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齋藤隆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齋藤隆夫
1928年時任眾議員的齋藤隆夫
 日本第2任行政調查部總裁日語行政調査部総裁
任期
1947年6月1日—1948年3月10日
總理片山哲
前任從缺
繼任船田享二日語船田享二
 大日本帝國第1任行政調查部總裁日語行政調査部総裁
任期
1946年10月28日—1947年5月24日
總理吉田茂
前任新創職位
繼任從缺
 大日本帝國國務大臣無任所大臣
任期
1946年5月22日—1946年10月28日
總理吉田茂
前任新創職位
繼任職位廢除(新設行政調查部總裁日語行政調査部総裁
 大日本帝國第28任法制局長官
任期
1931年11月9日—1931年12月13日
總理若槻禮次郎
前任武內作平日語武内作平
繼任島田俊雄
 日本眾議院議員
任期
1947年4月26日—1949年10月7日
前任新設選區
選區兵庫縣第5區日語兵庫県第5区 (中選挙区)
 大日本帝國眾議院議員
任期
1942年5月1日—1947年3月31日
前任新設選區
繼任選區廢除
選區
  • 兵庫縣第5區(1942-1945)
  • 兵庫縣第2區(1946-1947)
任期
1924年5月11日—1940年3月7日
前任新設選區
選區
  • 兵庫縣第13區(1924-1928)
  • 兵庫縣第5區(1928-1940)
任期
1912年5月17日—1920年2月26日
繼任選區廢除
選區兵庫縣郡部
個人資料
出生(1870-09-13)1870年9月13日
 日本但馬國出石郡弘原中村(現兵庫縣豐岡市
逝世1949年10月7日(1949歲—10—07)(79歲)
 日本東京都文京區
政黨立憲國民黨日語立憲国民党→)
立憲同志會→)
憲政會→)
立憲民政黨→)
無黨籍→)
日本進步黨→)
民主黨日語民主党 (日本 1947-1950)→)
民主自由黨
父母齋藤八郎右衛門(父)
母校東京專門學校日語東京専門学校 (旧制)行政科(現早稻田大學
耶魯大學法學院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斎藤 隆夫
假名さいとう たかお
平文式羅馬字Saitō Takao

齋藤隆夫(日語:斎藤 隆夫さいとう たかお Saitō Takao,1870年9月13日—1949年10月7日),是日本大正昭和時期政治家帝國議會眾議員,也是立憲民政黨成員。1870年9月13日,齋藤出生於但馬國出石郡(今兵庫縣豐岡市)。1890年代,他就讀於早稻田大學並且是當時極少數通過律師考試的人之一[1],其後他曾赴美在耶魯大學短暫留學後因感染肺結核而不得不回國。齋藤自身體健康不佳後逐漸從學術研究轉向了政治,他參加了1912年眾議院選舉並成功當選國會議員後一直連任到1940年因發表「反軍演說」被眾議院除名為止。

齋藤在黨內是公認的「廉潔」之士,他在第二次護憲運動期間主張全面落實男性的普選權並且堅決維護憲政民主體制[2]。隨着1930年代軍部右翼勢力日益猖獗,齋藤雖然屬於保守派人士,在原則上不反對明治憲法,但他明確反對以國家的名義干預經濟事務;同時他也以激烈抨擊軍部軍國主義政策及其虛偽口號的「良心」政治家而聞名[3],1936年齋藤在議會發表「肅軍演說日語粛軍演説」批判了自二二六事件以來越發嚴重的軍人干政傾向,因此他深受反法西斯主義社會主義傾向人士的擁護。

外部影片連結
video icon 戦後斎藤の選挙演説(7:00から)[4]

1940年2月2日,他發表「反軍演說[5][6],對日本在中國發動「聖戰」的正當性提出了尖銳的批評和質疑,他強調政治的實用主義遠比不切實際的冒進主義更重要,齋藤的演講中攻擊的主要目標即是以樞密院議長近衛文麿為首的主戰派議員。因為此事導致眾議院在1940年3月7日以壓倒性多數票支持將他從議會除名[7],值得注意的是支持除名的贊成票中有不少人都是當時的改革派和進步人士,譬如後來成為日本社會黨領袖的淺沼稻次郎。齋藤在兩年後的1942年議會選舉中以非翼贊派候選人重新當選議員,這也反映出他依舊在選民中廣受歡迎。

1946年參與副署日本國憲法的齋藤隆夫

1945年日本投降後,齋藤先後在第一次吉田內閣片山內閣中擔任國務大臣[8],繼續致力於推進日本的民主化事業。他於1949年10月7日在東京病逝,享壽79歲。

參考文獻

  1. ^ vgl. Bildungswesen der Zeit: Hermann Bohner: Japan (Bildungswesen). in: Ev. pädagogisches Lexikon, Velhagen & Clasing, 1929, Sp. 1096ff
  2. ^ Kenneth Colegrove: Labor Parties in Japa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929), S. 329–63
  3. ^ Fischer Weltgeschichte: Das japanische Kaiserreich. Frankfurt 1968, S. 332
  4. ^ 株式會社日本映畫社・國立歴史民俗博物館・NHK戦爭証言アーカイブス、1946、「近づく総選挙 どの政黨を支持すべきか?」『日本ニュース 戦後編』第11號、1946年3月28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13年11月30日取得)。
  5. ^ jap. Volltext in: Kusayanagi Daizō (1981), S. 288–309
  6. ^ Archivalien. [2022-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3). 
  7. ^ Scan: gelöschter Tex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8. ^ The 45th Prime Minister, The First Yoshida Cabinet. Nationale Parlamentsbibliothek. [27. September 2008] (英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档副本. [2022-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8. 

來源

  • Fouraker, Laurence. Saitō Takao and Parliamentary Politics in 1930s Japan (PDF). Sino-Japanese Studies. 2000-04, 12 (2): 3–28 [2011-09-0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03-31). 
  • Earl Kinmonth: The Mouse that Roared: Saito Takao, Conservative Critic of Japan’s 「Holy War」 in China. Journal of Japanese Studies Vol. 25,2 (1999)
  • Saitō Takao: Kaiko nanajū nen. Tokyo 1948, Neudruck: 1987 (Autobiographie)
  • Daizō Kusayanagi: Saitō Takao. Tokyo 1981 (Biographie)
  • Auf japanisch erschienen außerdem Teile seiner Tagebücher (Saitō Takao nikki), die nicht in den Bombenangriffen 1945 verbrannten, gesammelte Reden und Essays (1961), sowie ein Gedenkband (Izushi, 1955). Weiterhin verfasste er einige staatswissenschaftliche Werke.

外部連結