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的冒險
此條目翻譯自英語維基百科,需要相關領域的編者協助校對翻譯。 (2015年11月14日) |
林克的冒險 | |
---|---|
| |
類型 | 動作角色扮演 |
平台 | FC磁碟機 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 任天堂GameCube Game Boy Advance Virtual Console |
開發商 | 任天堂開發第四部 |
發行商 | 任天堂 |
總監 | 杉山直、山村康久 |
製作人 | 宮本茂 |
設計師 | 清水一伸 |
編劇 | 手塚卓志 |
音樂 | 中塚章人 |
系列 | 薩爾達傳說系列 |
模式 | 單人 |
發行日 | 1987年1月14日
FC磁碟機
|
《林克的冒險》(日版名:リンクの冒険,英文版名:Zelda II: The Adventure of Link)是一款含有平台遊戲元素的動作角色扮演遊戲。這是薩爾達傳說系列的第二款作品,由任天堂製作,並在前作《塞爾達傳說》在日本發行不到一年後,於1987年1月於日本在自家的FC磁碟機平台上發行。本作在日本發售的日期甚至比前作在北美發行的日期還早7個月。開發團隊之後於1988年將本作的媒介從磁碟轉為卡帶,在北美和歐洲的NES上推出。
《林克的冒險》是《塞爾達傳說》的直系續作,主角同樣為林克,在遊戲中林克踏上旅途,拯救受睡眠魔法詛咒的塞爾達公主。《林克的冒險》包含了橫向捲軸和角色扮演元素,和前作大相徑庭。按系列官方時間軸,《林克的冒險》是唯一的初代遊戲後傳;其他作品或為前傳,或設定於平行世界。2017年推出的《塞爾達傳說 曠野之息》被設定為發生在所有系列遊戲之後,打破了這個局面。
本作獲得了商業上和口碑上的雙重成功。遊戲所開創的一些元素在續作中被沿用,包括林克的「魔法槽」、角色黑暗林克等;但是本作中的經驗值等角色扮演要素、平颱風格的橫向捲軸和生命數等設定,則未現於後續正統遊戲。本作的續作為1991年超級任天堂遊戲《塞爾達傳說 眾神的三角力量》。
玩法
《林克的冒險》是一款動作角色扮演遊戲,但是同前作與系列續作相似點不多。在前作當中,遊戲絕大多數場景下均為俯視地圖視角,只有在迷宮內的少數場景下為橫向視角;本作則只擁有一塊俯視視角的大地圖,其他場景皆為橫向捲軸式。本作的橫向捲軸和經驗值系統與惡魔城系列遊戲,尤其是1987年磁碟機遊戲《惡魔城II 詛咒的封印》相似。遊戲糅合了戰略戰鬥系統、基於生命數的接關系統、經驗值系統和魔法系統。除此之外,本作還添加了大量與非玩家角色(NPC)的互動元素。除了本作和CD-i獨占的塞爾達系列CD-i遊戲《塞爾達 加梅倫之杖》和《林克 惡魔之顏》外,再無採用生命數系統。側視視角則在《織夢島》和其他Game Boy上的系列遊戲中被再度採用,但這些遊戲仍然是以俯視視角為主,側視視角為次[1]。
經驗等級
遊戲中林克擊敗敵人獲得經驗值,消費經驗值能提升攻擊、魔法和生命等級[2],這三個屬性皆8級封頂。生命等級越高,林克受攻擊後扣減的生命槽越少;魔法等級越高,魔法值(MP)的消耗越低;攻擊等級越高,劍的攻擊力越強。升級屬性所需經驗值各異,生命等級所需經驗最少,攻擊等級則最多[2]。玩家攢夠經驗值即可選擇升級,但也可選擇不升級,繼續儲存經驗值以攢夠升級其他屬性的經驗值。林克若對已8級封頂的屬性進行升級,則會獲得一條生命[2]。林克分別可以得到四個心之容器和四個魔法容器,能永久提升其生命值和魔法值上限。而在其他塞爾達遊戲中,林克只能通過獲得武器、道具和心之容器來提升自身的力量。某些敵人攻擊林克時會吸走他的經驗值,但林克不會因此降級[1]。當遊戲結束或者玩家主動存檔的時候,玩家會丟失積攢的經驗值,但是會保留住林克的攻擊、魔法和生命等級。
大地圖與橫向捲軸場景
