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浪洋寺摩崖造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浪洋寺摩崖造像
四川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
時代唐代
編號337
認定時間2012年7月16日

浪洋寺摩崖造像位於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唐。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浪洋寺摩崖造像位於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馬渡鄉石淋社區浪洋寺,造像分佈在面積83.64平方米,大青石四壁,現有23龕145尊。該造像建於唐咸通十二年(871年〉,盛於宋。碑文題記年代宋雍熙四年、威逼十二年。碑文題記是研究宋代書法藝術不可多得的史跡。其中二號龕具有代表性,方形龕,長2.9米,寬2.2米,深1.1米,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力士,主尊善跏趺坐須彌座之上,高1.5米,肩寬0.4米,人物均有背光。該造像藝術性具特色。是研究我國古代政治、歷史、文化藝術的珍貴資料。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新發現[1][2]

浪洋寺本身建於唐貞觀年間,原名豐饒寺,宋雍熙四年(987年)重建,更名大慈寺,明弘治九年(1496年)改名為浪洋寺。1933年10月,紅四方面軍發動宣達戰役,與川軍劉存厚部23軍交戰,川軍因恐紅軍用此寺作為掩護隱蔽之處,因此將浪洋寺燒毀。僅留下石窟。[3]

註釋

  1. ^ 關於印發《四川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簡介》的通知,川文物保函〔2013〕128號,各市、州文化(文物)局,省直文博單位:為有效保護全省不可移動文物,進一步鞏固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成果,省政府於2012年7月核定公佈了「四川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為切實加強和規範全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我局組織開展了《四川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簡介》(以下簡稱《簡介》)的編制工作。該《簡介》在專家審核和徵求各地文物部門意見的基礎上已由我局核定。現將《簡介》印發全省,請各地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辦法》的有關規定,參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標誌說明、記錄檔案和保護管理機構工作規範(試行)》的相關要求,及時完善本轄區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四有」基礎工作。特此通知。附件:《四川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簡介》四川省文物管理局 2013年10月16日
  2. ^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的通知」,川府函[2012]149號,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省政府核定四川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共計484處),現予公布。各地、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正確處理文物保護與合理利用的關係,切實做好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管理工作。四川省人民政府,2012年7月16日
  3. ^ 袁蓉蓀. 巴蜀石窟 (藏在乡野的中华文明). 上海光啟書局. 2022-10-01. ISBN 978-7545219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