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歐根·杜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歐根·卡爾·杜林(德語:Eugen Karl Dühring;1833年1月12日—1921年9月21日)是一位德國的盲人哲學家和經濟學家,社會主義者、實證主義者。

生平與著作

1833年1月12日,杜林生於普魯士柏林。青年時期,他完成了法學的學業後,在1859年前一直從事律政行業。此間,他本人一直受眼科問題的困擾,最終發展成完全的失明。而這偶然的挫折卻使他得以在養病期間涉足後世與他的名字息息相關的領域,成為了他一生的研究方向。1864年,他成為柏林大學講座講師德語Dozent,然而由於一次與他上級的教授團體發生的爭吵,他在1874年被剝奪了執教資格。[1]

他曾擔任柏林大學的講師,尖銳地批評德國大學的各種制度,因此被剝奪了在大學講課的權利。他自己又發明了一系列的社會主義理論,並在德國社會民主黨內產生很大的影響,他曾猛烈攻擊馬克思的《資本論》,將德國以前的哲學家們說得一無是處,攻擊馬克思是:「思想和文體不成樣子,語言的下流習氣……英國化的虛榮心……中國式的博學……哲學的和科學的落後。」評價空想社會主義者是「瘋狂」「應當被列入某種白痴的範疇」「幼稚」等。1875年威廉·李卜克內西建議恩格斯在德國社會民主黨的機關報上著文反駁。杜林體系在德國新成立的社會主義工人黨中影響的加強,使恩格斯暫時中斷對《自然辯證法》的寫作,於1876年開始,陸續在《前進報》發表文章,逐點批駁杜林的觀點,同時闡述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直到1878年才全部寫完,以後又出版了單行本《歐根·杜林先生在科學中實行的變革》。

反猶觀點

他曾多次著述有關反猶主義的觀點,除了恩格斯的《反杜林論》外,弗里德里希·尼采也在《道德譜系學》中強烈批評了他的「無名怨憤」。他的觀點影響了休斯頓·斯圖爾特·張伯倫等的反猶論述。希特勒曾稱呼杜林為「精神先驅者」。二戰後他和論述支持他的一些文獻都別列入了德國蘇占區待分離文獻清單德語Liste der auszusondernden Literatur

注釋

  1. ^ 以上文字中至少一句或更多綜合了以下目前已屬於公有領域的出版物:《大英百科全書》(第十一版)第八卷,第649頁條目链接至维基文库 Dühring, Eugen Karl. . 維基文庫 (英文). ,由亨利·斯圖爾特英語Henry_Sturt,_1st_Baron_Alington撰寫,胡格·切西霍姆英語Hugh_Chisholm審校,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