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 (地下水)
潛水層是指存在於地表以下第一個穩定隔水層上面、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它主要由降水和地表水入滲補給。潛水面上任上點的標高(H)秒爲該點的潛水位;潛水面至隔水板頂面的距離稱爲含水層厚度(h),也稱含水層。
基本特點
- 潛水面上部,一般無穩定隔水層存在,因此潛水具有自由的水面,不承受靜水壓力,屬無壓水。在重力作用下,由潛水位較高處向低處流動。
- 通常大氣降水、地表水經過包氣帶直接滲入而補給潛水,所以水多數情況下,潛水的分布區就是補給區,兩者完全一致。
- 潛水動態(水位、水質、水量等)受氣候影響而有季節性變化。如雨季,降水充沛,潛水獲得補給量較多,致使潛水面上升,埋藏深度變小,因而呈現季節性變化。
- 由於潛水埋藏較淺,易污染,易於取用,故常爲民用水源及工農業供水水源。
補給來源
潛水面以上不存在(連續性)隔水層,因此,潛水的全部分布範圍都可以接受大氣降水的補給,在地表水分布處可以接受地表水的補給,還可以接受下伏含水層的越流補給或其他方式的補給,另外還接受(有意識或無意識的)人工補給[1]。
排泄途徑
潛水以多種形式排泄,包括以泉的形式溢流於地表,直接泄流於地表水,通過包氣帶向大氣蒸發以及通過植物蒸騰,以越流或其他方式向相鄰或下伏含水層排泄,通過水井、鑽孔、坑道等人工排泄。
參考資料
- ^ 張, 人權. 水文地质学基础. 地質出版社. 2011: 28.
延伸閱讀
- 劉志國 吳青松 王現國 張秋冬 劉新紅. 水文水井鑽探工程技術. 河南省鄭州市金水路11號: 黃河水利出版社. 2008. ISBN 978-7-80734-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