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漢源茶馬古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漢源茶馬古道
四川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
時代漢代清代
編號32
認定時間2012年7月16日

漢源茶馬古道位於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漢至清。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1]

簡介[2]

漢源茶馬古道位於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境內。現存遺址包括3處古道遺址、1處古城址、1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1處古建築,分別為茶馬古道九折坂段、茶馬古道羊圈門段、茶馬古道飛越嶺段、清溪故城遺址、護國橋、孚和店。

漢源段茶馬古道屬於川藏茶馬古道中的「大路」。起自滎經縣凰儀堡,翻大相嶺抵草鞋坪入漢源縣境,下羊圈門經清溪古城出西門折轉向西經富莊、宜東、三交城,再攀飛越嶺,進入甘孜州瀘定縣,達康定,再進藏,縣境內長約77.5千公尺,南路邊茶主要由此進入藏區。保存較為完好的有清溪羊圈門段、九折坂段以及宜東飛越嶺段。羊圈門段茶馬古道與始建於秦漢時期的抵西昌、出雲南、達緬甸的以運輸絲綢為主的「南方絲綢之路」相重合。這里的古道寬約2公尺,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就地取材,用山石拼嵌而成。每個石塊都是不規則的,沒有專門雕琢,隨石塊的形狀鋪開,成不規則幾何圖形,石塊之間互相固定,防外力推動,經久耐用,部分路段內側還有排水溝。古人獨具匠心的巧妙構思被歲月牢牢凝固在古道上。史載「王陽回車,王尊叱馭」的典故就發生在九折坂段古道上。漢唐以來的犛牛道(又稱靈關道、清溪道),也由此道抵清溪,再向南經富林、呷洛通西昌、雲南。同時,鑿於秦漢的清嘉道,起自清溪,經九襄、皇木入峨邊、峨眉達樂山,樂山的食鹽由此道運到清溪,再入藏區,因以運鹽為主,所以有「鹽道」之稱。漢源茶馬古道是研究古代中國西南交通變遷,文化交流,邊疆安防,經濟互通等的重要實物資料,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悠悠歲月中,這三道合一的史實,加大了漢源茶馬古道的歷史份量。

註釋

  1. ^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的通知」,川府函[2012]149號,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省政府核定四川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共計484處),現予公布。各地、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正確處理文物保護與合理利用的關係,切實做好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管理工作。四川省人民政府,2012年7月16日
  2. ^ 「關於印發《四川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簡介》的通知」,川文物保函〔2013〕128號,各市、州文化(文物)局,省直文博單位:為有效保護全省不可移動文物,進一步鞏固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成果,省政府於2012年7月核定公佈了「四川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為切實加強和規範全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我局組織開展了《四川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簡介》(以下簡稱《簡介》)的編制工作。該《簡介》在專家審核和徵求各地文物部門意見的基礎上已由我局核定。現將《簡介》印發全省,請各地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辦法》的有關規定,參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標誌說明、記錄檔案和保護管理機構工作規範(試行)》的相關要求,及時完善本轄區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四有」基礎工作。特此通知。附件:《四川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簡介》四川省文物管理局 2013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