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特拉凱島城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特拉凱島城堡立陶宛語Trakų salos pilis)是一座位於立陶宛特拉凱Galvė湖中一座島上的城堡。這座石頭結構的城堡是14世紀由科斯圖提斯公爵興建的,到大約1409年,科斯圖提斯的兒子維陶塔斯大帝時期,整個工程的主要部分已經完工。1430年,維陶塔斯本人逝世於這座城堡內。

特拉凱是立陶宛大公國的主要中心之一,因此這座城堡有着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

城堡結構

城堡內的庭院。右邊建築為公爵的宮殿和城堡主樓

第一階段

特拉凱島上城堡是分不同階段建造的。第一階段始於14世紀後半葉,科斯圖提斯大公爵下令在特拉凱三個湖中最大的那個上建造城堡。城堡的結構是以特拉凱半島城堡為母本擴張並加強的版本。科斯圖提斯為了城堡的營造,調動了大部分民眾並支出了許多財富。

1377年條頓騎士團給這座城堡帶來了巨大的的摧毀。在科斯圖提斯大公爵被暗殺後,瓦迪斯瓦夫二世·雅蓋沃維陶塔斯開始了爭奪立陶宛大公頭銜的鬥爭。城堡被雙方的勢力圍攻。在雅蓋沃和維陶塔斯雙方調停時,城堡的第二階段建設迅速開始直至1409年結束。這一階段的建造被視為特拉凱城堡歷史上最重要的進程。在條頓騎士團停戰期間,工程得以繼續,直到完工四年後,格倫瓦德之戰爆發了。

第二階段

宮殿的內庭和木質樓梯走廊

第二階段的建造中,城堡加蓋了兩翼,城堡的南邊,興建了一座六層高的(大約35米)城堡主樓。主樓有活動大門,大門可將城堡前地和宮殿分開。主樓有多種功能:它不僅是一個防禦工事,還具有一座小教堂和起居區域。它可以鏈接至公爵宮殿。主樓同樣有一個內庭,內庭中,沿內牆建有木質樓梯和走廊,這些木質走廊的好處就是能夠在不進入宮殿的情況下使各功能區域相連通。

南部宮殿的整個南翼被用作公爵大廳。大廳面積大約10X21平米,只有維爾紐斯城堡建築群的上層宮殿能夠與之相媲美。

角樓和城牆

整個建築的主要材料使用的是哥特式磚牆。大塊的石料主要用在基底和建築的上層,塔樓和城牆上。城堡的裝修也是使用了眾多材料,比如屋頂琉璃瓦,燒制磚塊,彩色玻璃窗。第二期工程結束後,整體的樣式可被描述為帶有羅曼式色彩的哥特式建築

第三階段

15世紀對城堡前地的擴建是特拉凱城堡第三階段的的重要里程碑。這一階段,城牆被加固為2.5米厚,同時增加了垛子以備戰時使用。三個防禦塔建在不同的角落,西南方的防禦塔樓也被當作監獄使用。這些塔樓主要是為士兵和存放大炮設計。公爵大殿主樓的門房有可移動的大門,門房為戰事需要進行了特殊加固。靠近內牆有幾座建築,養馬場,廚房,和其他服務性建築。工程在15世紀進行時,Galvė湖的水平線比今天還要高幾米,城堡的建設者依勢在公爵大殿和城堡前地間築成一條壕溝,壕溝的寬度正好能容得下一隻小船通行。大殿和城堡前地間用一座活板城門鏈接,戰時可將大門收起。

年久失修

殘破的特拉凱島上城堡 - Józef Marszewski 繪(1866) 存於華沙國家博物館
1870-1880年間的照片

格倫瓦德之戰中,立陶宛大公國的主要敵人被波蘭立陶宛聯軍擊敗後,特拉凱城堡逐漸失去了他的戰略地位。此時重新裝修過的城堡逐漸演變為以居住為主的華麗建築。牆壁上被畫上了新的壁畫,部分留存至今。外國使臣也常被邀請進公爵大殿。1413至1430年間,雅蓋沃就曾到訪城堡13次。1414年,佛蘭德人Guillebert de Lannoy這樣描述特拉凱城堡:

城堡的管理由立陶宛計量局接管直到1511年,之後城堡一直被當作監獄使用。17世紀,立陶宛與莫斯科公國戰爭時期,城堡被摧毀後就再也沒有重建。逐漸變得衰敗失修。

重建

19世紀,城堡的重建計劃被列入日程。原始的壁畫被保護並複製下來,整個壁畫工程由波蘭立陶宛畫家Wincenty Smokowski承擔。帝國考古委員會於1888年開始對殘餘城堡的考古工作,1905年,俄羅斯帝國也開始參與城堡的修繕工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派遣專家也多次進行城堡的修復嘗試。1935-1941年間,公爵大殿的牆被重新加固,東南面的城堡前地塔樓和連帶的城牆部分被重新建起。立陶宛和波蘭的遺蹟保護人士參與了修復工程,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最激烈時,整個計劃不得不暫停。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重建計劃於1946年開始。工程集中進行是在1951-1952年間。城堡修復的主工程於1961年結束。至此,特拉凱城堡又得以15世紀的面貌重現世人。

現在,特拉凱城堡是立陶宛最重要的旅遊景點。 

圖片集

另見

注釋

Stephen Turnbull. Crusader Castles Of The Teutonic Knights. Vol. 1. Osprey Publishing Ltd, 2003. p. 39. ISBN 1-84176-557-0

參考

  • Patkauskas S. Archeologiniai tyrimai Trakuose. Vilnius,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