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沈清松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沈清松
出生1949年 (1949)
臺灣
逝世(69歲)
 加拿大多倫多
教育程度魯汶大學 (MA, PhD)
輔仁大學 (BA, MA)
機構多倫多大學國立政治大學
時代當代哲學家
地區臺灣
學派輔仁學派德行倫理學中國哲學現象學
主要領域
現象學

沈清松(1949年—2018年)是一位世界級的台灣哲學家,他的研究領域廣泛,尤其專注於中西文化之間的哲學交流。他提出基於"慷慨"、"外推"和"多元他者"的思考,以推動和深化現代性,並試圖解決現代性所帶來的一些問題。[1]

沈清松於1949年出生在台灣,畢業於輔仁大學,獲得哲學學士學位。之後,他在1980年獲得了比利時魯汶大學(UCLouvain)的莫里斯·布隆代爾(Maurice Blondel)和阿爾弗雷德·諾斯·懷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的哲學博士學位。完成博士學業後,沈清松返回台灣,在國立政治大學擔任哲學教授長達二十年之久。他於2000年移居加拿大,擔任多倫多大學中國思想與文化講座教授,並在該校的哲學系和東亞系任教,直至2018年去世。

參考文獻

  1. ^ 周明泉:〈慷慨外推、邁向多元他者的沈清松教授〉. 《漢學研究通訊》第38卷1期. 2019年2月.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