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法克斯
斯法克斯 صفاقس | |
---|---|
城市 | |
坐標:34°44′24″N 10°45′36″E / 34.74000°N 10.76000°E | |
國家 | 突尼斯 |
省 | 斯法克斯省 |
縣 | 斯法克斯城、西斯法克斯、南斯法克斯 |
建立於 | 849年 |
政府 | |
• 市長 | 穆罕默德·哈吉·塔伊布 |
海拔 | 0 公尺(0 英尺) |
人口(2019年) | |
• 總計 | 1,013,021人 |
時區 | WAT(UTC+1) |
郵遞區號 | 3000 |
斯法克斯(/s(ə)ˈfæks/ s(ə-)FAKS; 阿拉伯語:صَفَاقِس,羅馬化:Ṣafāqis,突尼斯阿拉伯語: [ˈsˤfaːqəs] (ⓘ))是突尼西亞共和國繼首都突尼斯市之後的第二大城市,也是斯法克斯省的首府,位於突尼斯之東南方約270千米。斯法克斯於公元849年由柏柏爾人建立在塔帕魯拉的廢墟之上。2014年城市人口約33萬。[1]城市主要產業包括磷酸鹽製造、食品加工、漁業和國際貿易。[2]
詞源
斯法克斯的命名眾說紛紜。一類是聯繫至史話,如認為該城由努米底亞國王西法克斯(柏柏爾語:ⵙⵢⴼⴰⴽⵙ,拉丁語:Syphax)始建,因而以他的名字為名;或是認為城市的名字來自於阿格拉布王朝埃米爾穆罕穆德·伊本·阿格拉布的僕從(一說是總督)薩法,穆罕穆德命令薩法裁切牛皮以丈量城市的周長,而說出「薩法,切」(阿拉伯語:يا صفا، قصّ,羅馬化:ya safaf qus),後兩個音節陰差陽錯成為了新城市的名字。[3][4]
另一類相對而言就沒有太多戲劇性,如阿拉伯地理學家穆罕默德·伊德里西認為是源於當地柏柏爾婦女穿着的被稱為asfaks(阿拉伯語:أسفاقس)或sfaqos(阿拉伯語:سفاقس)的圍裙[5];法國地理學家埃利澤·雷克呂斯在他的《新世界地理》(Nouvelle géographie universelle)一書中指出斯法克斯之名可能是突尼斯方言中的黃瓜(fakous),因斯法克斯當地曾普遍種植黃瓜[6];安托萬·杜帕蒂·德克朗在他的《斯法克斯編年史》(Fastes chronologiques de la ville de Sfaks)中提到斯法克斯可以分解為s-fa-ekez,意為「擴大監視範圍」,與希臘史學家托勒密等記述下的斯法克斯前身塔帕魯拉(可轉寫為Taphrouria,意為監視哨所)意思相近。[7]
歷史
迦太基與羅馬時期
斯法克斯境內最早的城市遺蹟當為位於西南郊區錫奈的塞內城(布匿語:𐤕𐤏𐤉𐤍𐤕,古希臘語:Θεναί)。[8][9]塞內城建立時為腓尼基殖民地,在迦太基獨立後成為迦太基控制的城市。[9]布匿戰爭後被羅馬控制。羅馬帝國早期,塞內仍在境內發行自己的銅幣,而到五賢帝時期,帝國對該地區的控制提升,塞內被更名為殖民地泰尼塔納[10](拉丁語:Thaenitana)。[9][11][12]
同在羅馬帝國時期,在今天的斯法克斯城區中心,一座被稱為塔帕魯拉(希臘語:Ταⲫρούρα)的城鎮開始興起,史載塔帕魯拉主教利梅尼亞諾曾參加411年的迦太基會議。[13]此後塔帕魯拉的記載匿於史冊,直至9世紀以斯法克斯之名重見於世。[14]
中世紀
9世紀時,統治突尼斯的阿格拉布王朝為斯法克斯興建了城牆和清真寺,清真寺於849年完工,斯法克斯以該年作為建成史起點。[14]十世紀起,斯法克斯陷入頻繁動亂。909年,阿格拉布王朝覆滅,法蒂瑪王朝取而代之。[15]912年,西西里人洗劫了斯法克斯。十世紀末,統治北非的齊里王朝開始與宗主法蒂瑪哈里發頻頻衝突。在此期間,斯法克斯總督曼庫爾·貝格瓦蒂宣布獨立,斯法克斯成為獨立城邦。1109年,齊里王朝重歸斯法克斯。[14]
