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梅德利·巴特勒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17年4月15日) |
斯梅德利·巴特勒 | |
---|---|
本名 | Smedley Darlington Butler |
暱稱 | "Old Gimlet Eye", "The Fighting Quaker", "Old Duckboard" |
出生 | 威徹斯特, 賓夕法尼亞州, U.S. | 1881年7月30日
逝世 | 1940年6月21日 費城, 賓夕法尼亞州, U.S. | (58歲)
墓地 | Oaklands Cemetery West Chester, Pennsylvania, U.S. |
效命 |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軍種 | 美國海軍陸戰隊 |
服役年份 | 1898–1931 |
軍銜 | 少將 |
部隊 | 美國海軍陸戰隊第2團 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團 |
統率 | 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3團 海軍陸戰隊中國遠征軍 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團 |
參與戰爭 | 美西戰爭 美菲戰爭 |
獲得勳章 | 榮譽勳章 (2) 海軍陸戰隊榮譽勳章 黑星勳章 (司令官) 海地軍事勳章(Haitian Médaille militaire) |
其他工作 | 煤礦工人, 公開演說家, , 菲律賓公安總監(1924–1925) |
斯梅德利·達靈頓·巴特勒(英語:Smedley Darlington Butler,1881年6月30日—1940年6月21日)是美國海軍陸戰隊少將(當時陸戰隊的最高軍銜)。逝世時是美國海軍陸戰隊歷史上最有名望的人。服役34年,隨海軍陸戰隊參加了對菲律賓、中國、中美與加勒比「香蕉共和國」的無數次小規模戰爭以及在法國的世界大戰。包括:1898年鎮壓菲律賓獨立;1900年八國聯軍鎮壓義和團;1903年、1907年、1911年、1912年、1919年、1924年和1925年入侵洪都拉斯;1906年、1912年和1917年入侵古巴;1907年、1910年和1912年入侵尼加拉瓜;1903年、1914年和1916年入侵多明尼加共和國;1914年入侵海地;1908年、1912年、1918年、1921年和1925年入侵巴拿馬;1914年入侵墨西哥;1920年入侵危地馬拉。公開標榜自己是"資本主義的匪徒"。1931年10月1日退役後成為反戰反大資本的社會活動家,1934年公開揭露了企圖煽動美國軍隊與50萬退伍軍人推翻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的華爾街商人政變。
巴特勒在1935年出版的影響深遠的著作《戰爭是一場騙局:擁有最多榮譽的美國士兵的反戰經典》(War is a Racket: The Antiwar Classic by America's Most Decorated Soldier)中寫道:
作為這個國家機動性最強的部隊——海軍陸戰隊中的一員,我在這裡服役了33年零4個月。我從少尉做起,一步步升至少將。在那段歲月里,我基本上都在為大財團、為華爾街、為那些銀行家們提供最堅定可靠的支持和護衛。簡而言之,我一直為資本家敲詐勒索、巧取豪奪。1914年,我進犯墨西哥,特別是占領了其港口城市坦皮科,保衛了美國石油公司的利益。我讓全國城市銀行家們可以在海地和古巴堂而皇之地大把撈錢。為了華爾街的利益,我幫忙收拾了十幾個個中美洲共和國。類似的事情比比皆是。1909~1912年間,我為布朗兄弟的國際銀行在尼加拉瓜投資掃清了障礙。1916年我為美國在多米尼加的製糖生意開闢了投資環境。1903年,為了美國聯合果品公司的利益,我又擺平了洪都拉斯。1927年,在中國,我保證了標準石油公司暢通無阻的做他們想做的事情。那些年裡,說實話,我就是個十足的騙子。現在回想起來,我應該早點給黑幫頭子艾爾·卡彭點建議。他最厲害的不過是在3個街區尋釁滋事。而我的足跡卻遍布3個大洲。
