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楚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楚勇,是太平天國時期的一支屬於湘軍系統的地方團練。亦稱楚軍寶勇

主要活動

楚勇之始

咸豐二年(1852年),太平軍永安受挫,轉而攻桂林。同年,劉長佑回鄉,在維新書院講學,在江忠源的力邀下重新出山,隨江忠源,入廣西協助賽尚阿鎮壓太平天國革命。乘賽尚阿軍令,江忠源領廣西軍營一千二百人到新寧募兵,得兵五百人,這支結合了地方團練和正規軍隊的部隊被名為楚勇人鄧輔倫、王政慈所撰《劉長佑譜》中載: 「江公即行,公不敢辭……軍桂林城北,合新舊所部千七百人,名楚勇,是為楚勇之始。」 太平軍在桂林城下被楚勇大敗後,轉道全州,伐柯為筏,欲循湘江直下奪取長沙。江忠源用劉長佑之計,繞路敵前,扼守蓑衣渡,砍下許多木頭,在河中遍布暗樁,連營河西岸,約諸軍會師東岸,以截擊太平軍。果然,太平軍乘船筏順江而下,至蓑衣渡,其船筏紛紛被水中的木樁卡住,繼而楚勇放火燒其船筏,從兩岸夾攻,鏖戰兩晝夜,用火炮炸死了太平軍南王馮雲山,致使太平軍在蓑衣渡慘敗,楚勇由此而聲威大振。

長沙圍城

咸豐二年八月,江忠源與劉長佑選五百精銳順湘江下援長沙,從湘江西岸的濚灣市(即今濚灣鎮)渡河,駐紮在城北。劉長佑因在長沙讀書多年,熟知長沙地形:城東南角地勢較高,可以俯瞰城中,便與江忠源商議,將營壘駐紮在天心閣下。緊接着,太平軍一千多人來爭奪,楚勇分兵拒敵,且戰且在天心閣下築壘,第二天,壘成。後來,太平軍圍攻長沙八十餘天,兩次攻破了南面城牆垛口,還是不能攻入長沙城,就是因為天心閣的犄角之力。就是在天心閣下,太平軍驍勇的西王蕭朝貴在激烈的戰鬥中中炮身亡,遭受到巨大的損失。

江忠源戰死

咸豐三年(1853年)6月,江忠源授官安徽巡撫。10月,以太平軍從南昌撤圍西上,急赴湖北田家鎮(今武穴西北)增防,被太平軍擊敗,退至武漢。12月率部入守廬州(今合肥),陷入太平軍的重圍。因兵單糧乏,援兵不至,廬州城於咸豐三年十二月(1854年)1月14日被太平軍攻破,投水自殺。江忠源被清廷追贈總督,諡忠烈。有《江忠烈公遺集》傳世。

後期活動

後期的楚勇因主將戰死,歸於劉長佑及江忠源族弟江忠義統領。

和湘軍的關係

湘軍的概念存在廣義與狹義之分。

廣義的湘軍為洪楊之亂時,湖南的各路團練,意即湖南人的軍隊。此種說法見於王闓運湘軍志》。

狹義湘軍為以曾國藩在衡州訓練的團練為主體。見湘軍

和楚軍的關係

左宗棠離開曾國藩幕府之後,招募的團練稱楚軍。楚勇中的蔣益澧部撥歸左宗棠指揮,成為左宗棠的主力部隊。

主要人物

參考

賈熟村:《試談駱秉章與湘軍》

王瑞燮:《湖南湘軍歷史探源說》

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