12世紀上半葉,西西里諾曼人占領了傑爾巴,自此開啟了對北非海岸的頻繁劫掠。[14]1148年,西西里王國的魯傑羅二世攻陷斯法克斯。1156年2月25日,斯法克斯總督奧馬爾·伊本·阿布·哈桑發起叛亂,屠殺了城內所有的基督徒。[16]穆斯林史學家伊本·赫勒敦認為是西西里諾曼人對穆斯林的長期壓迫導致了起義,而法國歷史學家費迪南·夏朗東則認為起義源於宗教衝突。[17]這場北非穆斯林大起義終結了西西里對北非的統治。[14]
1159年,興起於摩洛哥的穆瓦希德王朝統治者阿卜杜勒·慕敏控制了斯法克斯。[18][19][20]1203年,失去巴利阿里群島逃亡至加貝斯的穆拉比特王朝後裔葉海亞·伊本·加尼亞·馬約爾基起兵占領了包括斯法克斯在內的易弗里基葉地區。穆罕穆德·納西爾率軍重奪易弗里基葉,並任命阿卜杜勒·瓦希德·哈夫斯為易弗里基葉總督。哈夫斯的後人於1229年自立,建立哈夫斯王朝。[14][21]
在1277年哈夫斯王朝分裂後,勞里亞的魯傑羅於1287年率領阿拉貢西西里聯合艦隊占領了與斯法克斯隔海相望的克肯納群島。[21]1335年,重新統一了哈夫斯王朝領地的阿布·葉海亞·阿布·貝克爾重奪克肯納群島。[22][14]阿布·貝克爾去世後,王朝再度分裂,自此摩洛哥的馬林王朝多次入侵,哈夫斯後裔互相攻伐。[14]14世紀中期,一場大瘟疫自西西里渡海而來,席捲了易弗里基葉。[21]
16世紀開始,北非逐漸成為西班牙與奧斯曼在地中海博弈的棋子。[14]1534年,奧斯曼的盟友、阿爾及爾蘇丹海雷丁·巴巴羅薩麾下的海盜船闖入突尼斯。1535年,查理五世進軍突尼斯,趕走巴巴羅薩。1549年,海盜德拉古特攻占斯法克斯。連年戰亂之後,斯法克斯嚴重衰落。當時造訪斯法克斯的旅行家利奧·阿非利加努斯記述道:「整座城市僅剩三四百戶人家,商店也寥寥無幾。」此後突尼斯地區時常動盪,直到18世紀才逐漸恢復穩定。[14]
法國保護國
1881年4月,法國軍隊自阿爾及利亞入侵突尼斯貝伊國,強迫貝伊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薩迪克簽訂了《巴爾杜條約》,自此突尼斯成為法國保護國。[23]起義迅速在突尼斯中南部爆發。1882年6月18日,叛亂武裝進入斯法克斯法國人居住區襲擊居民。法國中央政府隨即調遣了艦隊包圍了起義城市。[24]7月15日,在對斯法克斯炮擊2小時後,法國軍隊突入斯法克斯占領了城市。[14]
在法國治理下,斯法克斯的經濟獲得了較大發展。加夫薩磷酸鹽礦的興盛帶動了斯法克斯的磷酸鹽工業,橄欖種植開始大規模推廣,鐵路也將斯法克斯與突尼斯其他城市相連,對港口的一系列疏浚工作讓斯法克斯轉變成為一座現代化港口。[14]
近現代
一戰期間,北非戰場的戰役主要發生於摩洛哥與埃及,突尼斯地區為法國正面戰場提供人力物力。[25]
二戰伊始,隨着法國在歐洲戰場的崩盤,突尼斯與其他法國殖民地一同被端上與德國和談的談判桌。根據《第二次貢比涅停戰協定》,突尼斯被劃入維希政府統治的自由區。[26]1942年11月10日的安東行動之後,北非的維希部隊隨即放棄對火炬行動中登陸的盟軍進行反抗。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迅速被盟軍占領,而突尼斯陷入兵力真空後由意屬北非管轄。[27]考慮到突尼斯法軍撤出未久而意軍尚未穩固,盟軍當即決定迅速突入突尼斯。11月17日,突尼斯戰役爆發。[28][29]在1943年1月30日的春風行動之前,盟軍曾一度從西南方逼近斯法克斯,為防止盟軍切斷突尼斯北部的德軍與馬雷斯防線的意軍第一集團軍之間的聯繫,隆美爾遂發動春風行動與晨息行動擊退了盟軍攻勢。[30][31]但隨後2-4月的卡普里行動、增壓器2號行動和加貝斯攻勢的接連失利最終讓德意聯軍失去了抵抗能力。[32][33][34]5月13日,突尼斯戰役結束,軸心國完全失去了北非。[35]
二戰結束後,突尼斯重新成為法國保護國,並於1956年獲得獨立。[36]
-
1881年炮轟斯法克斯的法國科爾伯特鐵甲艦
-
1890年斯法克斯阿拉伯老城城門巴布·迪萬(海之門)
-
