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特·李普曼
沃爾特·李普曼 Walter Lippmann | |
---|---|
出生 | 美國紐約州紐約市 | 1889年9月23日
逝世 | 1974年12月14日 美國紐約市 | (85歲)
國籍 | 美國 |
母校 | 哈佛大學 B.A. (1909) |
職業 | 作家, 記者, 政治評論家 |
知名於 | 專欄作家 《新共和》 1958和1962普利策獎 |
父母 | Jacob and Daisy Baum Lippman |
沃爾特·李普曼(英語:Walter Lippmann 1889年9月23日—1974年12月14日),美國作家、記者、政治評論家,傳播學史上具有重要影響的學者之一,代表作《公眾輿論/輿論學》(Public Opinion)。李普曼以最早引入冷戰概念而聞名,並在現代心理學意義上創造了「刻板印象」一詞。李普曼在他的報紙專欄和幾本著作中評論媒體,最著名的是他在1922年出版的《輿論學》。 [1]
李普曼作為伍德羅·威爾遜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調查委員會的研究主任,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對新聞在民主中的作用的觀點與約翰·杜威的同期著作形成了的對比。他與約翰·杜威的同時期著作後被稱為李普曼-杜威辯論。李普曼獲得了兩項普利策獎,一項是因為他的報紙專欄<今日與明日>,另一項是他1961年對赫魯雪夫的採訪。
早年
1889年9月23日,李普曼生於美國紐約上東城,是德國猶太人第二代移民後裔。
在李普曼17歲生日前不久,他進入哈佛大學,並由喬治·桑塔亞那,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與格雷厄姆·華萊斯的指導,專注於哲學,歷史和語言。
李普曼與辛克萊·路易斯一起成為紐約社會黨的成員。四個月後,利普曼辭職,認為倫恩的社會主義計劃不足以實現。
生平
念完學士後,李普曼繼續留在哈佛攻讀研究生,再此期間,任桑塔亞納教授的助手,協助講授哲學史。
1910年夏末,著名「耙糞記者」林肯·斯蒂芬斯來哈佛招助手,經過與哈佛教授磋商後,選擇了李普曼。從此李普曼涉及新聞工作,此後供職於多家媒體。
1912年他辭去一切職務,前往緬因州,撰寫《政治序論》。《政治序論》出版後獲得成果成功,西奧多·羅斯福對此書推崇備至,與李普曼往來交換意見。
1914年《趨勢與主宰》問世,它和《政治序論》一道引起人們廣泛注意。同年與人合辦《新共和》雜誌,擔任副主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任美國陸軍部部長助理。
1919年回到《新共和》工作。1921年至1931年,任紐約《世界報》編輯、主編,10年間為其撰寫了大量社論(後匯為10卷出版),享譽一時。1931年《世界報》停刊後,在《紐約先驅論壇報》上開設「今日與明日」專欄,所寫專欄被國內外250家報刊轉載。1932年與菲耶離婚,與海倫·阿姆斯特朗結婚。
1961年1月,「今日與明日」轉到《新聞周刊》刊載,由《華盛頓郵報》辛迪加向國內外轉發,直到1967年3月最後一期。
1964年9月,林登·約翰遜總統在李普曼75歲生日前授予其總統自由勳章。授勳書上寫道:「他以精闢的見解和獨特的洞察力,對這個國家和世界的事務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從而開闊了人們的思想境界。」1967年退休,繼續為《新聞周刊》等撰寫評論。1974年85歲生日時,紐約市授予他最高榮譽青銅獎。
影響
「今日與明日」是美國言論史上歷時最久、影響最大的專欄,為李普曼贏得了世界聲譽(該專欄後匯為81卷出版),他也因此獲於1958年、1962年兩次獲得普利策獎。
著作
撰有《政治導向》、《放任與駕馭》、《輿論學》、《良好的社會》、《共產主義世界與我們的世界》等30種著作[2],涉及哲學、政治學、倫理學、新聞學及外交等多個領域,以下為著名作品:
- 《外交的主宰》1915年,國際問題的第一部著作。
- 《道德序言》1919年
- 《自由與新聞》1920年
- 《輿論學》(Public Opinion)1922年
- 《鬼影般的公眾》1925年
- 《命運的人》1926年
- 《美國的檢查官》1928年
- 《美國在世界事務中》(與威廉·斯克羅格斯合著)1931、32、33年
- 《解釋》1932年、1933-1935年
- 《自由的方法》1934年
- 《新的需要》1935年
- 《戰爭與和平札記》1940年
- 《美國的外交政策——共和國的盾牌》1943年
- 《美國的戰爭目標》1944年
- 《冷戰》1947年
- 《公共哲學論文集》1955年
傳記
- (美)斯蒂爾:《李普曼傳》, ISBN 978-7-5086-1233-1
參考文獻
- ^ 葉青青. 李普曼新闻思想反民主立场的由来. 新聞愛好者. 2012, (24): 24-26 [2021-11-30]. ISSN 1003-128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3).
- ^ 余葉子. 李普曼:局中人里的旁观者. 中華讀書報. 2019-09-04. 19版 [2021-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30) –透過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