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松溜·阿嘎牟尼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松溜·阿嘎牟尼(1898年—1974年10月5日),乳名艾甩,僧名西利彭·祜巴勐,男,傣族雲南景洪人,中國雲南巴利語系佛教僧人。[1]

生平

1898年,松溜·阿嘎牟尼出生。12歲時出家,升為「帕」(沙彌)。22歲時,升為「都」(比丘)。35歲時,因為佛學造詣較高,獲西雙版納召片領刀棟梁晉升為高級僧侶「祜巴」,稱「祜巴勐」,受命管理整個西雙版納的佛教寺院以及佛教活動。[1]

1950年2月1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西雙版納。1953年,祜巴勐應邀到北京參加第一屆中國佛教代表大會,在會上當選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回到西雙版納後,他參加了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區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委員會議,當選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1954年,當選為雲南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5年,獲增補為全國政協委員,赴北京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同年9月,中國佛教協會正式晉升其為佛教僧人的最高等級——「松溜·阿嘎牟尼」。[1]

1955年10月15日,松溜·阿嘎牟尼作為團長,率中國佛教代表團應邀前往緬甸參加第六次佛經結集大會以及釋迦牟尼涅檠2500周年慶祝活動。同時,應緬甸政府的請求,將供奉於北京廣濟寺的佛牙舍利迎送至緬甸仰光。1956年,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推行和平協商土地改革,松溜·阿嘎牟尼號召當地佛教界人士支持土地改革,穩定了當地佛教僧眾和信徒的情緒。同時,他還同佛教界內部的不法分子作鬥爭。1957年,雲南省佛教協會成立,松溜·阿嘎牟尼當選會長。1962年,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佛教協會成立,松溜·阿嘎牟尼又當選為會長。1961年1月,為參加緬甸國慶13周年的慶典並交換中緬邊界條約的批准書,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緬甸聯邦總理吳努之邀,率由中國政府代表團及軍事、文化、佛教等方面人士組成的中國友好代表團訪問緬甸。其中的中國佛教代表團由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喜饒嘉錯、副會長松溜·阿嘎牟尼、趙朴初率領,該團除參加其他代表團共同參加的活動外,還參觀了仰光瑞光大金塔實皆縣金塔、瑞枝敏和千達齒等佛塔,訪問了曼德勒[1]

文化大革命期間,松溜·阿嘎牟尼遭到迫害。1969年2月,被造反派強制還俗,並被戴上所謂「宗教界反動頭目」的政治帽子,被強行自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佛教協會機關遣送到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曼景法村。1974年10月5日,松溜·阿嘎牟尼圓寂,享年75歲。[1]

1979年9月3日,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為其平反。[1]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1.4 1.5 松溜·阿嘎牟尼,載 征鵬等編,新編西雙版納風物誌,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