1934年法軍上校加布里埃爾·布格蘭和萊昂·博菲斯於斯法克斯留影
-
1943年進入突尼斯的英國軍隊
-
1910年的斯法克斯鹽田
-
1946年德軍戰俘營
-
1954年的巴布·迪萬及其後的斯法克斯阿拉伯老城
-
1943年6月被盟軍轟炸後的斯法克斯街道
-
1943年6月盟軍轟炸後的斯法克斯鐵路車輛段
-
1943年6月盟軍轟炸後的斯法克斯港口倉庫
地理
氣候
按照柯本氣候分類法,斯法克斯屬於低緯度熱草原氣候(BSh)。由於其地理位置受地中海氣旋影響較小,斯法克斯的降雨量不及突尼斯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甚至低於以乾旱著稱的鄰國利比亞之大城市的黎波里和班加西。與北非大部分地區相同,斯法克斯的夏季往往炎熱少雨,而冬季相對涼爽,偶爾會下小雨。
斯法克斯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溫 °C(°F) | 26.8 (80.2) |
32.7 (90.9) |
36.9 (98.4) |
37.2 (99.0) |
41.3 (106.3) |
47.8 (118.0) |
47.2 (117.0) |
46.8 (116.2) |
43.5 (110.3) |
38.2 (100.8) |
34.5 (94.1) |
28.7 (83.7) |
47.8 (118.0) |
平均高溫 °C(°F) | 17.5 (63.5) |
18.1 (64.6) |
20.4 (68.7) |
22.8 (73.0) |
26.3 (79.3) |
30.2 (86.4) |
32.8 (91.0) |
33.4 (92.1) |
30.5 (86.9) |
27.3 (81.1) |
22.6 (72.7) |
18.7 (65.7) |
25.1 (77.2) |
日均氣溫 °C(°F) | 12.1 (53.8) |
12.7 (54.9) |
15.1 (59.2) |
17.8 (64.0) |
21.3 (70.3) |
25.0 (77.0) |
27.6 (81.7) |
28.4 (83.1) |
26.1 (79.0) |
22.6 (72.7) |
17.4 (63.3) |
13.4 (56.1) |
20.0 (68.0) |
平均低溫 °C(°F) | 6.8 (44.2) |
7.2 (45.0) |
9.8 (49.6) |
12.7 (54.9) |
16.3 (61.3) |
19.9 (67.8) |
22.4 (72.3) |
23.3 (73.9) |
21.7 (71.1) |
17.9 (64.2) |
12.2 (54.0) |
8.2 (46.8) |
14.9 (58.8) |
歷史最低溫 °C(°F) | −2.3 (27.9) |
−1.2 (29.8) |
−1.0 (30.2) |
2.0 (35.6) |
6.1 (43.0) |
10.6 (51.1) |
13.6 (56.5) |
13.2 (55.8) |
11.2 (52.2) |
5.2 (41.4) |
2.0 (35.6) |
−1.0 (30.2) |
−2.3 (27.9)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23.9 (0.94) |
15.3 (0.60) |
27.5 (1.08) |
17.3 (0.68) |
13.7 (0.54) |
6.1 (0.24) |
1.0 (0.04) |
6.3 (0.25) |
33.8 (1.33) |
24.8 (0.98) |
21.7 (0.85) |
26.0 (1.02) |
217.4 (8.55) |
平均降水天數(≥ 1.0 mm) | 2.8 | 2.5 | 3.3 | 2.6 | 1.7 | 0.8 | 0.1 | 0.9 | 3.1 | 2.9 | 2.5 | 2.9 | 26.3 |