服役生涯榮獲16枚勳章,其中5次是因其英雄主義行為。是19位兩次榮獲榮譽勳章的人之一;3位兩次榮獲海軍陸戰隊榮譽勳章的人之一。
早年
斯梅德利·達林頓·巴特勒於1881年7月30日出生在賓夕法尼亞州的西切斯特,是三個兒子中的長子。他的父母托馬斯和莫德(née Darlington)巴特勒是當地貴格會家庭的後裔。他的父母都有完全的英國血統,他們都從17世紀開始就在現在的美國。 他的父親是一名律師、法官,後來在哈丁和柯立芝政府期間,當了31年的國會議員和眾議院海軍事務委員會主席。 斯梅德利在海軍陸戰隊事業上的成功也得益於他父親擔任控制海軍陸戰隊人力和預算的國會席位的時候,他的外祖父是1887年至1891年的共和黨國會議員斯梅德利·達林頓。
巴特勒就讀於西切斯特朋友分級中學(West Chester Friends Graded High School),之後又進入了哈弗福德學校(The Haverford School),這是一所深受費城上層家庭兒子歡迎的中學,他是哈弗福德的運動員,成為了學校棒球隊的隊長和橄欖球隊的四分衛。 他違背了父親的意願,他在17歲生日前38天離校,在美西戰爭期間應徵入伍參加海軍陸戰隊。 儘管如此,哈弗福德還是在1898年6月6日,也就是他最後一年結束前獲得了他的高中畢業證書。 他的成績單上寫着,他"以學分"完成了科學課程。
軍事生涯
美西戰爭
在1898年的對西班牙戰爭熱潮中,巴特勒謊報了自己的年齡,直接獲得了海軍陸戰隊少尉的任職,他在華盛頓特區的海軍陸戰隊軍營接受訓練,軍營位於東南8街和I街的拐角處。1898年7月,他前往古巴關塔那摩灣,在關塔那摩灣被入侵和占領後不久就到達了[1]。他的連隊很快就回到了美國,經過短暫的休整,他被分配到 "紐約號 "裝甲巡洋艦上工作了4個月[2]。 1899年2月,他回國被徵召退役[2],但在1899年4月8日,他又復員接受了海軍陸戰隊一級中尉的任命[2]。
馬尼拉
海軍陸戰隊將他派往菲律賓馬尼拉。 在駐軍執勤時,由於沒有什麼事情可做,巴特勒轉而酗酒解悶。 有一次,他喝醉了,在房間裡發生了一起不明原因的事件,被暫時解除了指揮權。
1899年10月,他第一次參加戰鬥,率領300名海軍陸戰隊員從新菲律賓共和國的菲律賓軍隊手中奪取諾韋萊塔鎮。在攻擊的最初時刻,他的大中士受傷了。巴特勒短暫地驚慌失措,但很快就恢復了冷靜,帶領他的海軍陸戰隊追擊逃跑的敵人中午時分,海軍陸戰隊驅散了當地的守軍,占領了該鎮。一名陸戰隊員戰死,十名陸戰隊員受傷。另有50名海軍陸戰隊員因熱帶潮濕炎熱而失能。
經過這次戰鬥的刺激,駐軍值班又成了例行公事。巴特勒做了一個很大的 "鷹"、"球 "和 "錨 "的紋身,這個紋身從他的喉嚨開始一直延伸到腰部。 他還認識了Littleton Waller,一個與他保持了終生友誼的海軍陸戰隊員。 當Waller在關島得到一個連的指揮權時,他被允許選擇5名軍官帶在身邊。他選擇了巴特勒。 在他們出發之前,他們的命令被改變了,他們被派到中國的 "索拉斯 "號上,幫助鎮壓義和團。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
到中國後,巴特勒最初被部署在天津。他參加了1900年7月13日的天津戰役,以及隨後的蓋斯利遠征,期間他看到有日軍士兵的屍體遭到殘忍破壞。 戰事中,他曾看到另一名海軍陸戰隊軍官受傷倒地時,他爬出戰壕去救,結果巴特勒本人大腿中彈。 另一名陸戰隊員幫助他到了安全地帶,但也中彈了。 儘管腿部受傷,巴特勒還是協助受傷的軍官到後方。 在這次戰鬥中,有四名士兵將獲得榮譽勳章。巴特勒的指揮官Littleton W.T.Waller少校親自表揚了他,並寫道:"為了得到你認為合適的獎勵,以下軍官:Smedley D.Butler中尉。斯梅德利-D-巴特勒中尉 在這一周的戰鬥中出色地控制了他的部下——因為他冒着生命危險在非常猛烈的火力下救了一名傷員" 當時授勳軍官沒有資格獲得榮譽勳章,而巴特勒在19歲生日前兩周在醫院康復期間獲得了晉升上尉的機會。
