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武漢熱工機械研究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武漢熱工機械研究所
公司類型研究所
成立1965年
結束1970年5月
產業設備製造

武漢熱工機械研究所、簡稱熱工所,對內稱一機部原子能設備製造研究所[1]:63,是1965年至1970年期間,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機械工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機械工業部合作成立的一所科研製造工廠,位於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武漢市武漢鍋爐廠廠內。江澤民時任所長兼黨委書記。

背景

1962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機械工業部(一機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機械工業部(二機部)共同成立了由領導和專家組成的「生產堆設備領導小組」,負責安排協調生產核反應堆設備製造任務。同年8月,由一機部和二機部技術人員共同組成第二聯合設計處,開展設備設計工作[2]

反應堆是以天然作燃料,石墨慢化劑,水作冷卻劑,發生鏈式反應而取得原子彈材料鈈-239的裝置。整個裝置重近萬噸,熱功率為600兆瓦,主要結構一共包括十二個組成部分:反應堆本體系統、一迴路系統、裝卸料系統、核燃料轉換系統、水淨化系統、事故處理和檢修系統、自動控制系統、保護系統、測量系統、下部水管道管束系統和射線防護系統等構成。這些系統包含的設備、儀器、儀表一共654項,由105個工廠和研究所承制[3]

由於設備要求非常高,一機部第二設計院(現為中國聯合工程公司)在1962年開始,對武漢鍋爐廠上海鍋爐廠上海汽輪機廠等進行技術改造,增建了新的清潔裝配、清洗、電鍍車間,並增補了部分精密加工設備。至1965年初,完成了中國第一座生產反應堆設備的製造任務,代號為「801工程」[4]。緊接着又翻版了兩套同樣裝置,分別代號為「821工程」、「816工程」[4]

沿革

1965年,根據戰備需要,一機部決定熱工所遷往武漢。按照當時規劃,熱工機械研究所最終要在三線建設地區的四川建所。所以遷往武漢鍋爐廠落戶,只是一個過渡階段。熱工所剛搬遷到武漢時,並沒有辦公樓、實驗室,只借武漢鍋爐廠的一座舊廠房,分隔成不同辦公室和實驗室,並暫借武鍋技校一幢三層樓房作為職工宿舍[1]:45。後來,才建造一幢四層樓房,一、二層辦公用,三、四層住宿用。一機部熱工機械研究所設在北京時的領導人並未有隨遷到武漢。因此為了加強領導,一機部對武漢熱工所的領導班子作了重新配備[1]:1-3

1966年5月,江澤民調任武漢熱工機械研究所所長,兼任代理黨委書記[5]。當時研究所共有二兩多人,計劃發展規模為一千六百人。當初何成擔任研究所黨委書記,由於何成一直未能赴任,由江兼任代理黨委書記[1]:63。1966年9月,中共武漢市委正式下文批准江澤民兼任研究所黨委書記[1]:63-64。其他所領導有副所長黃光華、陸善明,總工程師李彼得。因當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武漢全城受到衝擊,熱工所也受到影響,員工成立造反派「戰鬥隊」與保守派「紅五月」兩個群體,並在所內進行大辯論。1967年7月20日,武漢地區兩大派群眾組織「工總」與「百萬雄師」派性鬥爭達到高潮,謝富治王力作為中央文化革命小組代表抵達武漢,公開支持「工總」,引起了「百萬雄師」的不滿與遊行示威。此事導致中央文革小組宣布遊行為「武漢七·二〇反革命事件」,受此影響武漢全城混亂,江澤民也被剝奪在熱工所的領導權。1967年10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陪同阿爾巴尼亞部長會議主席穆罕默德·謝胡訪問武漢鍋爐廠時,江澤民與其他受審查幹部被關在辦公室禁閉[1]:5-6[6]。之後,紅衛兵開始攻擊,江澤民也被迫接受批鬥和檢討[7]:78。在停職兩年後,他被送往五七幹校勞動[7]:81

1970年5月,由於文化大革命進一步推進,江澤民提議一機部、二機部最終撤銷熱工所,並做工作、配合兩個部門調配撤所人員的安排。武漢熱工所一部分人安排到天津電器傳動設計研究所,部分調到湖北應城化工廠、湖北內燃機廠;一部分在武漢的調配給二機部二院,剩餘人員由武漢鍋爐廠全部接收[1]:80。同年,中共中央向羅馬尼亞提出一批經濟援助項目,一機部幹部司司長李煥章提議,由江澤民擔任專家組組長,執行援外任務[7]:82-83

相關

延伸閱讀

參考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丁瑞芝,陳書雲等編寫. 江泽民同志在武汉热工所.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01. ISBN 978-7-208-06439-3. 
  2. ^ 《當代中國的核工業》編輯委員會編. 当代中国的核工业 Contemporary China: nuclear industry. 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香港祖國出版社. 2009.09: 165. ISBN 7-80170-845-8. 
  3. ^ 朱興梓主編. 中国核电装备制造 从“728工程”到沿海重型装备制造基地. 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 2013.05: 7. ISBN 978-7-5123-4212-5. 
  4. ^ 4.0 4.1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編著. 中国机械史 行业卷 下. 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5.01: 1416–1418. ISBN 7-5046-6811-7. 
  5. ^ 明銳,逸峰著. 江泽民在上海 1985-1989.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60–161. 
  6. ^ 趙永文主編. 滴水集 第2集. 山東省新聞出版局. 1991.06: 149. 
  7. ^ 7.0 7.1 7.2 羅伯特·勞倫斯·庫恩著,談崢、於海江譯. 《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 上海: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5年1月. ISBN 7-5327-3655-5 (中文(簡體)). 
  8. ^ 《江泽民同志在武汉热工所》出版. 和訊網. [2018-1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6). 
  9. ^ 《江泽民同志在武汉热工所》出版-2009年1月24日 第4版.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9-0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