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業外收益
營業外收益[1](英語:Non-operating Income、Non-operating Profit)或譯營業外損益、營業外利潤,是指營業外收入扣除營業外支出後之餘額。其為正數,表示本期營業外利益之數;其為負數,表示本期營業外虧損之數。[2]
營業外損益
營業外收入
營業外收入(英語:Non-operating Revenue)或稱營業外所得,凡正常業務營運範圍以外之各項收入皆屬之。
營業外支出
營業外支出(英語:Non-operating Expenses)或稱營業外費用,凡正常業務營運範圍以外之各項費用或損失皆屬之。
- 財務成本
- 採用權益法認列之子公司、關聯公司及合資損失之份額
- 其他:投資性不動產費用、警務費用、航政費用、消防費用、災害損失等
計算
- 營業收入淨額(或銷貨淨額) = 營業收入(或銷貨收入) - (顧客折扣 + 退回 + 折讓)
- 營業毛利 = 營業收入淨額(或銷貨淨額) - 營業成本(或銷貨成本)
- 營業利益 = 營業毛利 - 營業費用
- 息稅前利潤 = 營業利益 + 營業外收益(即營業外收入 - 營業外支出)
- 淨利 = 息稅前利潤 - 利息支出 - 稅 = 稅前盈餘 - 稅
- 即:
- 淨利 = 營業收入淨額 - 營業成本 - 營業費用 + 營業外損益 - 利息支出 - 稅
- 營業外利潤 = 營業外收入 - 營業外支出
參見
參考資料
- ^ 樂詞網. terms.naer.edu.tw. [2024-10-25] (中文(臺灣)).
- ^ IFRS各業適用損益表科目名稱、定義及編號 (PDF). 行政院主計總處 (報告). [2023-04-0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4-02) (中文(臺灣)).
這是一篇關於會計學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