當1921年海軍陸戰隊布雷維特勳章創立時,他是首批獲得該勳章的20名海軍陸戰隊員之一。褒獎文如下。
海軍部長很高興向美國海軍陸戰隊斯梅德利-達林頓-巴特勒中尉轉交根據海軍陸戰隊第26號命令(1921年)頒發的布雷維特勳章,以表彰他在1900年7月13日在中國天津附近的海軍陸戰隊第二營服役時,在敵人面前的傑出行為和公共服務。1901年3月28日,巴特勒中尉被任命為上尉,從1900年7月13日開始授銜[13]。
香蕉戰爭
巴特勒參加了美國在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一系列入侵、和干預行動,這些行動通常被稱為 "香蕉戰爭",因為他們的目標是保護美國在該地區的商業利益,特別是聯合水果公司的利益。 該公司在整個加勒比海、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部地區的香蕉、煙草、甘蔗和其他產品的生產中擁有重要的經濟利益。 美國還試圖將該地區收為自己獨占的勢力範圍,特別是對巴拿馬運河的控制來保護自己的政治利益。 這些干預始於1898年的西班牙-美國戰爭,終於1934年從海地撤軍和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的睦鄰政策。 退休後,巴特勒成為一個直言不諱的批評者,他批評了這一時期美國企業和華爾街銀行家綁架美國外交政策。
洪都拉斯
1903年,巴特勒被派駐波多黎各的庫萊布拉島。聽聞洪都拉斯發生叛亂的傳聞,美國政府命令他的部隊和一支海軍分隊駛往西邊1500英里(2414公里)的洪都拉斯,保衛那裡的美國領事館。巴特勒和幾百名海軍陸戰隊員利用一艘徵召並命名為"黑豹"號的香蕉船,在港口城市科爾特斯港登陸。在一封回家的信中,他描述了這次行動:他們 "準備登陸並射殺所有破壞和平的人和一切東西",但登陸後卻只發現了一個安靜的小鎮。海軍陸戰隊重新登上"黑豹 "號,繼續沿着海岸線前進,在幾個城鎮尋找叛軍,但沒有發現。
然而,當他們到達特魯希略時,卻聽到了槍聲,並看到了一場正在進行的戰鬥,在當地的一個堡壘里,名為"Bonillista "的叛軍和洪都拉斯政府軍士兵之間已經進行了55個小時。看到海軍陸戰隊的身影,戰鬥停止了,巴特勒率領海軍陸戰隊分隊來到美國領事館,在那裡他發現裹着美國國旗的領事躲在樓梁間。當海軍陸戰隊員帶着驚慌失措的領事離開這裡後,戰鬥又開始了,Bonillista叛軍很快就控制了政府。
在這次遠征中,巴特勒贏得了他的第一個綽號"老紅眼"。這是因為他那雙發熱的、充滿血絲的眼睛--他當時正患着某種不知名的熱帶熱病,這使他那充滿穿透力的、好戰的目光更加突出。
結婚
洪都拉斯戰役結束後,巴特勒回到了費城。1905年6月30日,他在新澤西州灣頭與費城的埃塞爾-康威-彼得斯(Ethel Conway Peters)結婚,她是土木工程師和鐵路主管理查德-彼得斯(Richard Peters)的女兒。婚禮上他的伴郎是他以前遠征北京時候的指揮官利特爾頓-沃勒中校。巴特勒夫婦最終有三個孩子:一個女兒埃塞爾-彼得斯-巴特勒(John Wehle夫人),兩個兒子小史沫特萊-達林頓和托馬斯-理查德。
巴特勒隨後來被派往菲律賓執行駐軍任務,有一次他在與世隔絕的前哨站口糧耗盡後,在蘇比克灣的暴風雨中被迫荒野求生。 1908年,他被診斷為神經衰弱,並獲得9個月的病假,在家中度過。 他在西弗吉尼亞州管理了一個煤礦十分成功,但一有機會就回到海軍陸戰隊服現役。
尼加拉瓜
從1909年到1912年,巴特勒在尼加拉瓜執行任務。他帶着104華氏度的高燒,率領他的營去解救一個被叛軍圍困的城市格拉納達。1909年12月,他在巴拿馬地峽指揮海軍陸戰隊第一團第3營。1912年8月11日,他被臨時派去指揮一個遠征營,他率領的遠征營參加了1912年9月19日的馬薩亞戰役,以及1912年10月對尼加拉瓜科約特佩山的轟炸、攻擊和占領。他在尼加拉瓜一直待到1912年11月,在巴拿馬埃利奧特營重新加入海軍陸戰隊第一團第3營的海軍陸戰隊。