《林克的冒險》有兩類畫面,世界地圖和場景地圖。世界地圖和系列其他遊戲的主要行動場所一樣,採用俯視視角,不過本作地圖的作用為連接其他場所。林克在進入城鎮等場所時,畫面會改為橫向捲軸視角。除了穿過熔岩與水域外,遊戲大多數行動都以橫向捲軸顯示,林克也只會在橫向捲軸界面受傷或被殺[1]。在世界地圖畫面,會出現敵人追擊林克,當林克和敵人接觸後,就會切入橫向捲軸的戰鬥畫面。地圖上每次會有三隻敵人圖標出現,弱敵以白色符號表示(移植版為黑色史萊姆陰影),強敵以綠符號表示(移植版為黑色哥布林陰影);此外還有為林克恢復生命值的精靈,以紅符號表示(移植版為妖精圖標)。這種旅行與遇敵方式改編自電子角色扮演遊戲[1]。
戰鬥系統
遊戲戰鬥系統較前作複雜。林克除裝備劍盾才能攻擊防禦外,還需按情況站起或蹲下;比如敵人鐵騎士會按林克的姿態,改變攻擊與持盾的高度,因此林克也需要改變姿態攻防。林克可以跳躍攻擊高處或飛空的敵人,或以此躲避危險。隨着遊戲發展,林克可以學會跳躍上刺和下扎的劍術[1]。
魔法與特殊道具
和前作與系列續作一樣,玩家收集特定道具才能推動遊戲;這些發揮特殊功能的道具,或可無限使用到遊戲結束,或者只能用於在世界地圖。林克除了使用道具外,還能在戰鬥場景發動魔法。林克可在各城鎮的智者處習得不同魔法,但前提是要完成支線任務,如取回丟失的道具。部分魔法為推進遊戲所必需的,如一些很高的階梯,需要學會跳躍或精靈魔法才能通過。此外,精靈只能在個別地點找到,或是在世界地圖隨機遇到,因此學會生命魔法,就可在戰鬥場景恢復生命值[1]。
多周目
《林克的冒險》和前作相同,都可以在卡帶中保存三個遊戲存檔。玩家通關後,從主菜單選擇對應的存檔,就能繼承前次的等級、劍術和魔法開始新遊戲,但是特殊道具、心器和魔器無法繼承,必須要重新拿取[1]。
情節
遊戲設定於《塞爾達傳說》數年之後[3],已經16歲的林克發現他的左手背長出了奇怪標記,極似海拉爾的紋章。他找到印帕,印帕將他帶到北部城堡,一座被魔法世代封印的門前。印帕將林克左手背放到門上,將門打開了,門後出現一位沉睡的少女。印帕告訴林克這是塞爾達(非初代遊戲中的塞爾達),遠古時的初代海拉爾的公主。在她的王國,有三塊神聖的三角形的黃金寶物,被稱作三角力量;塞爾達的王兄在父王新逝後,要她告訴最後一塊三角力量的所在。塞爾達公主堅決反對,憤怒的王兄便請魔導師朋友讓公主沉睡。塞爾達被強力的魔法催眠,魔導師卻因無力控制魔法而遭反噬。王子之後陷入悔恨,卻無力解開魔法,他將妹妹放在城堡塔中,願其有朝一日甦醒。他要求此後所有王室公主都叫塞爾達,來記住這場悲劇[2]。
印帕說,林克手上的印記,標明他是喚醒塞爾達的英雄。她交給林克裝有六顆水晶的寶盒,以及未來海拉爾國王才能閱讀的古文。林克雖從未見過這些符號,卻能閱讀這文章。文章指示,將六水晶放回不同的海拉爾宮殿,就能開啟到大宮殿的道路,獲得裡面的勇氣三角力量。將勇氣三角力量和另外兩塊結合,就能讓塞爾達甦醒。林克帶上水晶,將它們放回對應宮殿。而伽農的手下也在埋伏殺掉林克,用他的血獻祭復活加儂[2]。林克最終放回六顆水晶,開啟了進入大神殿的結界。林克在宮殿深處,和他本人的暗影分身黑暗林克戰鬥。之後林克將勇氣三角力量帶出,返回了塞爾達處。隨着三塊三角力量的結合,林克的希望喚醒了塞爾達[1]。
開發與發行
宮本茂是初代《塞爾達傳說》的創作者,他希望《林克的冒險》的基礎元素和前作不同。遊戲組建了一支新開發團隊[4]。然而宮本茂擔當製作人,手塚卓志繼續編寫故事和劇本[5][6]。《林克的冒險》由杉山直監督,這是他在任天堂的首個項目[5][7]。遊戲音樂由中塚章人譜寫[5][8]。
《林克的冒險》在FC磁碟機首發,之後在全球推出。和前作相同,後續版本和磁碟機版有少許明顯差異。磁碟機版迷宮都為灰色,英語版迷宮則配色不一。此外,英文版兩個迷宮頭目Carrok和Volvagia採用不同圖形[9]。磁碟機版遊戲結束畫面為純黑背景,顯示文字「加儂重現/結束」,英文版則顯示加儂上半身的黑影,配以文字「遊戲結束/加儂重現」[10]。英文版迷宮新增少量內容,同時迷宮自身也有些許變化。因磁碟機配備額外音頻芯片,任天堂向NES移植時,去除了部分音樂元素,之中標題畫面配樂變化最明顯。原版和移植版的大地圖怪物標誌不同。在原版中,存檔時三項等級統一最低等級,而NES版可以分開儲存[11]。
