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瓦賓西
施瓦賓西 州府 慕尼黑
| |
---|---|
經緯度: | 48°09′40″N 11°34′08″E / 48.16111°N 11.56889°E |
面積: | 4.3630km² |
人口: | 68527人 (2015年12月31日)[1] |
人口密度: | 15,706人/km² |
郵政編碼: | 80796, 80797, 80798, 80799, 80801, 80803, 80804, 80809 |
電話區號: | 089 |
施瓦賓西 於慕尼黑的位置 |
施瓦賓西(德語:Schwabing-West)是德國巴伐利亞州首府慕尼黑的市轄第4區。它是僅有的幾個具有統一外觀的慕尼黑市轄區之一。其範圍主要包括在1900年的城市擴張時,源自1890年被併入慕尼黑的原施瓦賓市區域。
方位
施瓦賓西位於慕尼黑北部,伊薩爾河以西及馬克斯近郊以北。其南部邊界沿着洛特大街(Lothstraße)和格奧爾格大街(Georgenstraße)直至達豪大街,西部邊界則至重騎兵大街組成。西北向的邊界僅可沿重騎兵大街向東,然後沿阿克曼大街的彎道至溫澤雷爾大街,再循此接入萊爾興瑙大街往北直至中環公路/佩圖埃爾環路。這是市轄區的北部邊界,它在東部則是沿伊索爾登大街(Isoldenstraße)、西梅爾恩大街(Simmernstraße)、維多利亞大街(Viktoriastraße)和腓特烈大街(Friedrichstraße)組成。
與施瓦賓西接壤的市轄區分別是西北部和北部的米貝茨霍芬-哈特畔、東部的施瓦賓-弗萊曼、南部的馬克斯近郊和西部的諾伊豪森-寧芬堡。
分區
施瓦賓包含第4和第12市轄區。
施瓦賓
施瓦賓早在公元782年便首次以「Suuapinga」的名義在文獻中被提及。這一名稱來源於「Swapo」,意指「施瓦本人的一個定居點」。施瓦賓村莊於1886年升格為城市,然後於1890年被併入慕尼黑。至1909年,原施瓦賓市區西部的新建區域從施瓦賓市轄區中剔除出來,並升格為獨立的市轄區。1996年,包含醫院和柳特波德公園在內的施瓦賓北部周邊區域、以及此前仍屬諾伊豪森的奧伯維森費爾德東南部,都被納入施瓦賓版圖。市轄區的面積從而被擴大了三倍,人口亦翻了一番。
在現市轄區內的原施瓦賓市歷史分區
- 康拉德庭院,施瓦賓市:這個地方在1260年便首次以「Chunratshoven」的名義在文獻中被提及。其名稱含義的推導幾乎一字不差,即「康拉德的庭院」。這一康拉德的身份是存在爭議的,它很有可能是指這裡的修士長康拉德·馮·舍夫特拉爾恩(Konrad von Schäftlarn),即位於奧伯維森費爾德南部的舍夫特拉爾恩修道院的耕地在1803年世俗化以前的持有人。這些耕地被租賃給慕尼黑市民。而附屬的農莊則從未存在過。隨着市轄區的重組,它的一部分被納入諾伊豪森-寧芬堡。
在現市轄區內的原施瓦賓市新分區
- 芭芭拉大街軍事居住區:也被成為「芭芭拉住宅區」的小戶型居住區建於1909至1910年間,最初是為解決位於附近的軍裝部工作人員的住房需求,士兵在此並不提供活躍的部隊任務。
- 阿克曼彎道畔(Am Ackermannbogen)新建區域:位於阿克曼街角旁,是用於代替原本從屬於奧伯維森費爾德軍營的瓦爾德曼營、斯特滕營和列奧波德王子營,截至2014年,其中的第三建設階段已完成,第四階段正在進行中。
1900年左右的新建區域
起源於1900年左右的新建區域都不具備自身的官方名稱。這些通常保留了新藝術運動風格的社區是通過一系列從廣場分散、各自有社區代表性的中心點,並且中心點大多由公共機構例如學校或市行政局擔當而組成。這種出現於19世紀末城市規劃的空間概念即便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仍保持不變。最重要的廣場主要有:選帝侯廣場、霍亨索倫廣場、伊麗莎白廣場、巴伐利亞廣場、沙伊德廣場、平德特廣場(Pündterplatz)、科隆廣場(Kölner Platz)和波恩廣場。這些早前金領階層的代表性區域大多從1912年開始環繞在柳特波德公園周邊。由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部分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使得它們在1950年代至1970年代出現了建築真空。大約自1985年起它們被修復為老建築風貌,使得這些建築仍然具備代表性。
總覽
社會結構
施瓦賓西市轄區明確的是以中產階級為主導。其高素質的白領比例高於全市平均水平,因此教育水平也相應較高。轄區內所有家庭中,單身家庭的比例占63%,尤其為年輕人及中青年居民,有孩子的家庭所占比例則不足11%。轄區內有26%的比例為無子女的多人家庭。截至2014年12月31日,外籍人口的比例為22.3%,略低於全市平均水平(26.4%)[2]。
這一區所占比例較高的工作場所是公共機構及行政部門,並以服務業和商業為主導,共占全部就業崗位的60%。
交通
施瓦賓西主要通過六條連接軸線伸展,它們如今並未全部作為主累積道路使用:連接南北向的主要是施萊斯海姆大街、貝爾格萊德大街以及由另一市轄區施瓦賓-弗萊曼管轄的列奧波德大街;而東北向的交通則主要通過卡爾·泰奧爾多大街(Karl-Theodor-Straße)/波恩廣場/萊茵大街、公爵大街(Herzogstraße)以及伊麗莎白大街/弗朗茨·約瑟夫大街(Franz-Joseph-Straße)相連。
在公共短途客運方面,則有慕尼黑地鐵2號線(霍恩索倫廣場站和沙伊德廣場站)、3號線(波恩廣場站、沙伊德廣場站和佩圖埃爾環路站),有軌電車12路和27路,以及多條慕尼黑交通公司開行的巴士線路均行經該區。
公共設施
施瓦賓西市轄區是大量公共機構的所在地。除了市立施瓦賓診所外,這一區還有馬克斯·普朗克精神病學研究所以及用於生理殘疾的復健中心等醫療機構。重要的文化機構則有作為兒童及青少年劇院的演出堡。此外,在施萊斯海姆大街還有北部游泳館、在柳特波德公園有格奧爾根施魏格露天泳池。
人口統計
(截至每年12月31日)
年份 | 人口 | 外國人(比例) | 面積 (km²) |
人口密度 (每km²) |
來源及其它數據[3] |
---|---|---|---|---|---|
2000 | 53,789 | 11,144 (20.7 %) | 4.3692 | 12,311 | 慕尼黑統計年鑑200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
2001 | 54,580 | 11,868 (21.7 %) | 4.3692 | 12,492 | 慕尼黑統計年鑑200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