平均相對濕度(%) | 65 | 63 | 63 | 63 | 62 | 60 | 59 | 63 | 65 | 66 | 65 | 66 | 63 |
月均日照時數 | 198.4 | 201.6 | 238.7 | 258.0 | 310.0 | 333.0 | 378.2 | 347.2 | 273.0 | 241.8 | 210.0 | 195.3 | 3,185.2 |
日均日照時數 | 6.4 | 7.2 | 7.7 | 8.6 | 10.0 | 11.1 | 12.2 | 11.2 | 9.1 | 7.8 | 7.0 | 6.3 | 8.7 |
數據來源1:突尼斯國家氣象研究所 (humidity/sun 1961–1990)[37][38][39][40] | |||||||||||||
數據來源2:NOAA (humidity/sun 1961–1990)[41][42][43]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
16 °C(61 °F) | 15 °C(59 °F) | 15 °C(59 °F) | 17 °C(63 °F) | 19 °C(66 °F) | 22 °C(72 °F) | 26 °C(79 °F) | 28 °C(82 °F) | 27 °C(81 °F) | 25 °C(77 °F) | 22 °C(72 °F) | 18 °C(64 °F) |
地形
斯法克斯從西部丘陵到沿海平原,海拔逐漸降低,地形趨於平整。少有海拔超過250米的地區,境內最高點為269米。大部分地區為海拔不超過150米的平原,沿海15公里內的平均海拔僅有20米。[45]
平整的地形、較低的海拔極大影響了斯法克斯的地表水文條件。河流大多為水量不足的內流河。[46]
人口
年份 | 人口 | ±% |
---|---|---|
1993 | 714,900 | — |
2006 | 881,000 | +23.2% |
2007 | 893,000 | +1.4% |
2008 | 905,000 | +1.3% |
2009 | 906,129 | +0.1% |
2010 | 916,190 | +1.1% |
2011 | 926,363 | +1.1% |
2012 | 936,647 | +1.1% |
2013 | 947,046 | +1.1% |
2014 | 958,100 | +1.2% |
2015 | 971,300 | +1.4% |
2016 | 983,300 | +1.2% |
2017 | 995,300 | +1.2% |
2019 | 1,013,021 | +1.8% |
2019年,斯法克斯人口達到1013021人,城鎮化比例63.7%。[47]2014年時,斯法克斯的男女比例為50.2:49.8。[48]
城建
斯法克斯的阿拉伯老城
斯法克斯的阿拉伯老城由阿格拉布王朝埃米爾穆罕穆德·伊本·阿格拉布於849年至851年期間主持建造。現有約11萬人居住於老城之中。突尼斯政府曾於2012年12月12日提名將老城列入世界遺產。[49]
市政廳
斯法克斯市政廳是新城的中心,位於哈比卜·布爾吉巴路邊,緊鄰斯法克斯老城入口。市政廳由法國建築師拉斐爾·居伊設計,建築融合了摩里斯科與歐洲風格。興建市政廳的計劃始於20世紀初,1905年正式動工,1906年完工。1912年至1943年陸續進行了一些擴建工程,最終成型於1955年。[50]
經濟
斯法克斯是突尼斯第二大工業城市,主要產業包括皮革與紡織業、橄欖和堅果的種植加工與捕魚業。建築業、手工業、木工、金屬加工與金銀器加工等傳統行業也在斯法克斯占有一席之地。[51]
以橄欖種植為代表的農業在區域經濟中占據着重要地位。斯法克斯境內幾乎90%的土地為農用土地,生產着突尼斯40%的橄欖油和30%的扁桃仁。[52][53]
