長環境裡就充滿了大學裡的學生、教授、學者,其中甚至包括了未來的諾貝爾獎得主恩里科·費米維爾納·海森堡保羅·狄拉克沃爾夫岡·包立

1924年,她通過了畢業考得以進入大學就讀,在秋天成為了哥廷根大學的一份子。在那兒她向馬克斯·玻恩詹姆斯·法蘭克阿道夫·奧托·賴因霍爾德·溫道斯等未來的諾貝爾獎得主學習。

1930年她完成了博士學位,並在同年嫁給了詹姆斯·法蘭克的助手約瑟夫·愛德華·梅耶英語Joseph Edward Mayer博士。之後這對夫婦移居梅耶的祖國美國。

未來的幾年裡,格佩特-梅耶在她丈夫任職的學校擔任非正式或志願的職務,1931年到1939年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1940年到1946年在哥倫比亞大學,之後則是在芝加哥大學。這段期間,格佩特-梅耶之所以無法取得職位部分是因為性別歧視以及嚴格避免裙帶關係的規定。儘管如此,她還是找到了其他機會,包括莎拉·勞倫斯學院的教職、哥倫比亞大學研究計畫和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研究職位。

在她丈夫任職芝加哥大學的期間,格佩特-梅耶成為了物理系的志願副教授。此外,鄰近的阿貢國家實驗室於1946年7月1日成立,格佩特-梅耶取得了理論物理組的兼職工作。這段時間,她發展了解釋原子核殼層結構的數學模型。由於這個研究成果,她與約翰內斯·延森尤金·維格納共同獲得1963年的諾貝爾物理獎

格佩特-梅耶的模型解釋了「為何特定數量的核子使原子核特別穩定」這個困惑物理學家許久的問題。這些數量被稱作幻數。背離當時已知的知識,她假設原子核就像一系列的封閉殼層,而質子與中子傾向兩個合成一對。這就像地球繞著太陽公轉時同時繞著自轉軸自轉。格佩特-梅耶優雅地描述了這個概念:

在1940年代與1950年代早期,格佩特-梅耶為愛德華·泰勒研究光學問題,其研究結果被應用到設計第一顆氫彈

1960年,格佩特-梅耶到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擔任教授。雖然到任不久後就中風,其後仍繼續教學與研究數年。 [1]

1972年,格佩特-梅耶因心肌梗塞加州聖地牙哥過世。

其他知名工作

瑪麗亞·格佩特-梅耶1931年的博士論文是研究原子的雙光子吸收之可能性。這個現象一直到1960年代雷射發明後才受到證實。為紀念他在這個領域的貢獻,雙光子的吸收截面單位被命名作GM(Goeppert-Mayer)。

紀念

格佩特-梅耶死後,美國物理學會設立了以之命名的獎項,頒給傑出的年輕女性研究者。對象是所有取得博士學位的女性物理學家。兩間格佩特-梅耶曾經待過的大學也紀念她。芝加哥大學每年頒獎給傑出年輕女性科學家或工程師。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則每年舉辦瑪麗亞·格佩特-梅耶座談會,聚集女性研究者一同討論現代科學。

金星上的格佩特-梅耶撞擊坑(半徑約35公里)也是以之命名。

參考文獻

  1. ^ Sachs, Robert G. "Maria Goeppert Mayer", Biographical Memoirs 50(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79).

外部連結

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