2002 | 54,272 | 11,674 (21.5 %) | 4.3692 | 12,421 | 慕尼黑統計年鑑200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
2003 | 54,351 | 11,960 (22.0 %) | 4.3692 | 12,440 | 慕尼黑統計年鑑200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
2004 | 55,231 | 12,012 (21.7 %) | 4.3670 | 12,647 | 慕尼黑統計年鑑200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
2005 | 56,033 | 12,125 (21.6 %) | 4.3672 | 12,830 | 慕尼黑統計年鑑200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
2006 | 59,553 | 12,323 (20.7 %) | 4.3407 | 13,720 | 慕尼黑統計年鑑200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
2007 | 61,514 | 12,653 (20.6 %) | 4.3394 | 14,176 | 慕尼黑統計年鑑200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
2008 | 62,541 | 12,635 (20.2 %) | 4.3394 | 14,412 | 慕尼黑統計年鑑200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
2009 | 62,028 | 12,181 (18.6 %) | 4.3630 | 14,217 | 慕尼黑統計年鑑201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
2010 | 62,856 | 12,481 (19.9 %) | 4.3630 | 14,407 | 慕尼黑統計年鑑201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
2011 | 63,644 | 12,882 (20.2 %) | 4.3630 | 14,587 | 慕尼黑統計年鑑201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
2012 | 64,768 | 13,462 (20.8 %) | 4.3630 | 14,845 | 慕尼黑統計年鑑201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
2013 | 65,892 | 14,115 (21.4 %) | 4.3630 | 15,102 | 慕尼黑統計年鑑201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
2014 | 67,094 | 14,959 (22.3 %) | 4.3630 | 15,378 | 慕尼黑統計年鑑201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
政治
施瓦賓西上一次的區議會選舉是在2014年3月16日。其議席分配如下:社民黨11席,基社盟8席,綠黨7席,自民黨2席以及自選協/生民黨1席[4]。在施瓦賓西共52014名符合投票資格的居民中,有23218人行使了自己的表決權,選民投票率約為44.6%。
參考資料
- Florian Breu, Die Münchener Stadtbezirke nach der Stadtgebietsneugliederung, Münchener Statistik. 1996 (1): pp. 1–14, (德文)
- Klaus Gallas, München. Von der welfischen Gründung Heinrichs des Löwen bis zur Gegenwart: Kunst, Kultur, Geschichte, Köln: DuMont. 1979, (德文)
- Helmuth Stahleder, Von Allach bis Zamilapark. Namen und historische Grunddaten zur Geschichte Münchens und seiner eingemeindeten Vororte. Hrsg. v. Stadtarchiv München, München: Buchendorfer Verlag. 2001, (德文)
注釋
- ^ Die Bevölkerung in den Stadtbezirken nach der Einwohnerdichte am 31.12.2015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6-01-21. (PDF; 424 kB). Statistisches Amt der Landeshauptstadt München. Abgerufen am 7. Februar 2016.
- ^ Die Bevölkerung in den Stadtbezirken nach dem Migrationshintergrund am 31.12.201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425 kB). Statistisches Amt der Landeshauptstadt München. Abgerufen am 11. November 2015.
- ^ Archiv Stadtteilinformationen 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02-11. Landeshauptstadt München. Abgerufen am 19. Juni 2014.
- ^ Wahl des Bezirksausschusses – Stadtbezirk 4 – Schwabing-Wes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Landeshauptstadt München. Abgerufen am 16. Juni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