墨西哥韋拉克魯斯市,並獲得第一枚榮譽勳章
海地和第二枚榮譽勳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巴特勒很失望沒有被派到西線的作戰指揮部。他多次請求派駐法國,給他的私人朋友溫德爾-庫欣-內維爾寫信。雖然巴特勒的上級認為他勇敢而出色,但卻說他 "不可靠"。
1918年10月,年僅37歲的他被提升為準將,並被安排指揮位於法國布列斯特的龐塔尼森營地,這是一個向戰場輸送美國遠征軍部隊的登岸倉庫。營地一直不衛生,人滿為患,組織混亂。美國陸軍部長牛頓-貝克派小說家瑪麗-羅伯茨-里納哈特來報告營地的情況。她後來描述了巴特勒是如何解決衛生問題的。他首先解決了泥漿的問題。"帳篷下面的地面除了泥巴什麼都沒有,所以他從布列斯特的碼頭搜羅了戰壕不再需要的鴨板,自己把第一塊鴨板運上那座四英里長的小山,運到營地,從而為士兵們提供了一些保護,讓他們睡在上面。"約翰-J-佩辛將軍授權為部隊製作鴨板肩章。這為巴特勒贏得了另一個綽號 "老鴨板"。由於他的模範服務,他同時獲得了陸軍傑出服務獎章和海軍傑出服務獎章以及法國黑星勳章,陸軍傑出服務獎章的引文中寫道:"。
美國總統根據1918年7月9日國會法案的授權,很高興將陸軍傑出服務獎章授予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斯梅德利-達林頓-巴特勒准將,以表彰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承擔重大責任的任務中,為美國政府做出的特別功勳和傑出的服務。 巴特勒准將以其能力和精力指揮着位於布列斯特的龐坦森營地,在這期間,該營地已經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登船營地。在監督大量通過這個營地的官兵的接待、娛樂和離去等方面,他面臨着非同尋常的問題,他以顯著的成功解決了所有問題,為美國遠征軍提供了最高規格的服務。
海軍傑出服務獎章的引文:
美国总统很高兴将海军杰出服务奖章颁发给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斯梅德利-达林顿-巴特勒准将,以表彰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法国的杰出功勋。他以能力和精力指挥着位于布列斯特的庞塔内森营,期间该营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登船营。在监督大量官兵通过营地的接待、娱乐和离营方面,面临着非同寻常的问题,他都以显著的成功解决了,为美国远征军提供了最高级的服务。
Quantico基地
戰後,他成為弗吉尼亞州海軍陸戰隊基地匡提科海軍陸戰隊基地(Quantico)的海軍陸戰隊營房指揮官。在匡蒂科,他將戰時的訓練營轉變為海軍陸戰隊的永久性駐地。他指揮着匡蒂科營房的發展,直到它成為軍團的"秀場"[3]。巴特勒帶着他的數千名士兵進行長距離的野戰行軍,其中許多人是他從前線帶領到葛底斯堡和其他內戰戰地,在那裡,他們在一群傑出的觀眾面前進行大規模的重演,從而贏得了全國性的關注[3]。
1921年在弗吉尼亞州西部的一次訓練中,當地的一個農民告訴他,石牆傑克森的手臂就埋在附近,他回答說:"Bosh! 我將帶一個班的海軍陸戰隊員去挖出那個地方,證明你是錯的!"[4]。 巴特勒在一個盒子裡找到了那條手臂。後來他把木箱換成了金屬箱,並把這隻手臂重新埋了起來。他在花崗岩紀念碑上留下了一塊牌子,標明了傑克遜手臂的埋葬地點;牌子已經不在紀念碑上了,但可以在錢塞洛斯維爾戰場遊客中心看到[4][5]。
費城公共安全主任
移駐聖地亞哥
1927-1929年統兵天津
