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王袞 (醫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王袞(?—?),宋代醫家。太原(今山西太原)人。

王袞早年侍奉其父赴滑台(今河南滑縣)為官。途中父親患病,遇到庸醫不究脈理,誤投湯劑,病竟不起。母又多病。後來歷任錢塘酒官、中書堂後官、大理寺少卿等職。潛心學醫術,留意醫藥,廣搜驗方。歷時二十餘年,博採群方七千餘方,擇其要者五百餘方,分作三篇(三卷),集成《王氏博濟方》,於1047年(慶曆七年)刊行於世,書名《博濟方》,在當時個人撰輯的方書中有較大的影響。原書已佚,今存者由《永樂大典》之殘文輯出共得三百五十餘方,厘為五卷。輯佚本內容約為原書的十分之七。在藥物炮製方面,他提到虻蟲「炒黑」但未作去頭翅足的要求,這與現代研究的結果相吻合。

參考文獻

  • 《中醫人物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