工業上,斯法克斯依靠突尼斯化工集團,每年生產650萬噸磷酸鹽。石化開採亦是城市的產業支柱,境內生產90萬立方米的石油。352平方公里的米斯卡天然氣田探明儲量約為227億立方米,每年產出約118萬噸天然氣。[54]
交通
公路
2017年建成的A1高速公路從城郊西北穿越,是非洲橫貫公路1號線、馬格里布高速公路的一部分,北抵首都突尼斯市,南至利比亞邊境的本加爾丹。同樣是突尼斯至本加爾丹的P1公路則緊貼城區,走向大致與A1高速平行。P13與P14公路則自市中心放射而出,前者直通阿爾及利亞邊境的卡塞林省弗薩納,後者連接生產磷酸鹽的加夫薩。[55][56][57]
鐵路
自突尼斯市至加貝斯的窄軌鐵路5號線途徑斯法克斯,由突尼斯鐵路公司提供客貨運服務。[58]
航空
城區西南側的斯法克斯錫奈國際機場為城市提供了空運服務,2011年成立的斯法克斯航空以此機場為總部。[59][60]泛非航空、利比亞航空、新興航空、泛航航空、突尼斯航空運營着前往突尼斯市、巴黎、的黎波里、班加西、米蘇拉塔、伊斯坦布爾等城市的航線。[61][62]
海運
斯法克斯港是一座緊鄰市中心的多用途港口,2020年吞吐量達460萬噸,進港船舶721艘。[54]
教育
斯法克斯市內主要有兩所高等院校。斯法克斯大學建於1986年,曾稱南方大學,在突尼斯高校中排名第2。[63][64]北美私立大學是市內另一所高校,於2012年成立,主要開設工科、商科與建築課程。[65]
友城
斯法克斯友好城市關係一覽:[66]
友好城市
國 家 | 塞內加爾 |
德國 |
摩洛哥 |
摩洛哥 |
阿爾及利亞 |
俄羅斯 |
法國 |
---|---|---|---|---|---|---|---|
城 市 | 達喀爾 | 馬爾堡 | 卡薩布蘭卡 | 薩菲 | 奧蘭 | 馬哈奇卡拉 | 格勒諾布爾 |
締 結 時 間 | 1965 | 1971 | 1981 | 1982 | 1989 | 1990 | 1998 |
協作城市
國 家 | 捷克 |
埃及 |
法國 |
葡萄牙 |
西班牙 |
---|---|---|---|---|---|
城 市 | 比爾森 | 亞歷山大 | 維勒班 | 波爾圖 | 巴塞羅那 |
締 結 時 間 | 1991 | 2001 | 2001 | 2004 | 2004 |
參考資料
- ^ Dumper, Michael; Stanley, Bruce E. Cities of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 a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Santa Barbara, Calif.: ABC-CLIO. 2007. ISBN 978-1-57607-920-1. OCLC 80014324.
- ^ Biggest Cities In Tunisia. WorldAtlas. [10 July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01) (英語).
- ^ اصل تسمية مدينة صفاقس التونسية. اصل تسمية مدينة صفاقس التونسية ~ شمال افريقيا الامازيغية. الجمعة، 5 أبريل 2019 [2024-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06).
- ^ Origines de Sfax (Sfax de 1881 à 195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المختصر في تاريخ صفاقس. الإقتصادية L'économique. 2023-06-14 [2024-06-06] (阿拉伯語).