1927年3月北伐軍驅逐北洋軍閥後控制了南京市,隨後發生了南京事件。隨着「二次北伐」的局勢,列強紛紛出兵平津以彈壓局勢、保護使領館與外僑及教民、穩定北洋的後方,軍隊總人數達12 000人。美國在天津進駐旅級的海軍陸戰隊中國遠征軍 (美國駐華海軍陸戰隊),兵力超4000人,由斯梅德利·巴特勒准將任司令官,裝備了大量的裝甲車、野榴炮、越野卡車、甚至配備了20架作戰飛機。除此之外,巴特勒准將還統一指揮常年駐紮天津的美國陸軍第15步兵團、駐北京專職守衛美國公使館與教堂教區的兵力600餘人的海軍陸戰隊特遣隊。[6]
1931年,巴特勒違反外交紀律,公開講述關於貝尼托·墨索里尼的流言,稱這位獨裁者在一次肇事逃逸的事故中用他那輛超速行駛的汽車撞死了一名兒童。意大利政府提出抗議,強烈不喜歡巴特勒的胡佛總統迫使海軍部長查爾斯-弗朗西斯-亞當斯三世將他送上軍事法庭。巴特勒成為內戰以來第一個被逮捕的將領。他向亞當斯部長道歉,軍事法庭沒有繼續追責。
榮譽退休
當海軍陸戰隊司令溫德爾·C·內維爾少將於 1930 年 7 月 8 日去世時,當時海軍陸戰隊高級少將巴特勒是該職位的候選人[3]。 儘管他得到了軍團內外許多人的大力支持,包括約翰·勒瓊(John A. Lejeune)和約瑟夫斯·丹尼爾斯,但其他兩位海軍陸戰隊將軍也得到了認真考慮——本·H·富勒(Ben Hebard Fuller)和小約翰·H·拉塞爾(John H. Russell Jr.)。勒瓊和其他人向赫伯特·胡佛總統請願,獲得了支持 在參議院,海軍部長查爾斯·亞當斯的辦公桌上堆滿了 2,500 多封支持信[7]。然而,隨著他有影響力的父親最近去世,巴特勒失去了文職上司的大部分保護。 他與費城市長發生爭執的直言不諱、他的上級在反對巴特勒被派往西線時提到的「不可靠」,以及他對貝尼托·墨索里尼的評論再次浮出水面。 最終,指揮官的位置落到了富勒手中,他的服役年限比巴特勒長,而且被認為爭議較小。 巴特勒於 1931 年 10 月 1 日要求退休並退役[1][3]。
退伍生活
甚至在從軍團退役之前,巴特勒就開始發展他的軍團後職業生涯。 1931 年 5 月,他參加了俄勒岡州州長 Julius L. Meier 成立的委員會,該委員會為俄勒岡州警察局奠定了基礎[8]。 他開始在活動和會議上演講,1931 年從海軍陸戰隊退役後,他全職從事此工作。 他將利潤豐厚的巡迴演講所得的大部分收入捐給了費城失業救濟金。 他遊歷了美國西部,發表了 60 場演講,然後返回參加他的女兒與海軍陸戰隊飛行員約翰·韋勒中尉的婚禮。 她的婚禮是他離開海軍陸戰隊後唯一一次穿藍色制服[9]。
參議院競選
酬恤金進軍事件
反戰演講
華爾街陰謀案
過世
退休後,巴特勒在賓夕法尼亞州的新鎮廣場(Newton Square)買了一套房子,與妻子住在一起。 1940年6月,他在幾周前生病後自己住進了醫院。醫生描述他的病是上消化道的不治之症,可能是癌症。 他的家人一直陪在他身邊,甚至把他的新車開來,讓他能從窗戶里看到它。他一直沒有機會開它。1940年6月21日,斯梅德利-巴特勒在費城海軍醫院去世。
葬禮在他的家中舉行,參加葬禮的有親朋好友以及一些政治家、費城警察部隊成員和海軍陸戰隊軍官。 他被安葬在賓夕法尼亞州西戈森鎮的奧克蘭公墓。自1940年去世後,他的家人一直將他的家維持在他去世時的樣子,包括他在不同的職業生涯中收集的大量紀念品。
紀念
- 美國海軍陸戰隊沖繩巴特勒兵營
- 1922年10月14日,巴特勒准將簽署命令,一隻名叫「吉格斯」的英格蘭鬥牛犬以列兵軍銜開始服役,成為海軍陸戰隊的第一個官方吉祥物。3個月後晉升下士軍銜,1924年元旦晉升中士,7個月後再次晉升為軍士長。1927年1月9日,「吉格斯」軍士長去世並被以全副軍禮安葬。[10]2014年,只有14周大的英格蘭鬥牛犬「斯梅德利·巴特勒」成為聖迭戈海軍陸戰隊新兵招募站的新一代吉祥物。[11]
出版著作
- Butler, Smedley; Burks, Arthur J. Walter Garvin in Mexico. Philadelphia: Dorrance. 1927. OCLC 3595275.
