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根火山錐
無根火山錐(英語:rootless cone),以前也被稱為「假火山口」[1],是一種類似真實火山口的火山地貌,但不同之處在於它們不是能真正噴發出熔岩的實際噴口,其特點是沒有任何連接到行星地表下方的岩漿管道。
當流動的熱熔岩穿過潮濕的表面,如沼澤、湖泊或池塘時,蒸汽爆炸則會形成無根火山錐。爆炸性氣體以類似於潛水蒸氣噴發的方式穿透熔岩表面,而且火山噴發碎屑形成了類似火山口的形狀,看上去與真正的火山口非常相似。
在冰島可以找到一些著名的示例,如米湖中的「霰彈槍」火山口(Skútustaðagígar)、 首都雷克雅未克地區的「紅丘陵」(Rauðhólar)或冰島南部位於教堂農場鎮(Kirkjubæjarklaustur)附近的卡特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地質公園中的「突破孔」(Landbrotshólar)。在火星的阿薩巴斯卡谷地區也發現了無根錐,在那裡熔岩流過底層岩石中的過熱地下水[2]。
火山學家在2010年3月的埃亞菲亞德拉火山首次噴發產生的蒸汽爆炸中,歷史上首次目睹了無根錐的形成[3]。
圖集
-
HiWish計劃下高分辨率成像科學設備觀察到的無根火山錐。這群圓環或圓錐體被認為是由熔岩流過水冰或含水冰的地面所引起,冰瞬間汽化,吹出一座圓環或圓錐體,此處熔岩鏈中的彎折能是熔岩改變方向造成。有些形態沒有環形或錐形,可能是因為熔岩移動太快,無法形成完整的錐形。
-
HiWish計劃下高分辨率成像科學設備觀察到的無根火山錐廣角視圖。
-
HiWish計劃下高分辨率成像科學設備觀察到帶尾跡的無根火山錐近景表明,熔岩正在富冰地面上向西南移動。
-
HiWish計劃下高分辨率成像科學設備顯示的帶足球場大小方框的無根火山錐近景。
另請查看
參考文獻
- ^ Burr, Devon M.; Bruno, Barbara C.; Lanagan, Peter D.; Glaze, Lori S.; Jaeger, Windy L.; Soare, Richard J.; Wan Bun Tseung, Jean-Michel; Skinner, James A.; Baloga, Stephen M. Mesoscale raised rim depressions (MRRDs) on Earth: A re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processe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analogs for Mars. Planetary and Space Science. 2009, 57 (5–6): 579–596. Bibcode:2009P&SS...57..579B. doi:10.1016/j.pss.2008.11.011.
- ^ Jaeger, W. L. et al. (2008) Morph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Global Distribution of Phreato-volcanic Constructs on Mars as seen by HiRISE,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XXXIX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Retrieved 2010-07-11.
- ^ Kvöldfréttir Stöðvar Tvö "Viðtal við Ármann Höskuldsson eldfjallafræðing" Fréttastofa Stöðvar Tvö
外部連結
- 假火山口和火星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文件)
- 火星上的圓錐體和膨脹熔岩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2010年埃亞菲亞德拉假火山口的形成視頻和圖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