《林克的冒險》於2003年再版收錄於GameCube的《薩爾達傳說合輯》[12],2004年的Game Boy Advance合輯《Famicom Mini》收錄了修改版遊戲[13]。為防癲癇發作,死亡動畫以純紅色背景替代了閃光效果。遊戲畫面和聲音亦多處微調。遊戲於2007年1月23日在日本Wii Virtual Console上發行,是該地區的第100款遊戲,[14][15],其歐洲與澳洲版在2007年2月9日發行,美版於2007年6月4日發行[16]。該版本沒有修改文字,但沿用了GameCube和Game Boy Advance版的純紅背景死亡動畫。
遊戲於2011年9月在任天堂3DS Virtual Console發行,遊戲和前作等10款原創FC遊戲作為贈品,送給降價前的任天堂3DS賣主。任天堂3DS和Wii U Virtual Console版後可通過任天堂eShop購買。3DS版直接移植自NES原版,因此死亡動畫有閃光,且未沿用前作的文字修改。遊戲雖有存檔選項,但會隨軟件完全重啟而丟失。
評價
評價 | |||||||||||||||||||||||||||||||||||||||||
---|---|---|---|---|---|---|---|---|---|---|---|---|---|---|---|---|---|---|---|---|---|---|---|---|---|---|---|---|---|---|---|---|---|---|---|---|---|---|---|---|---|
|
原版
《林克的冒險》在日本售出75萬套,另改寫磁碟75萬次[28]。遊戲1988年在北美一經推出,就成為最暢銷的FC遊戲,許多零售商報告遊戲當年脫銷[29]。遊戲全球最終銷量為438萬,是第5暢銷FC遊戲[30]。
《Famicom通信》(今《Fami通》)打出36/40,四名評論者分別打出8、10、9、9分。這是當時僅次於《勇者鬥惡龍II》的最高分,他們也是到1987年時,唯二突破35分的遊戲[23]。遊戲在《Family Computer Magazine》的讀者投票中獲得19.84/25分;雜誌稱遊戲風格雖較前作變化巨大,但在畫面和音效上都勝過前作,遊戲亦因神殿中隱藏的大量道具、陷阱而有趣[31]。 《Play》對遊戲獨特的玩法表示稱讚,稱「其將多種獨特元素結合,創造了非同一般的動作RPG體驗」[27]。《任天堂力量》為之頒發1988年年度遊戲獎,並稱其為「系列進化途中,有趣而自然的一步」[26]。《Total!》雜誌在1992年第2期的遊戲評測中打出82%,中庸的配樂和圖形相當拖累了總分[32]。桑迪·皮特森在《龍》第198期的「監視之眼」專欄中評測遊戲並打出了3/5星[22]。
《林克的冒險》入選《任天堂力量》的200大任天堂主機遊戲榜單,位列第110名[33]。遊戲在又2008年,入選該雜誌最佳FC遊戲榜單,並獲得第12名;雜誌稱,遊戲是對前作激進清新的改革[34]。
再版
IGN稱遊戲是「值得推薦、適合遊玩的動作」遊戲,但「不要從的真正經典的塞爾達作品中,指望同樣的遊戲性」[25]。1UP.com稱讚了遊戲長度,稱「你能在其中找到許多值得花時間遊玩的要素」[21]。遊戲亦獲部分批評。GameSpot評論稱Wii Virtual Console版遊戲「尚值5美元」,但其設計決策存在問題,且玩家不看攻略很容易卡殼[24]。Game Boy Advance版在Metacritic的匯總得分為73/100,在GameRankings的則為69%;二者都是系列最低分[19][18]。
影響
許多系列要素都為本作所創。如雖然《塞爾達傳說》就有非玩家角色(NPC),但他們作用有限,而從本作開始,各種NPC會林克的探險中扮演關鍵作用[35]。《林克的冒險》是最早一批NPC可以走動,且表面上自有其行程的遊戲,NPC由此為遊戲帶來生機,而不僅是展開故事的舞台背景[36]。《林克的冒險》引入的魔法和技能系統在系列續作中延續。和林克關係緊密的勇氣三角力量在本作首次登場,並在後續作品中扮演重要作用。暗黑林克在本作首度登場,之後又在《時之笛》、《4人之劍+》和《大地汽笛》中登場[37]。