- ——; de Ronde, Philip. Paraguay: A Gallant Little Nation: The Story of Paraguay's War with Bolivia. 1935. OCLC 480786605.
- ——. Speech. Smedley Butler Talks on Black Shirts in America, Philadelphia. Hearst Vault Material, HVMc71r2, 1447. 1934.
- ——; Venzon, Anne Cipriano. The Papers of General Smedley Darlington Butler, USMC, 1915–1918. OCLC 10958085.
- ——; Murphy, William R. Letter to William R. Murphy, 1925 April 25. OCLC 53437731.
- ——; Venzon, Anne Cipriano. General Smedley Darlington Butler: The Letters of a Leatherneck, 1898–1931. Praeger. 1992 [October 14, 2007]. ISBN 0-275-94141-8.
- ——.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American Marines in China. July 1929. OCLC 479642987.
- ——. Old Gimlet Eye. New York: Farrar & Rinehart. 1933. ISBN 0-940328-01-1. OCLC 219896546.
- ——; Lejeune, John Archer; Miller, J. Michael. My Dear Smedley: Personal Correspondence of John A. LeJeune and Smedley D. Butler, 1927–1928. Marine Corps Research Center. 2002.
- ——. War Is a Racket. Los Angeles: Feral House. 2003 [1935]. ISBN 0-922915-86-5.
參考文獻
- ^ 1.0 1.1 Butler, Smedley Darlington and Venzon, Anne Cipria, 1992, p. 10
- ^ 2.0 2.1 2.2 Schmidt, 1998, p. 9
- ^ 3.0 3.1 3.2 3.3 Ward
- ^ 4.0 4.1 Farwell, 1993, p. 513
- ^ Horwitz, 1999, p. 232
- ^ “1928年天津危机之后:美国大兵作乐留下烂尾账”,《民国采访战》,〔美〕哈雷特·阿班 著,杨植峰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 [2017-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17).
- ^ Schmidt, 1998, pp. 205–6
- ^ Oregon State Police History. Oregon State Police, Official Oregon State website. [October 14,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January 17, 2008).
- ^ Schmidt, 1998, pp. 215–16
- ^ 王培志:意想不到的外军吉祥物,《解放军生活》,2014年第10期. [2017-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16).
- ^ 美国《星条旗报》网站2014年6月9日:《见见海军陆战队的最新吉祥物——肉滚滚、皮挂挂的大兵斯梅德利·巴特勒》. [2017-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16).
- Archer, Jules. The Plot to Seize the White House. Hawthorne Books. 1973. ISBN 1-60239-036-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2-11).
- Boot, Max. The Savage Wars of Peace First Paperback. Basic Books. 2003. ISBN 0-465-00721-X. LCCN 2004695066.
- Burk, Robert F. The Corporate State and the Broker State: The Du Ponts and American National Politics, 1925–1940.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ISBN 0-674-17272-8.
- Butler – Peters. The New York Times. July 1, 1905: 9.
- Butler. Dictionary of American Naval Fighting Ships. Naval History & Heritage Command, Department of the Navy. [October 14,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05).
- Butler, Smedley Darlington & Venzon, Anne Cipriano. General Smedley Darlington Butler: The Letters of a Leatherneck, 1898–1931. Praeger. 1992 [October 14, 2007]. ISBN 0-275-94141-8.
- Credulity Unlimited. The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22, 1934.