- ^ Dominique Mataillet, « D'où vient le nom de Sfax ? », Jeune Afrique, 10 juin 200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Antoine du Paty de Clam. Challamel, Augustin , 編. Fastes chronologiques de la ville de Sfaks. 巴黎. 1890.
- ^ Ghaki (2015),第67頁.
- ^ 9.0 9.1 9.2 Head & al. (1911).
- ^ 全稱埃利亞-奧古斯塔-墨丘利阿利斯-泰尼塔納(Ælia Augusta Mercurialis Thaenitana)
- ^ CATHOLIC ENCYCLOPEDIA: Thaenae. www.newadvent.org. [2024-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04).
- ^ Smith, William (編). Thenae. 希腊罗马地理学辞典. 倫敦: John Murray. 1854–1857.
- ^ Leo Africanus, Robert Brown, John Pory, The History and Description of Africa: And of the Notable Things There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p785.
- ^ 14.00 14.01 14.02 14.03 14.04 14.05 14.06 14.07 14.08 14.09 14.10 14.11 LA MEDINA DE SFAX. ENQUETE PRELIMINAIRE A SA REGENERATION (PDF). www.icomos.org. [2024-06-0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4-06-06) –透過Conseil international des monuments et des sites.
- ^ Najeebabadi, Akbar. The History of Islam V.3. Riyadh: Darussalam. 2001: 235. ISBN 978-9960-89293-1.
- ^ Jean Béraud-Villars. Michel, Albin , 編. Les Normands en Mediterranée. 巴黎. 1951 (法語).
- ^ Chalandon 1907,第236-241頁 .
- ^ Yusuf II al-Mustansir Billah. [2021-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4).
- ^ Kennedy, Hugh (1996) Muslim Spain and Portugal: A Political History of al-Andalus. London: Addison-Wesley-Longman.
- ^ Julien, Charles-André. Histoire de l'Afrique du Nord, des origines à 1830, Payot, Paris, 1994.
- ^ 21.0 21.1 21.2 Abun-Nasr, Jamil. A history of the Maghrib in the Islamic perio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2024-06-06]. ISBN 052133767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09) (英語).
- ^ Rouighi, Ramzi. Ḥafṣids. Fleet, Kate; Krämer, Gudrun; Matringe, Denis; Nawas, John; Rowson, Everett (編). Encyclopaedia of Islam, Three. Brill. 2020. ISBN 9789004161658 (英語).
- ^ Ikeda, Ryo. The Imperialism of French Decolonisaton : French Policy and the Anglo-American Response in Tunisia and Morocco. Palgrave Macmillan. 2015: 14. ISBN 978-1-137-36895-9. OCLC 914166414.
- ^ Randier, Jean. La Royale. Babouji. 2006: 395. ISBN 2-35261-022-2.
- ^ Montalbano, Gabriele. The Italian community of Tunisia: From Libyan Colonial Ambitions to the First World War. Shiferaw Bekele (編). The First World War from Tripoli to Addis Ababa (1911-1924). Corne de l』Afrique contemporaine / Contemporary Horn of Africa. Addis-Abeba: Centre français des études éthiopiennes. 2018 [2024-06-06]. ISBN 979-10-365-2378-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06) (英語).
- ^ Maury, Jean-Pierre. "Convention d'armistice" – Text of the armistice signed in Rethondes on 22 June 1940. mjp.univ-perp.fr. University of Perpignan. [11 June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8).
- ^ El Houssi L. 'Italians in Tunisia: between regional organisation, cultural adaptation and political division, 1860s-1940'. European Review Of History. 2012;19(1):163-181, p.164.
- ^ Anderson 1946,第2頁.
- ^ Anderson 1946,第4–6頁.
- ^ Watson (2007), p.77
- ^ Playfair, p. 294
- ^ Watson (2007), pp. 121, 123
- ^ Playfair 2004,第337–342頁.
- ^ Anderson 1946,第11頁.
