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正統史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正統,出自儒家五經之一的《春秋》一書,既是歷史觀,也是政治觀,又稱法統道統禮儀之統,分為「居正」和「一統」兩個層面。「居正」的意思是符合儒家道統,《漢書》曰:「《春秋》法五始之要,在乎審己正統而已」。《孟子·滕文公下》曰:「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道統的正統及法統的正統是有區別的;前者相對詞為異端、後者相對詞為僭偽。

史觀與政治觀

《春秋》史觀在於宗周,即要強調血統上的嫡長子繼承制以及文化上的華夷之辨。《周禮》和《春秋》大義是衡量正統的標準,對正統的追求稱為撥亂反正、尊王攘夷,對正統的反叛則為亂臣賊子。

儒家傳承

正統又指儒教正統學派「文王、孔子、孟子子思曾子」,因此正統又引申為學派一脈相傳的嫡系。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