- Editors of the Boston Publishing Company. Above and Beyond, A History of the Medal of Honor from the Civil War to Vietnam. 1985: 113. ISBN 0-8094-5628-1.
- Farwell, Byron. Stonewall: A Biography of General Thomas J. Jackson. W. W. Norton & Company. 1993. ISBN 0-393-31086-8.
- Gen. Butler Bares a 'Fascist Plot'.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21, 1934: 1 [2017-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2).
- Smedley Butler. Military Times. Hall of Valor. [August 4,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13).
- Horwitz, Tony. Confederates in the attic. Vintage. February 22, 1999. ISBN 0-679-75833-X.
- Klehr, Harvey. The Heyday of American Communism. Basic Books. 1984: 110–12, 372–73. ISBN 0-465-02946-9.
- Langley, Lester D. The Banana Wars: United States Intervention in the Caribbean, 1898–1934. Lexington: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1985. ISBN 0-8420-5047-7.
- Leatherneck legends; Swapping some sea stories at the birthday ball? Here are 8 of the Corps' best. Marine Corps Times. November 15, 2004: 22.
- Lelle, John E. The Brevet Medal. Quest Publishing Co. 1988. ISBN 0-915779-02-1.
- Major General Smedley D. Butler. Marine Corps Legacy Museum. [October 13,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20).
- Major General Smedley D. Butler, USMC. Who's Who in Marine Corps History. History Division, 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October 13,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5月8日).
- Oregon State Police History. Oregon State Police, Official Oregon State website. [October 14,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1月17日).
- Plot Without Plotters. 時代雜誌 magazine. December 3, 1934 [March 13,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10).
- Report of the Commandant of the 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Marines in China: The Relief Expedition. 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September 29, 1900 [August 17,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8-10).
- Sargent, James E.; Archer, Jules. Review of: The Plot to Seize the White House, by Jules Archer. The History Teacher (Society for History Education). November 1974, 8 (1): 151–2. JSTOR 491493. doi:10.2307/491493.
- Schlesinger Jr., Arthur M. The Politics of Upheaval: 1935–1936, The Age of Roosevelt, Volume III (The Age of Roosevelt). Mariner Books. 2003. ISBN 0-618-34087-4.
- Schmidt, Hans. Maverick Marine: General Smedley D. Butler and the Contradictions of American Military History reprint.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1998. ISBN 0-8131-0957-4.
- Schmidt, Hans. The United States occupation of Haiti, 1915–1934 reprint, illustrated.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95. ISBN 978-0-8135-2203-6.
- Smedley D. Butler Brigade Chapter 9 Veterans for Peace. [October 13,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13).
- Synopsis. Big Picture Media Corporation. [October 13,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10月12日).
- Ward, Geoffrey C. Ollie and Old Gimlet Eye. American Heritage Magazine. [October 14,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September 13, 2007).
進一步閱讀
- Camp Smedley Butler website. 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January 28,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2月12日).
- Butler, Smedley D. Dictionary of American Biography, Supplements 1–2: to 1940.
- Hoffman, Jon T. Muschett, James O. (Project) , 編. USMC: A Complete History. Crumley, Beth L. (Illustration Editor), Charles J. Ziga (Design) Beaux Arts. Printed in China: Hugh Lauter Levin Associates, Inc. December 6, 2007: 135, 146–9, 151, 154–5, 165–6, 216–7 [2002]. ISBN 0-88363-617-4.
- McFall, J. Arthur. After 33 years of Marine service, Smedley Butler became an outspoken critic of U.S. foreign policy. Military History. February 2003, 19 (6): 16.
- Sweetman, Jack. The Landing at Veracruz: 1914. Naval Institute Press, Annapolis, MD. 1968.
外部連結
-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斯梅德利·巴特勒
- 維基語錄上有關斯梅德利·巴特勒的語錄
- 斯梅德利·巴特勒在互聯網電影資料庫(IMDb)上的資料(英文)
- "The Marine Corps General Who Called War a Racket: A Radio Documentar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War Is A Racket", html, pdf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互聯網檔案館中斯梅德利·巴特勒的作品或與之相關的作品
- 來自斯梅德利·巴特勒的LibriVox公共領域有聲讀物
政府職務 | ||
---|---|---|
未知 | 費城公共安全主任 1924–1925 |
繼任者: George W. Ellio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