- ^ Playfair, p.460
- ^ Victor Silvera, « Réflexions sur la crise des rapports franco-tunisiens », Politique étrangère, vol. 23, no 2, 1958, p. 240. [2024-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30).
- ^ Les normales climatiques en Tunisie entre 1981 2010. Ministère du Transport. [26 December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19 December 2019) (法語).
- ^ Données normales climatiques 1961–1990. Ministère du Transport. [26 December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1 December 2019) (法語).
- ^ Les extrêmes climatiques en Tunisie. Ministère du Transport. [26 December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1 December 2019) (法語).
- ^ Réseau des stations météorologiques synoptiques de la Tunisie. Ministère du Transport. [26 December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5) (法語).
- ^ Sfax Climate Normals 1961–1990.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4 January 2015].
- ^ Climate Normals 1991-2020. NOAA.gov.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18 Septem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25).
- ^ 60750: Sfax El-Maou (Tunisia). ogimet.com. OGIMET. 14 December 2022 [15 December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3).
- ^ Sfax Climate and Weather Averages, Tunisia. Weather2Travel. [19 Jul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4).
- ^ Atlas du Gouvernorat de Sfax: Page 16 (In French) (PDF). [2024-06-0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9-19).
- ^ Atlas du Gouvernorat de Sfax: Page 17 (In French) (PDF). [2024-06-0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9-19).
- ^ Sfax Population totale, 1990–2021. Knoema.fr. 13 July 2022 [2022-08-31].
- ^ Sfax (Municipality, Tunisia) – Population Statistics, Charts, Map and Location. [2024-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08).
-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Médina de Sfax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whc.unesco.org. [2018-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4) (英語).
- ^ City Hall | Commune de Sfax. [2024-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5).
- ^ : See Economy. [2024-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7).
- ^ Trabelsi, Lina; Ncube, Bhekumthetho; Ben Hassena, Ameni; Zouairi, Mohamed; Ben Amar, Fathi; Gargouri, Kamel. Comparative study of 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two olive oil cultivars Chemlali Sfax and Koroneiki under arid conditions.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Botany. 2023-03-01, 154. ISSN 0254-6299. doi:10.1016/j.sajb.2023.01.055.
- ^ Almond production. www.fao.org. [2024-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12).
- ^ 54.0 54.1 Codily. Sfax : Pôle industriel – Sfax International. [2024-06-06] (英語).
- ^ Trans-Maghreb Highwa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t Programme for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in Africa web site
- ^ Frédéric Dubessy. Jigsaw of Trans-North Africa Highway nears comple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1 May 2013
- ^ webmanagercenter.com; Bessais, Raja. Sfax : Ouverture de l’autoroute Sfax-Gabès dans les deux sens. Webmanagercenter. 2019-05-31 [2023-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2) (fr-FR).
- ^ Neue Seite 1. www.fahrplancenter.com. [2017-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8).
- ^ "Contact U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yphax Airlines. Retrieved on 1 January 2013. "Headquarters Address: Sfax Thyna International Airport – 3018 Sfax – Tunisia" – in French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 January 2013.: "Siège Social Adresse: Aéroport International Sfax Thyna – 3018 Sfax – Tunisie"
- ^ "Contact U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yphax Airlines. Retrieved on 1 January 2013. "Headquarters Address: Sfax Thyna International Airport – 3018 Sfax – Tunisia" – in French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 January 2013.: "Siège Social Adresse: Aéroport International Sfax Thyna – 3018 Sfax – Tunisie"
- ^ NOUVELAIR TUNISIE NS23 NETWORK ADDITIONS. [2024-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13).
- ^ Tunisair resumes Sfax – Paris Orly sector from June 2019. routesonline.com. 3 July 2019 [2024-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2).
- ^ University of Sfax. 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 2021-10-19 [2021-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06) (英語).
- ^ QS世界大学排名 2025. www.qschina.cn. [2024-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8-22) (cn).
- ^ North American Private University. Networking Academy. 12 April 2018 [2024-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19).
- ^ التعاون الدولي. commune-sfax.gov.tn. Sfax. [2020-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9) (阿拉伯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