《林克的冒險》還是最早將角色扮演與平台元素深度結合的遊戲之一[38]。許多日本遊戲在之後幾年中,採用了類似形式;如《卡達敘傳說》(1989)和《林克的冒險》十分相似,在這款橫向捲軸平台遊戲中,採用了RPG式的能力值系統、武器、防具、魔法等。
《時之笛》裡許多賢者都以《林克的冒險》的城鎮來命名。而在遊戲時間軸中,角色先於這些城鎮出現。《林克的冒險》是唯一不帶「塞爾達傳說」的主要遊戲,是唯一有多條「生命」的塞爾達遊戲,也是唯一有生命圖標的系列遊戲[39]。《林克的冒險》的續作是1991年超級任天堂遊戲《塞爾達傳說 眾神的三角力量》,這款遊戲起用新林克和塞爾達角色,並再度回到初代的俯視視角。遊戲是兩款FC遊戲的前傳,因之後的塞爾達遊戲都是前傳或「前傳的後傳」,因此《林克的冒險》到2013年時仍沒有後傳[40]。
在《任天堂明星大亂鬥DX》的「海拉爾神殿」和「地下迷宮」關卡中,使用了酒井省吾編曲的《神殿》。《任天堂明星大亂鬥X》也採用了改編的「大神殿」背景樂。該曲目後再度改編,並出現在《塞爾達傳說 眾神的三角力量2》的兩處,一是擦身戰鬥主題曲,二是慢速版的戰鬥勝利音樂;這是唯一使用《林克的冒險》音樂的塞爾達遊戲。擦身戰鬥模式的靈感來自《林克的冒險》的最終頭目戰,擦身戰鬥中一名玩家扮演林克,另一名扮演暗黑林克。
WayForward技術開發了一款《林克的冒險》致敬遊戲——任天堂3DS上的《Adventure Time: Hey Ice King! Why'd You Steal Our Garbage?!》[41]。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Nintendo. Zelda II: The Adventure of Link. NES. Nintendo. 1988-12-01.
- ^ 2.0 2.1 2.2 2.3 2.4 Zelda II: The Adventure of Link instruction manual. Nintendo. 1988-12-01.
- ^ Nintendo Co., Ltd. The Legend of Zelda 2: Link no Bōken. Family Computer Disk System. Nintendo Co., Ltd. 1987-01-14.
Several years after Gannon was destroyed, Link learns from Impa about the another sleeping Princess Zelda.
- ^ Shigeru Miyamoto Interview. Super Play (Medströms Dataförlag AB). April 2003 [2014-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4) (瑞典語).
- ^ 5.0 5.1 5.2 Nintendo Co., Ltd. Zelda II: The Adventure of Link. Nintendo of America Inc. 1988-12-01. staff credits.
- ^ Classic: Zelda und Link. Club Nintendo (Nintendo of Europe GmbH). April 1996: 72 (德語).
- ^ Mario Kart: Double Dash!! – the Interview!. ComputerAndVideoGames.com. Future Publishing Limited. 2003-11-03 [2011-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08).
