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格利澤876b

天球赤道座標星圖 22h 53m 16.73s, −14° 15′ 49.3″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格利澤876b
格利澤876b的藝術想象圖
發現
發現者傑弗里·馬西等人
發現日期1998年6月23日
視向速度法
軌道參數
半長軸0.20700+0.00010
−0.00009
[1]
離心率0.0363+0.0028
−0.0026
[1]
軌道週期60.81[note 1]
近心點經度188.2+4.9
−4.0
°[1]
物理特徵
質量2.64+0.11
−0.09
MJ[1]
  1. ^ 基於開普勒第三定律,在已知行星軌道長半軸和中央恆星質量(格利澤876的質量為太陽的0.32倍)的情況下,可得出行星的軌道周期。

格利澤876b是一顆位於寶瓶座、距離地球約15光年的系外行星,其母星為紅矮星格利澤876,軌道周期為60.940地球日。科學家於1998年6月發現該行星,它是首顆被發現環繞紅矮星運行的系外行星。格利澤876b位于格利澤876行星系的最外層。

發現

格利澤876b是由兩隻團隊分別發現的,其中一支由傑佛瑞·馬西所領導(其觀測數據來自凱克天文台利克天文台),[2]另外一支由澤維爾·佛希所領導(觀測點為日內瓦天文台)。[3]和大部分已知系外行星一樣,科學家是通過探測由行星引起的恆星視向速度的變化來確定該行星的存在——也即通過探測格利澤876譜線多普勒頻移來發現該行星。

軌道和質量

格利澤876b和內層的另一顆行星格利澤876c處於1:2的軌道共振狀態,[4]這種狀態導致兩顆行星相互間強烈的引力作用,[5]從而使得行星在軌道進動過程中,其軌道根數會發生快速變化。[6]類似於太陽系中的行星,該行星的軌道離心率較低。其軌道長半軸僅0.207天文單位,小於水星太陽的距離。[1]但是由于格利澤876是一顆暗星,所以處於此位置上的格利澤876b已經接近於適居帶的外緣。[7]

由於視向速度法的局限性,科學家只能探測到格利澤876b的質量下限,其質量下限為木星質量的1.93倍。[8]一般情況下,行星真實質量的計算須基於其軌道傾角,但在現有技術下則很難探測到行星的軌道傾角,因此通常無法得知系外行星的真實質量。不過就格利澤876b來說,由於該行星與內層行星處於1:2的共振狀態,結合天體測量手段,科學家探測出了該行星的軌道傾角,並進一步得出其真實質量為2.64MJ[1]

物理特性

由於該行星的質量較大,因此它可能和格利澤876b一樣是一顆並不擁有固體表面的類木行星。由於科學家只是間接探測到了該行星,因此它的各種物理特性,如半徑、物質構成和表面溫度都還不為人知。科學家預測,假如該行星擁有和木星類似的物質構成以及接近於化學平衡的環境,那麼它的大氣層將會是比較清澈的,不過在行星較冷的地區也可能存在着水蒸汽雲。[9]

格利澤876b位于格利澤876的適居帶內,適居帶即意味着在該區域內,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表面可能會存在水分。儘管適居帶內的類木行星上是否可能存在生命還是個未知數,但是環繞其運轉的大型衛星表面則可能存在支撐生命的環境。科學家模擬的假定存在的大型衛星、行星及其中央恆星三者之間的潮汐引力效應模型表明在格利澤876b的附近有可能存在着這樣的衛星。[10]但是科學家還不確定最初這種衛星是否有可能形成。[11]

注釋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1.4 1.5 Bean, Jacob L.; Andreas Seifahrt.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GJ876 planetary system. Masses and orbital coplanarity for planets b and c. 2009. arXiv:0901.3144可免費查閱 [astro-ph].  cite arXiv模板填寫了不支持的參數 (幫助)
  2. ^ Marcy, G.; et al. A Planetary Companion to a Nearby M4 Dwarf, Gliese 876. 天文物理期刊. 1998, 505 (2): L147–L149 [2009-06-16]. doi:10.1086/311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04). 
  3. ^ Delfosse, X.; et al. The closest extrasolar planet. A giant planet around the M4 dwarf GL 876. 天文與天體物理學報. 1998, 338: L67–L70 [2009-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30). 
  4. ^ Marcy, G.; et al. A Pair of Resonant Planets Orbiting GJ 876. 天文物理期刊. 2001, 556 (1): 296 – 301. doi:10.1086/321552. 
  5. ^ Rivera, E., Lissauer, J. Dynamical Models of the Resonant Pair of Planets Orbiting the Star GJ 876. 天文物理期刊. 2001, 558 (1): 392 – 402 [2009-06-16]. doi:10.1086/3224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25). 
  6. ^ Butler; et al. Catalog of Nearby Exoplanets. 天文物理期刊. 2006, 646 (1): 505–522 [2009-06-16]. doi:10.1086/504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7).  (web vers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7. ^ Jones, B.; et al. Prospects for Habitable "Earths" in Known Exoplanetary Systems. 天文物理期刊. 2005, 622 (2): 1091 – 1101. doi:10.1086/428108. 
  8. ^ Rivera, E.; et al. A ~7.5 M Planet Orbiting the Nearby Star, GJ 876. 天文物理期刊. 2005, 634 (1): 625 – 640 [2009-06-16]. doi:10.1086/49166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09). 
  9. ^ Sudarsky, D.; et al. Theoretical Spectra and Atmospheres of Extrasolar Giant Planets. 天文物理期刊. 2003, 588 (2): 1121 – 1148 [2009-06-16]. doi:10.1086/37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4). 
  10. ^ Barnes, J., O'Brien, D. Stability of Satellites around Close-in Extrasolar Giant Planets. 天文物理期刊. 2002, 575 (2): 1087 – 1093 [2009-06-16]. doi:10.1086/3414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8).  (paper incorrectly refers to Gliese 876 b as GJ876c)
  11. ^ Canup, R., Ward, W. A common mass scaling for satellite systems of gaseous planets. 自然. 2006, 441: 834 – 839 [2009-06-16]. doi:10.1038/nature0486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9).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