- ^ Famicom 20th Anniversary Original Sound Tracks Vol. 2 (音像媒體說明). Scitron Digital Contents Inc. 2004. SCDC-00318.
- ^ NES Review: Zelda II: The Adventure of Link. The hero returns in 8-bits, this time to tackle side-scrolling!. Video Games Blogger. 2006-09-10 [2008-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6).
- ^ Changes Between the Japan and US Releas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GameFAQs
- ^ New Famicom Mini Series to see legendary Disc System titles reborn. Spong. 2004-07-06 [2008-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21).
- ^ The Legend of Zelda Collector’s Edition. GameSpot. [2007-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23).
- ^ Classic NES Series: The Legend of Zelda. GameSpot. [2007-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25).
- ^ Zelda II to be 100th Nintendo Wii VC Title. Video Game Generation. [2007-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7).
- ^ Japan Gets New Wii VC Titles For January. Gamasutra. [2007-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1-10).
- ^ Wii-Kly Update: Four New Classic Games Mark Wii Shop Channel Milestone. MCV. 2007-06-04 [2008-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22).
- ^ Zelda II: The Adventure of Link. Game Rankings. [2014-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5).
- ^ 18.0 18.1 Classic NES Series: Zelda II - GBA. Game Rankings. 2008-01-01 [2008-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21).
- ^ 19.0 19.1 Zelda II: The Adventure of Link (Classic NES Series). MetaCritic. [2008-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21).
- ^ Zelda II: The Adventure of Link - Review. Allgame. [2013-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16).
- ^ 21.0 21.1 Parish, Jeremy. Zelda II: The Adventure of Link (Classic NES Series) (Game Boy Advance). 1UP.com. [2008-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12-04).
- ^ 22.0 22.1 Petersen, Sandy. Eye of the Monitor. Dragon. October 1993, (198): 57–60.
- ^ 23.0 23.1 Famitsu Hall of Fame. Geimin. [2012-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05).
- ^ 24.0 24.1 Alex Navarro. Zelda II: The Adventure of Link. GameSpot. 2007-06-05 [2008-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4).
- ^ 25.0 25.1 Harris, Craig. Zelda II: The Adventure of Link. IGN. 2004-10-26 [2008-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20).
- ^ 26.0 26.1 Zelda II: The Adventure of Link review. Nintendo Power: 150.
- ^ 27.0 27.1 Zelda II: The Adventure of Link review. Play Magazine: 100.
- ^ 「ディスクライター 書き換えゲーム全カタログ」、『ファミリーコンピュータMagazine』第5巻第12號、徳間書店、1989年7月7日、 30 - 31頁。
- ^ Dennis Lynch, Tracking The Elusive Nintendos, Chicago Tribune, 1989-03-31 [2015-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1)
- ^ Parton, Rob. Xenogears vs. Tetris. RPGamer. 2004-03-31 [2008-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2).
- ^ 「5月24日號特別付録 ファミコンディスクカード ゲームボーイ スーパーファミコン オールカタログ」、『ファミリーコンピュータMagazine』第7巻第10號、徳間書店、1991年5月24日、 38 - 39頁。
- ^ Jarratt, Steve. The Adventure of Link: Zelda II. Total!. Issue 2. Pg.22-23. February 1992.
- ^ NP Top 200. Nintendo Power 200. February 2006: 58–66.
- ^ Nintendo Power - The 20th Anniversary Issue!. Nintendo Power 231 (231).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Future US: 71. August 2008.
- ^ Retrospective: Zelda II: The Adventure of Link. IGN. 2006-04-14 [2008-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29).
- ^ The Gamasutra Quantum Leap Awards: Storytelling (Page 3). Gamasutra. 2006-11-03 [2015-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8).
- ^ Mega Mirror: Help your elf. Daily Mirror. 1999-02-06 [2008-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0).
- ^ Thomas, Lucas M. Zelda II: The Adventure of Link Review. IGN. 2007-06-04 [2008-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6).
- ^ Scalzo, John. Zelda II: The Adventure of Link. Gaming Target. 2007-06-28 [2008-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30).
- ^ Thomas, Lucas M. The Legend of Zelda: A Link to the Past VC Review. IGN. 2007-01-22 [2008-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31).
- ^ Adventure Time 3DS: Zelda II in the Land of Ooo. 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